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替换) ...

  •   第九章

      寅末,天还未亮,雾气重重。

      坊内贩卖早点的百姓已经起来了,各自摆摊准备,迎接早起的客人。蒸包子的、熬粥的、煮面的,空气中飘散着食物的香气。

      香气从窗子外飘进来,我在马车内闻到,心中食欲大动,不由的咽了下口水。

      可惜只能闻不能吃,我放下帘子,长叹一口气。

      一旁静坐看书的王琅,似乎觉得有些好笑,眯着眼看向我。随即,他抽出车厢内的小屉子,从中拿出一份桃花糕、几块蜜饯和枣糕,摆着车内的小桌上。

      我疑惑的看着他,不明白他此举是何意。难道是想在我面前吃?怎能如此不厚道。

      这般想着,我咬咬牙,瞪向他,却听他说:

      “公子若是饿了,不妨先吃些零嘴解解馋。”

      说完,他低头又接着看书。

      “我不是‘鬼’吗?如何能吃?”我凑过去问他,眼睛却盯着那些做工精致的糕点,恨不得全部吞入腹中。

      “谁说鬼魂就不能吃东西了?公子不过是不能被人看见罢了,吃喝等事儿还是能做的。”

      他抬起头,匪夷所思地看我一眼。

      想想我之前一个月只能看不能吃的痛苦,我心里就有些不快,恨不得一拳打过去。

      “你怎么不早说。”我小声埋怨了句,然后就闭口不言。

      只拈起糕点送往口中,一路上又透过小窗往外看。

      马车在笔直的官道上飞驰着,约莫一刻后就到了皇宫门前。门卫按例检查过身份后,就放了通行。

      在宫门后下了马车,我和王琅直奔书房。因着前几日嘉儿派人来说,登极那天清晨会在书房等他。

      只是没想到,嘉儿居然在书房外等。

      远远的,我就看见头戴十二旒冕,身披大裘,内着衮衣,腰插大圭,站在书房门口的嘉儿。露水重重,他的头发有些湿润,王琅皱起眉上前。

      待走近了,又看清楚嘉儿的表情。许是因着今日登极,嘉儿居然一改往日的面无表情,面带笑容。见到王琅,嘉儿面上笑容更深,快步行来,朝王琅做辑,朗声唤道。

      “师父。”

      王琅伸手扶一把嘉儿,躬身还礼,连称不敢。

      “陛下,此内宫中,唤臣官职即可,不必称臣‘师父’。更不必行礼。”

      “朕想怎么做,是朕的事。莫非他人还敢指责朕不成?”嘉儿抓住王琅扶他的手,声音中有些冷意。

      王琅微怔,张口欲说。

      只是,还不等王琅接话,嘉儿就拉着王琅朝书房走去。

      “朕有事同师父商量,趁现在时候还早,去书房细说。”

      “臣谨从陛下口令。”王琅连忙附和一句。就看嘉儿握住他的手又紧了几分,“无需这般。”

      见况,我跟着上前,不过刚到书房门口,便看见王琅回头朝我丢了个“自便”的眼神。随后二人进去,就将房门关上,我隐约听见一道落锁的声音。

      我嘴角抽了抽,瞪了房门一眼,既然我不能去,便在宫内四处走走吧。

      在宫中四处走着,闲逛,不知怎的我竟走到了太后所居的兴庆宫外。此刻兴庆宫宫门禁闭,我飘起来看,宫内竟无一人,而宫路上亦无人走动,极为冷清的模样。我飘在空中静静看了会儿,便走了。

      我不知太后何意,关上宫门,阻了兴庆宫与外宫的往来,自己亦在宫内不出。

      但是,总归是她自己的意思,与我无关。

      继续走着,我朝内侍省去。

      此时内侍省正忙的不可开交,内侍们在一一清点、核对登极祭天所需的牺牲、玉璧、玉圭、绢帛等。待清点完,确认无误后,就能将物品装置马车上,运到南郊去。

      看着忙前忙后的宫人们,我长长叹一口气。

      左右抉择后,我还是决定观看嘉儿的登极典礼,毕竟,嘉儿的登极典礼只有一次。

      况且,即便见了太后又如何。左右不过是让我心里难受罢了。心里装满了看见嘉儿登极的喜悦,即便是难受,又能难受多久呢?难受便难受吧,又有什么关系。

      如此想着我又朝书房走去,在外坐着,耐心等待。

      约莫半个时辰后,王琅和嘉儿才相继出了书房。不知道二人在书房内说了什么,进书房前二人之间极为融洽的气氛,居然变得十分僵硬。面带笑容的嘉儿也变得面若冰霜,眉眼间俱是冷意,嘴角的弧度似嘲似讽,看了让人觉得心慌。而一旁的王琅,也罕见的面无表情,眼神若有所思。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刻嘉儿在场,我也不能询问王琅。只能看着他二人这般僵硬的去了前朝,朝臣觐见嘉儿后,一干人才前往南郊。

      而此时天也不过刚刚亮,还灰蒙蒙的,雾气却没那么重了。待到南郊时,天才彻底大亮,我看了看天色,在心里估摸时辰,此刻约莫辰时正了。

      嘉儿选在南郊登极殿进行登极大典,南郊四周群峰耸立,中有空地极为开阔,几乎有半个皇宫那么大,空地中便是登极殿。除登极殿外,南郊还有猎场和山庄。登极殿说是殿,实际上却是一片极为空旷的地方,没有任何宫殿楼阁,位于中央的,是一个直通云霄的高台,其名为“安定”。

      安定台其大一里,高百尺,白云萦环,因此成为祭祀的地方。

      登安定台,需要走过百级台阶,方能到安定台之上。百级台阶走的人气喘吁吁,而我是魂魄自然不会,于是飘到安定台上等候他们上来。

      一刻钟后,众人才走过百级台阶,到达安定台上。嘉儿因着身体不好,此刻面色为红,上了安定台在原地立了会儿,抖落身上的露水,才缓步行至安定台东南侧,站立,面向西边。而群臣立在安定台上四周,将中央空出一片地方来。

      祭天之后,方才是登极仪式。

      嘉儿扬声宣布祭天开始。同时鼓乐齐鸣,随行的礼官大步上前,站在台中央大声宣告,声音洪亮仿佛直达九霄,告知天帝降临。

      待片刻,宣告完毕,礼官躬身退至一旁,又请嘉儿上前宰杀三牲。

      嘉儿将手中的镇圭交给身旁侍立的宦官,右手从另一宦官手中接过刀,左手牵着三牲,缓缓步至中央。他朝天一拜,倒一壶烈酒洗刀,又拿绢布擦净刀身,接着依次宰杀红马、黄牛和黑羊,手起刀落间,竟无一滴血溅开。

      宰杀三牲后,嘉儿把刀交给一旁侍立的宦官。

      伸手轻轻一推,头颅自躯体上落下,砸入跪着的宦官手捧的金盆,三个头颅依次砸入金盆,发出三道“珰”的声音。

      同时,三牲脖子处血流汩汩,一旁准备好的宦官又捧着金盆,跪在地上盛血。待三牲不再流出血后,嘉儿又将它们的头颅从金盆里拎出,血自头颅上滴下,滴在地上绽开朵朵血花。将头颅随玉璧、玉圭、绢帛一同放在柴垛上,嘉儿弯下身子点燃积火。

      从柴垛上升起一缕灰烟,继而一缕变成几缕,合在一起,飘向天际。

      嘉儿这才走至一旁净手,手上的血晕开在水中,将水染成淡淡的绯色。

      随后,群臣在喧天的乐声中,迎接由活人扮饰,身穿祭服的“尸”登上安定台,“尸”作为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手祭享。

      也不知道这种习俗,是如何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究竟是骗人,还是骗己?又或是真的有所谓的“天帝”存在。

      我坐在南侧一块巨石上,踢着双脚,不禁想起了先前所遇见的男童。他口中所言的“金龙”,是否如他手中的糖塑那般呢,“真龙天子”,又是否真的是“真龙天子”呢?这般想着,我居然有些迷糊了,赶紧把这些无关紧要的想法抛出脑海,仔细看着嘉儿祭天。

      尸被请上安定台后,在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前就坐,一旁的宦官拿酒斗分别从金盆中舀起三牲的血倒入不同的觞中,接着嘉儿从宦官手中接过觞,向尸进献。

      待尸喝下后,嘉儿依次进献五齐。前两次献酒后,又进献全牲、大羹和铏羹;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磨合、制作的饮食。

      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嘉儿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远古黄帝时期的乐舞。

      此时鼓乐声伴着舞时身上首饰、祭品的回响声,声音之繁多,显得有些刺耳。我捂住耳朵,眼睛却盯着嘉儿行舞。

      《云门》舞后,鼓乐声渐弱渐歇,嘉儿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拿觞,递至嘉儿面前,此举称为“嘏”,又作“饮福”,乃是尸代替天帝赐福祭祀者。饮毕,嘉儿又将三牲分割成不同大小的肉块,将牲肉最好的两块分别赐予衍儿、好儿,又将剩下的牲肉分别以好次、大小赐予群臣。此举,称为“赐胙”。

      待“赐胙”结束,祭天也就结束了,柴垛也烧尽了,没有一缕烟冒出。

      登极仪式开始。

      嘉儿位于中央,抖落抖落身上的衮服,似乎觉得冕冠有些歪了,又扶正了些。他手上持着镇圭,朝天地三拜三鞠躬,待礼官宣布宣读遗诏时,王琅手捧遗诏,从一旁走上来。嘉儿拿起遗诏,展开宣读,以证自己继位是名正言顺的。

      宣读完遗诏,王琅又送上玉册。

      玉册是用闪玉做成的,握在约莫两个拳头大小,展开,约一尺长,三寸宽。

      我在远处,因看不见玉册上写的是什么,只能等嘉儿宣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替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