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 常易淮和夜市 ...

  •   3
      蟹黄小笼包没买到,常易淮悻悻地坐回了座位。桌上摆着一盘刚上的四喜丸子,常易淮望着窗外思考人生,连看都没看它一眼。
      方一清明知故问:“怎么,楼下蟹黄包卖完了吗?”
      常易淮没心情搭理他,回头白了他一眼。
      阿陆坐在旁边,犹豫着开口:“师兄,其实……”
      “诶,诶,”方一清一脸坏笑地止住了他,然后手一抬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个蒸笼,里面躺着的一个个赫然正是常易淮思思念念的蟹黄包!
      常易淮看到这一幕惊喜万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挤出一句话:“一清,这算不算特殊化对待呀?”
      方一清手托蒸笼往后一躲,故意揶揄道:“这包子可是我从老板那讨来的,楼下蟹黄包没卖完的话,你还是要自食其力的为好。”
      常易淮扑了个空,声音里充满委屈:“排在我前面那个人买走了最后一笼,我也没办法嘛。”说着眨巴眨巴他无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方一清手上的蒸笼。
      一道口水从他的嘴角缓缓流下。
      方一清:“。。。”
      “罢了罢了,”方一清认输似的把蒸笼放下,又好心提醒一句:“你流口水了。”
      常易淮毫不在乎地用袖口在嘴角随便一擦,讨好地说:“一清最好了,以后你要是得了绝症,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说罢手中筷子便向包子伸去。
      方一清气得有点无话可说,我请你吃包子,你居然还咒我得绝症?

      望湖楼的饭菜很不错,三人大快朵颐一番,吃完时天色已经渐黑。常易淮提议道难得进城,不如去逛一逛夜市。方一清虽然不是很喜欢逛街,但是中秋夜市格外隆重,被常易淮这么一提倒是起了游玩的兴致。
      阿陆对逛街这档子事没什么兴趣,说想先回客栈歇息。
      常易淮惊讶道:“杭州城的中秋夜市可是很大的,我们天天窝在凉丘怪无聊的,好不容易进城一趟你都不逛逛嘛。”说完又觉得不够令人信服,把阿陆拉近贼兮兮地补了一句:“你看一清都要去逛的,你要是这么早就回去休息,别人会以为你比一清还要懒的。”
      方一清面容扭曲了一下。
      既然是说悄悄话能不能声音也小一点!我全听见了!
      不过阿陆对这夜市似乎真的没有期待,最后还是决定一个人先行回去。
      三个人从楼上下来,正好碰上一个食客正在和老板大声理论说他们家螃蟹有问题,他朋友吃了之后胃疼得不行。老板在旁边一脸堆笑地解释店里的螃蟹下锅之前都是活的新鲜的绝对没有问题之类云云。不远处另外一个食客坐在椅子上正捂着肚子叫苦连天,一脸痛不欲生的表情。
      几乎出于本能,常易淮凑上前问道:“老板,这是出了什么事?”
      老板见这人面生,奇怪道:“这位是……”
      方一清随后跟了出来,向老板解释道:“这位是我的朋友,常易淮。他医术不错,要是那边那位公子有什么身体不适,可以先让我这位朋友看看。”
      那食客倒是很急:“那常公子,请先快帮我朋友诊一下吧!我们两人出来吃饭,叫了一份清蒸螃蟹,吃了没多久我那朋友就叫胃痛,我觉得肯定是这望湖楼的螃蟹有问题!”
      于是常易淮就跟着那食客到了他朋友跟前,病人乖乖地把手伸出来给他把脉。
      老板神色略慌张。
      常易淮一边把脉一遍问着病人的情况,不过病人好像确实疼得不行,很多问题都是那个大声理论的食客帮忙代答的。
      过了一会,常易淮把手收了回来,最后问了一句:“你今天来之前,有没有吃柿子?”
      病人闻言有点疑惑地望着常易淮。
      老板以为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急忙补充道:“早听老一辈们讲过,柿子和螃蟹不能同吃,这位客官莫不是……”
      没等他讲完,病人的朋友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不可能,我们下午一直在一起,来望湖楼之前什么都没吃过,更别说柿子了。”
      常易淮朝老板摇了摇头,慢悠悠道:“柿子螃蟹不能同吃的说法倒不可全信,但是这位公子体质偏寒,不宜空腹吃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说完他顿了一顿,又接道:“我看他脉象好像没有中毒的表现,你们是不是没有吃别的东西就吃起了螃蟹?”
      那理论的食客有些尴尬,没有作声。
      常易淮猜到大概是这样,便起身说道:“老板可以给他们上一壶龙井,喝了茶之后病人胃痛应该就会减弱很多。以后要注意少吃凉性食物,应该就无大碍。”
      老板见有台阶下,马上叫人送上了一壶龙井,并表示这壶茶就当作店家的赔礼。
      那食客也没多说什么,不过看得出来他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坐下来一声不吭喝起了茶。
      老板把常易淮拉到一旁道谢,常易淮秉承他一贯风格各种婉拒,然后三人一起告辞离开。

      华灯初上。
      方一清和常易淮走在街上,发现他从望湖楼出来话就变少了很多,出言安慰道:“那人不帮朋友请大夫却去跟何老板理论,可见他的用心,你别太把他的态度放在心上。”
      常易淮不甘道:“没事,我只是在后悔为什么当时老板拉着我道谢的时候我没有让他送我几笼蟹黄包呢。”
      方一清:“。。。”
      他还是有点担心,又问了一句:“真的没事?”
      常易淮睁大眼睛望着他,眼神里没有一丝杂色:“没事啦。”
      方一清点点头,继续给他介绍西坊。西坊甚是繁华,正逢元宵佳节,商铺纷纷出门摆摊,坊间挂起花灯,艺乐如杂耍舞狮说书猜谜沿街活跃,街上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两个人一路走,一路吃着冰店买来的冰元子,不知不觉就到了西湖边。
      西冷桥头有不少人在放孔明灯,此刻万千荧光散落夜空,如星辰点点,映月生辉。

      “寄我心于明月,”高戎望着窗外,淡然道,“若不曾来过杭州,便是当真不知何为湖光可爱,明月照人。”
      坐在对面的姑娘手抱琵琶,笑得美艳:“庄主可是心有所思之人?”
      高戎轻笑道:“所思之人倒是没有,所念之事倒是现在有了一件。”
      杜如卿坐在他旁边,面色有些凝重。
      姑娘没有答话,低下头拨弄起琴弦。一时玉珠走盘,涓流过渠,画舫里传出琵琶曲声。
      湖边游人纷纷驻足望向画舫,为之动容。
      常易淮拉拉方一清的袖子:“一清这曲子好好听啊,你知道叫什么么?”
      方一清回头答道:“这首啊,《昭君出塞》。”
      常易淮有些震惊:“我还当这曲子是一首思乡怀人的曲子呢,莫不是这弹琵琶之人其实是个怨妇?看来我理解乐曲内涵的火候还是不够啊。”
      方一清:“。。。”
      他该说是,还是不是呢。
      舫内一曲未奏完,姑娘的手却突然停了下来。
      杜如卿心想,木子的琵琶真是越奏越好了,这此时无声胜有声,当真叫人动容。
      然后木子姑娘就用袖子掩住口鼻,硬生生地打了一个喷嚏。
      杜如卿:“。。。”
      高戎扶手称赞道:“不错不错,木堂主的功底是越来越到家了。”
      木子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羞赧:“庄主见笑了。”
      高戎语气关切:“木堂主许是受凉了,若没别的事,我就和如卿回客栈歇息了。”
      木子道:“多谢庄主关心,分堂最近一切如故,若说有事的话,也便只是刚刚庄主所提的那件事了。”
      高戎闻此便作势起身:“那今日便这样罢,明日我们再去堂里。”
      木子问道:“庄主今晚不回堂里过宿么?”
      高戎回道:“不了,今日时辰已晚,明日我们再搬过去。”
      木子也没有多做挽留,起身将两人送出船舱。
      画舫靠岸,高戎突然对木子说道:“你方才说那杭州城里的大夫没有办法,那城外的呢?”
      木子心下一惊,突然明了。

      常易淮自那画舫传出琵琶声之后便时不时回顾那艘船,想看看到底是谁能弹出这么好听的调调。所以当他看见画舫靠岸,一个姑娘把他在客栈遇到的那两个公子送至船头的时候,确实也是吃了一惊。
      不过他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年头帅的男人都风流。
      方一清见他提笔停顿,问道:“怎么了?”
      常易淮回过神来:“没事。”说罢继续动笔在灯上写起字来。
      原是常易淮看见孔明灯有些心痒,拉着方一清买了两个准备放。听见店家说灯上可写上自己的心愿,放灯求月神保佑,他便又讨来两支笔开始在灯上写起来。
      常易淮的毛笔字写的不是很好,写完看看自己有些扭曲的字体,撇了撇嘴,凑过去看方一清的。
      方一清的灯笼倒是早就写好了,上面简简单单两个字。
      平安。
      方一清挑眉道:“你的呢?看看你写了甚么愿望。”
      常易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拿出来给方一清瞟了一眼,就拿去放了。他把火种递给方一清,两个人一起把“平安”灯也放了。
      两盏灯越飞越高,越变越小,很快就混在众多光点中,辨认不出。
      常易淮仰着头看了一会,心情愉快地叫上方一清准备回去。
      方一清悠悠地跟在他后面,脑子里却一直在想常易淮写在灯笼上的心愿。虽然那也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可是他却看不懂意思,想了很久也愣是没想出来。
      脱……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003 常易淮和夜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