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腊梅欺霜 ...
-
慕荷对于桃花岛的高深武学还未大成,倒也不急修炼九阴真经。这些天反而和冯蘅学起杂学来,冯蘅聪慧无比对于桃花岛的杂学另有一番见解独到之处黄药师也不得不赞叹。只是冯蘅自身不能储存内力无法习武,而冯蘅月份渐渐大了桃花岛成了桃花岛的重点保护对象到让冯蘅苦笑不已。
只是冯蘅似乎终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生产时血崩了,毫无预兆的血崩令众人急上加急。慕荷也不顾什么礼法和黄药师进入产房,慕荷抱起黄蓉刚出生的小孩都皱皱的不过却粉嫩的很。
“夫君,阿蘅不能陪你了,照顾好蓉儿”冯蘅已是弥留之际。
“师母”慕荷低诉一声,悲痛的感觉弥漫在心间。
“超风,你师父的几个弟子中,你师父对你最为看重。答应师母,好好照顾师兄弟,也帮我照顾好蓉儿和你师父……他总是”冯蘅还未说完气息便绝了。
慕荷经历过不少生离死别,本来应看透了,结果还是忍不住悲痛。黄药师握着冯蘅的手,轻轻低诉着,直到黄蓉醒来大哭不止两人才从产房离开。
黄药师还是把冯蘅的尸体保存起来,黄蓉由慕荷照顾着黄药师因冯蘅的去世一直伤心不已,黄蓉的满月也只有桃花岛众人草草地举行。值得高兴的事满月宴过后黄药师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传信给曲灵风和陈玄风让他们筹建势力也好当个独行侠也罢但绝不可落了桃花岛的名声。还把部分九阴真经传给了二人,两人因为慕荷的关系武功比原剧中高了不止一筹现在又得了九阴真经肯定能在江湖上扬名。
而慕荷除了每天照顾小黄蓉指点师弟们的武功,看看书练练武还跟黄蓉的奶娘学习了女红打算给黄蓉做几件衣裳。
一晃三年而过,慕荷也该出岛了。
“师姐!你可一定要想蓉儿啊!”黄蓉眨着大眼睛满脸不舍。
“蓉儿也要听师父的话,好好练武!”慕荷摸着黄蓉的头发,也舍不得离开。
一艘小船在海面行驶着,慕荷坐在船头思索着自己还不知道要穿越几次即便这一世有幸的得到了九阴真经和桃花岛的传承,但自己的保命手段还是太少。想到这慕荷不禁想到金庸笔下一个最厉害的门派逍遥派,现在逍遥派不存在了,但总会有迹可循。擂鼓山,天山缥缈峰,再就是星宿海也勉强算一个而最近的一出便是星宿海了。想到这慕荷打算去星宿海一趟,能有什么机缘也全靠天定了。
船靠了岸,慕荷竟遇到李思恪。
“我可算等到了你了,你都不知道我在…………”李思恪见到慕荷便唠叨起来,几年不见李思恪褪去了青涩帅气的脸庞也更加成熟,身量也高了但唠叨的这个毛病反而更严重了。
“师父让我出岛,你可愿和我同行。”慕荷在几年前便决定感情的事随缘,两人也算共患难对李思恪也有了些期待。
听到慕荷提出邀请,李思恪急忙答应。看着李思恪略显滑稽的模样,想到李思恪的功夫也不错起码同龄人中很少能胜他这么个人物怎么会在原剧中默默无闻呢?还是出了什么意外青年早逝?
两人轻功了得,一路往星宿海赶去李思恪也不问慕荷去哪儿,只是紧紧跟着她。不出两月二人便到了目的地,慕荷看着空荡荡的山头四下搜索起来果然找到了一处残破的阵法,慕荷的奇门遁甲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破解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二人便走出阵法李思恪对于慕荷的动作也不问静静地待在一旁。阵法后是一处山洞,洞中有几张羊皮纸一个小鼎和一捆细绳。慕荷上前把小鼎拿起,若是猜的不错这正是神木王鼎鼎上刻有化功大法的修炼秘籍,不过慕荷可不打算练而那几张羊皮纸则是三笑逍遥散的药方小无相功秘籍龟息功秘籍。
三笑逍遥散是星宿派最厉害的毒药,小无相功和龟息功都是逍遥派的传承功夫,而那细绳应该是柔丝锁。慕荷看得到这么多的机缘心中庆幸不已“这些秘籍你抄一份吧!”慕荷对李思恪说道。
“你的不就是我的,哪来那么多事。”李思恪说完还帅帅地吹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慕荷莞尔一笑,把小无相功拿了出来“这功夫学会了可以可以模仿别人的绝学甚至胜于原版,而且对于原来的功夫也没有影响要不要来看一下!”李思恪听到了小无相功的特性不禁侧目,竟有如此神奇的功夫!当下二人便离去,一边研究小无相功一边前往天山缥缈峰。
这段时间两人感情急剧升温,慕荷还利用神木王鼎制出了三笑逍遥散,两人研习小无相功之余还学习了龟息功,龟息功虽说不是什么强力功夫不过却可以做到化气息于无形,在水下也可以支持很长时间。
到达缥缈峰时二人穿过铁索桥便见到了当年统治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灵鹫宫,破败不堪的房舍透露出一股凄凉感慕荷直接走到灵鹫宫内室,她记得宫中石壁上记载着逍遥派的功夫。而令慕荷想不到的是,石壁早已被摧毁什么都没留下。慕荷不甘心在灵鹫宫四处翻找李思恪也不说什么慕荷去哪他都紧紧跟着,终于慕荷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得到了白虹掌和生死符的秘籍。生死符就不用说了,天山童姥的绝学。而白虹掌是一门控制掌力方向的功夫。最大的特点是力道曲直如意。尤其是以劈空掌形式发出时,看似正面对敌,实则掌力方向却游走不定,对手很难察觉,和慕荷学的劈空掌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慕荷接下来几天一直都在研究小无相功,白虹掌和生死符,李思恪身手长与剑法便只专心研究小无相功。当二人从天山出来,武功有了长足的进步起码可以击败马钰,郝大通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