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荒岛生活第一周 ...
-
面朝大海的房子,没有诗意和远方
邻近傍晚的时候,张大白去林子边挖了几条小虫放在渔具里,大肚小口的渔具里放着一块石头,以防被水冲走,还用柔软细长的藤条在颈处栓上,一头把放在岸上大石块儿牢牢地捆住。做好这些后,张大白用贝壳锅煮了剩下的两块儿贝肉,还好放在阴凉通风处挂着,一点儿也没有坏了的味道。不过,为了避免以后食物有坏掉浪费的情况,张大白还是多做了几个方形带盖的筐子,准备在房子建好后,用贝壳在储物间挖个大坑,把框子埋在地里,做几个简单的‘地窖’。
一个人的房子不用很大,之前打的几个木桩都是可以继续利用的。扩张了储物间和起居室,加建了放材伙的防雨棚子,棚子设计的很大,除了放一些干燥的木材,如果阴雨天做饭的话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大白一点儿一点儿的建造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虽然没有趁手的工具使它更加的完美,但在安全和稳固上却做的相当的靠谱。
一转眼来到了10月15日,张大白的房子已经完成了。两室一棚子,合起来大概有四十平方大小。在过去的四天当中,张大白靠着浅水区捕捞一些海贝和渔具里可怜的几条小鱼生活了下来。除了已经使用或损坏的,脸大的贝壳都攒了二十多个,有5个贝壳里盛满了淡水,放在了储物间里张大白重新编制的藤柜子里。这些淡水是张大白夜里睡不着时,用海水蒸馏的方法一点一点用贝壳锅烧出来的,由于锅盖也是用贝壳暂代的,冷凝的时候攒下来的水不是很多。为了弄出淡水供自己食用,张大白仿佛用尽了毕生的耐心去反复的完成这项任务。为了以后不食用盐过量致死,张大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去拼,以搏生存。至于意外攒下来的海盐,则是仔细存放着备用。
这天,张大白背着自己做的背筐,带着自己的武器和所有装备,沿着沙滩进行着探索。张大白选择的是靠近太阳的那个方向,希望这个方向可以带给自己好运。
尽管天气很热,张大白还是穿着自己那套运动外套,尽管已经皱皱巴巴的,还一股子海盐味儿。鞋子在背筐里仔细放好,这东西不像衣服,外套脱了,里头还有裤衩背心;张大白的鞋不是什么好牌子的,大街上五十一双的塑胶制运动鞋,飘轻飘轻的,搞不好就坏掉了,得仔细着用。现在脚上套着的,是用蹂躏下来的藤皮编织的草鞋,尽管漏沙还不防水,穿着袜子穿鞋也比光着脚强。
看了下自己的‘大砖头’电话,这几天白天的时候用太阳能背板充满了电,手机没有夜间照明功能,手机的屏亮的夜间照明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除了不死心的随时看一看有没有信号出现,就只有看时间的功能了。
记下出发的时间,07点15分,天已经全亮了。用短信功能记录了下出发后想要寻找的东西,揣好手机,拿起武器开始了寻觅。
最开始的两个小时里,满眼看到的都是空旷的沙滩,继续沿着海边走着,沙滩开始渐渐的变窄小,突兀的岩石怪状林立。远处也不是陆地,高耸的巨石仿佛活着的神兽一般眺望着海的那方。张大白叹气,如果是平时旅游遇到这样的自然环境,自己肯定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了自己流落至此,哪里还有欣赏的心情。
挥去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张大白看着眼前的石滩,想着自己也不能白来一趟,尽管没有吃的,找一些能用的东西也不错。抱着不能空手而归的想法,张大白拿着棍子试探着深浅,一步步的踉跄着翻看这些石头。
不知道这些岩石都是什么成分的,花岗岩还是什么,张大白也不懂,找寻了一番,好歹有两个石头的形态用来盛水非常好。只不过有些过小,才脸大小,不过,对于张大白这样的一个人生活,连基本保障都要忐忑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高兴的把这两个小“石盆”放入背篓里,也不是很沉。张大白决定返回“驻地”,吃过食物后等下午不是很热的时候换一个方向探索。
去石滩方向用了两个多小时,中途翻找用了一会儿时间,回来的时候路线熟悉了脚程加快,等张大白回到了自己的驻地,也才11点多。眼见着靠近中午了,天气也越来越热,张大白来到这个地方已经快6天了,这几天天公作美,没有下雨,给了张大白足够的时间去维护自己的小屋,努力的加强抗风避雨的公用。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开,爸妈有没有察觉到?6天没上班,自己单位的老板肯定气急败坏的炒了自己鱿鱼。想着可能再也见不到老板每天巡视时那一笑就一脸嘲讽感觉的脸,竟然有一种松了一口气儿的感觉。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爸妈觉得非常想念,虽然他们偏爱自己的弟妹,张大白觉得自己以后要努力的活下去,不辜负爸妈也不辜负自己的生命。吃完贝肉,喝了一些淡水。看看要到最热的时候,张大白起身回到自己的小屋里。
不到四十平的小屋,经过了这几天辛勤的劳作维护,现在基本上非常非常的密实,墙体除了一层坚固的藤条编织物,还有增加的一圈树枝做的加强牢固性的承重“墙”。以后,张大白还想用石头和稀泥把墙慢慢砌成土坯房,墙体外面在找一些平整的石头做‘瓷砖’,屋里的地面上也要做成地炕(类似北方吉林山区的地炕)。张大白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冬天,虽然目前看着这里像是热带环境,海洋气候,但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张大白还是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虽然以后可能证明自己是做了无用功,但是起码现在是心安为上。
进了屋里,张大白坐在自己编制的藤凳上,随手拿来藤条,编制盛土用的土篓。现在的张大白已经不是第一天来到这里的张大白了,起码他现在有了用细细藤线编织的‘布’。虽然没有弹性,不能做成衣服,但是累积起来摸盐洗净晾干后使用,铺在身下垫着还是不错的。屋子的地面也不是细沙了,‘富裕’的张大白,用可以找到的藤条编织了大大的席子做地面。剩下的藤条规整的放在一个方形的藤筐里。睡觉的隔间是用藤编的藤柜隔开的。屋子四周撒上了足够量的草木灰,防虫蛇。对此,张大白不止一次的庆幸自己是乡下生长的孩子,起码这种贴近传统的生活技能他都有。早上出发之前,张大白在手机短信功能上,编辑了今天想要找到的东西:食物,粘土,可替代生活物品的一切可用之物。虽然比较宽泛,但是张大白现在只能靠这样每天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安排一下要做什么来支撑自己熬过这样艰苦有寂寞的生活。
然而并不是一切都是顺利的,虽然这几天没有看到大型的能威胁到生命的动物或者事情,但也仅是在张大白只在海滩和他驻地所在的高地范围。其他的地区,张大白还没有来得及一一探索。今天去石滩的收获也不多,除了两个可以盛水的石器,也就是砌墙用的石头不缺了。这样想想,其实也不错了,起码以后的几天,他可以起早搬运石头回来,虽然房子不是很大,但是也是需要一点一点自己干完的。
手里的活儿也不停,眼见一个土篓子就快收边儿了,张大白把提前弯好的把手在牢固一下,一个土篓就完事儿了。这几天他趁着中午太阳最热的时候,躲热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的土篓和背篓,这些东西都实用,做多一些既能让自己充实,也能用的上。习惯的看下手机,还是没有信号。随手放进衣兜里,去隔间外屋放置好刚做的物件儿。回到里屋接着做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