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梦回大周朝 ...
-
他平静凝视着眼前的漆画屏风。
屏芯用浅色丝线绣山水墨画,清新典雅,屏风则是以框刻有繁复花纹的红木制成,上镶有精美绝伦的玉石,当真是巧夺天工、做工精雅。
然而此时他却无心欣赏这做工精致的绢素屏风。
在他看似冷静的面容下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一朝梦醒,他竟然成了大周第四代天子,乾元帝周玄凌。
何况,除去脑海中时不时浮现的零碎画面,他只记得自己姓李,名为乾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
那个时空,与大周朝颇为不同,可对他而言,却遥远而又陌生。
只是因为他没有关于自己过往的任何记忆。即使绞尽脑汁,他无法回想起任何关于自己的过往。
他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却意外重生于大周一朝。一个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的朝代,一个所谓的太平盛世,看似歌舞升平,实则摇摇欲坠,忧患重重。
不过,所幸的是,他拥有原主周玄凌的记忆。准确而言,应该是原主前世的记忆。
此时此刻,乾启脑海中依然回想着玄凌前世死去前,眼眸怀着深深的怨恨与不甘。蜡黄消瘦的面庞,狰狞得令人可怖。
在他面前,甄氏美貌依旧,清丽不逊二八年华的少女,笑颜如花,可那艳色的红唇中吐出的却是对玄凌刻骨的恨。
而当年杏花烟雨中走来的清俊男子,是那样风姿卓越。可如今,昔日的俊美青年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躺在榻上,形容枯槁,奄奄一息。那双枯瘦如柴的手,僵硬笔直的伸出,似乎想要抓住什么,然而触手可及的只有冰冷的空气。
就在今日,他穿越来后第一次早朝时就已察觉乾元盛世中所存在的弊端。
此时正是乾元十五年十二月,汝南王被夺兵权,革去王爵尊荣,贬为庶人,终身幽禁于府中;慕容氏一族夺爵位,华妃父嘉毅候慕容迥、兄靖平伯慕容世松和绥平伯慕容世柏被枭首,其母平原府夫人黄氏同时被废为庶人。
慕容氏族未满十四女眷没入宫延为婢,余者皆流放。
而昔日乾元帝宠妃慕容世兰,则被降为选侍,幽禁永巷。
慕容世兰。。。。慕容世兰。。。。。
他回想着这个看似十分熟悉的名字,闭上眼眸,却不知为何眼前蓦然浮现出冷寂的宫殿,布满尘埃。
一位素衣女子长发如云般披散双肩,毅然撞向她面前的墙。
她鲜红的血溅在冰冷暗淡的墙上,恍如雪中怒放的红梅,凄艳却绝美。
待他睁开眼眸,眼前之景,却消失了。
这难道也是关于原主慕容世兰的记忆吗?
前世世兰惨死,这一世李乾启却不会令她重蹈覆辙。
更何况,一个能有勇气将自己毅然撞死的女子,无伦她曾经犯下什么罪过,乾启对她多少是敬佩的。
何况,汝南王和慕容氏族的覆灭的确进一步保障了皇权,但也导致大周朝重文轻武的现象愈发严重;原主宠妃莞贵嫔甄嬛之父甄远道现为正二品吏部尚书;她的哥哥甄珩更是兵部侍郎、羽林军都统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回想起原主宠妃甄嬛,乾启清俊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屑和厌恶。在他结束早朝后遣退宫人专心处理朝政国事时,一位身着浅紫绣浅白木兰襦裙的妙龄少女翩然步入仪元殿内。
虽然少女眉目如画,肤若白雪,风姿妖娆自有一番动人之处,但是由于她未经乾启的允许便肆无忌惮闯入仪元殿,乾启下意识对她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厌恶之情。当他得知此女是莞贵嫔甄嬛时,却还是像原主一般好生言语,温柔安慰,试图让她离开仪元殿。
可那少女面露委屈,盈盈而泣,乾启不仅没有心生不忍,而且觉得她好生无礼,遂冷言呵斥,令少女退下。
想到这里,乾启原本面无表情的容颜变得愈发冷漠。于他而言,今日还是第一次见甄远道,此人看上去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但是身为吏部尚书的甄远道却教养出甄嬛这样举止无礼的女儿。
更何况,原主死前甄嬛的笑容他依旧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无论甄嬛如何,乾启并不打算让甄家做大,也不愿意因为一件小事罢免甄远道的职位。虽然他更愿意将机会留给那些真正靠才华实力上位的寒门弟子,而非不思进取的贵族后裔。
他如同正史上那些勤政的皇帝一样批阅奏折,处理国事之余更是理智分析朝中局势。繁体字看起来的确有些费力,不过久而久之他也渐渐习惯。
“陛下,”在乾启批阅完所有奏折后,一位青衣内监小心翼翼地说道:“夜深了,陛下是。。。”
听这青衣内监的话乾启隐隐猜到估计这舍人是在询问他今晚留宿何处,因而他只是淡淡扫了那内监一眼,平淡道:“不必了,朕去看看皇后。”
待那位内监行礼后正准备退下时,乾启蓦然缓缓开口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贱名张懿。”他清音柔和,并不似寻常内监声音的尖锐刺耳,不卑不亢向乾启做答。
张懿,张懿。。。。
乾启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一个平凡舍人的名字,却不知为何令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
仿佛,在很多年前,他就遇见过张懿。
乾启眼眸深邃冷静地注视这他,修长洁白的手轻轻抬起张懿的下颔,依旧淡淡微笑道:“你不要惧怕,看着朕。”
那位名叫张懿的内监舍人眉目清秀,低眉顺眼却是神态自若,举止也甚是从容稳重。
只是唯一令乾启不解的是张懿的目光,温柔沉静,却隐隐含有浓烈化不开的忧愁。
估计,这又是一位皇宫可怜人。
于是,乾启平静似水的眼眸略微带了些许柔和,他的声音愈发温柔:“你不必再待在了内侍省。”他微笑道:“朕封你为首领太监,以后就在朕面前侍候吧。”
至于李长,原主记忆中一个叛主的阉人,目前看来对乾启却还是忠心。
因此,他也没另加处置,只是静观其变。但后宫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陛下对李长也没有像从前那般信任,而是疏远了许多。
张懿跪下谢恩,从容不迫,愈发显得精练稳重,长长的眼睫毛下隐约闪过一丝莫名的情愫,转瞬即逝,像是感动,但素来细心的乾启却还是察觉到了这一切,这道是在乾启的意料之外。
日后,张懿也确实没有让乾启失望。
只是,在淡淡晕黄、柔和色调的宫灯照映下,这一场命定的相遇,是乾启的幸,却是张懿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