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001章 ...

  •   第001章

      木辞。
      辞者,去也。

      这是她三岁时她娘给她取得名字。
      当时,柴姑牵着她的小手,她懵懵懂懂地站在一边,只看到林舅母在抹眼泪,两眼悲戚地望着坐在床边的娘,就连向来性格强硬的外祖母都面显凄厉之色。她娘眼眶泛红,神色却是坚毅,回头摩挲了尚在襁褓中那对龙凤子熟睡的小脸,脸色便柔和了下来。她走上前去,娘就将她拥到怀中,耳边响起她娘那愈觉温柔地声音:“辞者,去也。我可怜的孩子。”

      娘捧着她稚幼天真的小脸,笑着对她说道:“好孩子,你有名字了——”
      “阿辞,你以后就叫木辞了。”

      后来她才知道,就在那一日,她有了她的名字,却失去了她的父亲。当然,这对她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家都唤她“辞姐儿”,却再也不唤她的小名“弯弯”了。唯有一次在她五岁的生辰家宴上,和她同岁的表弟木暄失口唤了她一句,记得当时外祖母的脸色就变了,她看到林舅母用责备的眼神看了木暄一眼,席上众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讪讪,只有母亲笑出声来,打趣了一句什么才恢复了气氛。

      很久之后她才知道,那天表弟被舅父私下里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再见她,却一口也没有唤错了,她那时年纪还小,渐渐地似乎连她自己也忘记了曾有过那个小名。

      直到娘在她十五岁快及笄的时候病逝,她带着幼妹幼弟搬去外祖母家居住,无意中听到外祖母与舅父对话,她才想起来,哦,她还叫过这么个小名儿——

      那时她的妹妹木寧也在身边,姐妹俩站在外祖母居住的凌云堂的书房门口,木寧诧异地问她:“长姐,外祖母刚刚说得那个人是不是——”

      木寧突然想起什么,顿住话语,眼神飞快地瞥过木辞,果然木辞的脸上像已结了一层霜。

      木辞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什么,半晌眼眶都有些发红,却转过头来泠泠然地朝她瞥过一眼,也不进书房,转身走了。

      木寧惊得呆住了,望着长姐漠然离去的背影,久久不知反应,脑子里不断萦绕着她那淡漠的一瞥。

      木寧想出声唤住长姐,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似的,发不出声来。

      想了想,她伸脖子朝书房里瞅了一眼,只看到外祖母手中捻着一封信,信封正面朝里,她看不到上面的字,外祖母和舅舅交谈的话题已经转移到木家的生意上去了,好像方才听到的一切全部都是她的幻觉。

      长姐走了,她现在进去显然不合适。
      木寧嘤咛地叹了一口气,趁着里面的人没有发觉,回了姐妹二人所居的青岚院。

      书房里,确定木寧走远了,木老夫人和长子木源的交谈瞬间停住了。

      看见老母脸上突现的疲态,木源的声音不由放轻:“母亲,要不要儿子——”

      “算了,姐俩儿早不来晚不来,凑巧就在门外听到了,可见是天意。”木老夫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辞姐儿今年已经及笄了,寧姐儿两个也十三了,这十几年的时间他什么时候不行,偏偏在你苦命的妹子去了半年后,可见这天老子心里都是有数的,谁也躲不过谁去。”

      木源听了老母这状似幸灾乐祸的口吻,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

      韶光易逝,转眼已过去两月。
      十月深秋,江南淫雨,绵绵中竟也夹杂着一丝凛意。

      青岚院以院外的一大片常翠青竹林得名,处在阖府的最东面,离木老夫人所居的凌云堂尚有一段距离,原是木家大老爷木源幼时读书的住所。青岚院空间不大,江南的院子也不同于北方的格局规整、左右相衬,只胜在环境清幽、位置便利,院内有东西两个院门,西主门连接木府内宅,东角门之外便是右邻杜府家的一条青巷,青巷幽静少人又直通繁华的西街主道,因此出入很是方便。

      木府正门处在前院,时常人来人往,因此木老夫人在木氏姐妹搬进木府后,便让两人住进了青岚院,只是为了木氏姐妹每月回故居拜祭生母出入容易些。

      微风拂过那片绿海,细雨打在竹叶上像春蚕啃咬着桑叶。青岚院西门的廊下,一个身穿青色棉袍的年轻仆妇正低头细声吩咐一个梳着双平髻的小丫头。

      看到柴姑从东厢的檐下经过,那青衫的仆妇止住话语,隔着院中雨幕下两丈来长的青砖小路向她打招呼:“柴娘子回来了,下雨天出门一趟也是辛苦了,这天气一场雨一场凉得您喝过姜汤了不曾?”

      柴姑原是木氏姐弟母亲木姿的陪嫁丫环,木姿逝后便留在了木辞屋里做管事娘子,因着木家姐弟对其都相当尊敬,是以尽管这青衫仆妇唤作吉娘的是二姑娘木寧的乳母及管事娘子,在柴姑面前也陪着一份小心讨好。

      柴姑心里虽然看不上这人,但思即两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主子俩又是亲姊妹,不好下了她面子,所以同她面上倒是过得去。闻言,她暂时停下了脚步,回道:“这天气我还受得,大姑娘病了前些天这才刚好,却不能再叫她受这一趟罪了。”

      吉娘看柴姑居然停下来和她说话,眼睛却凌厉地盯着身边的小丫头,忙招了手打发她:“二姑娘在听雨阁等着呢,你仔细还在这磨蹭。”又向柴姑解释:“这丫头没大没小的,惯没个规矩,偏二姑娘又惯她,这不方才在二姑娘面前说嘴西街哪家新出的糕点好吃,拾掇着姑娘叫她去买,偏回来姑娘又去了阁上,叫婢子给抓住了正要狠狠地说她一顿呢。”

      柴姑当然认得那小丫头正是吉娘的亲生闺女米粒儿,和二姑娘一般大,因着吉娘的缘故十二三岁就做了房里的一等丫鬟,平时举止很是娇惯,只是这些都是二姑娘房里的事,木辞做为长姐都没有说什么,她就更没有那个立场指手画脚了!

      只是小丫头此时面色红涨,神色局促哪里还有平时的娇妄,因此柴姑才停下来盯着她。

      可能是怕小丫头慌神让她看出什么,所以吉娘又忙将她支走,进而又对她作出如此这般刻意又自曝错处的理由,只是想教她相信,进而隐瞒些什么。

      柴姑想到之前阿莲无意中向自己说得一些话,便不禁怀疑,也许并不是这对母女要向她隐瞒什么,而是二姑娘要隐瞒大姑娘些什么。

      柴姑思即前后,心下已有了主意。她的脸上露出一抹淡笑,看着米粒儿低着头,仓促间向她略施一礼便转身跑开了也没有再管。

      也许是看到她脸色稍霁,柴姑能明显感觉到不远处廊下的吉娘神色瞬间放松了。
      柴姑索性回道:“米粒儿是二小姐的乳妹,现在年纪也还小,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既然二小姐喜欢,你也别过分苛怪了她反而惹二小姐不喜。”

      吉娘闻言,顿时眉眼飞扬,连连应道:“是这个理儿。婢子也时常这样想,才睁只眼闭只眼随她了得!”

      柴姑听闻在心中冷笑,脸上却越发笑容晏宴:“时候差不多了,我还得去向大姑娘汇报呢。”说罢,便转过身朝西厢那边走,却朝吉娘苦笑道:“大姑娘做事惯来投入地很,我这一下午不在,也不知有没有小丫头在跟前提醒她,这要是做了半天的绣活而不知休息,眼睛可要熬坏了。”

      吉娘此刻心神已松,闻言便也没有多想,笑道:“娘子倒不用着急,方才婢子从西厢窗下路过,看大姑娘在习字,莲姑娘在一旁侍候,必定是妥妥当当的。”

      柴姑朝她点点头又笑了笑这才转过回廊,径直进了西厢房门,心中却止不住地发冷。

      二姑娘去了听雨阁,却留了吉娘在院子,也不叫米粒儿随侍在旁,方才二人细语,分明是看到自己回来了,却扯什么买糕的幌子,也不知二姑娘主仆在玩什么把戏。

      进门后,柴姑先走到屋子中央的花梨木方桌旁,用手摩挲了紫砂茶壶的外壁,发现是温热得,这才提壶倒了一盏清茶。抬手挑开内室翠玉串就得珠帘,一丝清新淡雅的果香便慢慢沁入心脾,使她在不自觉间便放轻了呼吸。

      室内敞亮明净,朝西侧开得大槅窗户被高高的撑起,临窗是一张杞梓木的条形大书案,左侧是多宝阁的架子,右侧靠着一口白釉缠枝莲花纹的书画缸。而木辞正端坐在书案前,上身穿一件秋香色云缎褙子,下面是月牙白素锦的挑线秋裙,左肘轻压在摊开的一卷佛经上,右手提笔不急不慢地在素白的纸张上书写着。而阿莲却并不在屋里。

      出乎柴姑的预料,仿佛已察觉到她的靠近,木辞抬头先侧眸望了她一眼,这才将手中的细毫毛笔搁下,朝她侧过半边身子坐着,柔和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笑意:“回来了,我见方才外面的雨下得不小,这一路可淋着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