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理科学渣日常2 ...


  •   在遇见刘偃之前,我就在这凡俗的日子中无限循环,其中却也有个插曲,在某一天里,我在图书馆翻《瓦尔登湖》,看梭罗做他的小木屋看到厌烦,但心情却意外的闲适——那是一个周五,我这样看闲书,总少一些负罪感。
      一张借书卡从夹页中滑出,这东西想来已经有些年头了,隐隐发黄。学校三年前更换了电子借阅系统,这卡怎么也得是三年前的遗物了。我拾起来,十三行,全写了满,通通是不认识的人,除却那最后一个。

      似乎有些耳熟。刘偃。高一(12)班。10月21日。
      是那个大神。他的名字在我的嘴边一转,似乎记到心里去了。
      像他那样的人,居然不是天天刷《五三》和《王后雄》的?像那样的聪明人看这样的书时又在想什么呢?我心中觉得有趣,但也只是加深了点印象,很快这种趣味便被我那即将到来的数学考试给冲淡了。是的,一点四十了,两点就要开始上课、考数学。想到数学老师痛心疾首地找我聊天的场景,我心累得仿佛说不出话来。

      不出意料,数学最后一题又是空白的。收卷后,前桌激动地转回头问我:“最后那题的答案是不是根号三?我已经算出了f(x)的函数了,没写上去就收卷了!”
      我茫茫然地摇摇头,露出一个强挤出的微笑,说:“嗯······,我好像不太记得那个答案了,应该是吧?”
      前桌遗憾地转去找别人寻找共鸣,而我打开那本看了一半的《瓦尔登湖》,脸上还带着那个面具似的笑容,企图与世隔绝。
      耳边是席玲玲和前桌的争论声——那是强者的雄辩场。
      而我,如坠冰窟。

      放学后,辛勤改卷的数学老师毫无意外地又查了我的水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被请去办公室喝下午茶的次数几乎可以约等于数学小测和月考数的总和。我的数学老师,一直坚定地认为我在数学领域有很高的天赋,思维简练、勤勤恳恳,固执地以为我是考试心理有问题。
      一张63分的数学卷子,在这个遍地90、100的重点班里果然达到了一枝独秀的效果。
      开头的第一句话听了,我就知道他接着得说什么,都是套路,一点都没有真诚。“我认为,你不是这个水平的学生······看过你的作业,我知道你的知识点都很牢固,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考试心理有问题。”

      得了,又是心理问题,我连忙点头称是,并表示将努力改正,以免下了课就得被他抓去“阳光小屋”心理辅导一下。
      讲了十五分钟,心灵的老鸭汤都煲糊了,他的一字一句都在我耳边空洞地回响着,所有的画表都在空气中碎成镜像,我算着题,错了两三遍,一个个数字都在我的眼前,但和我的脑袋没有一丝一毫的瓜葛。

      这是的我一定像个智障。一片空白的脑袋里,一种刺痛神经的恐惧弥漫了起来,在这初冬里,我的鼻尖居然都挂满了细碎的汗珠。
      我开始害怕数学老师的脸了,还有他的红笔,暗红色的水笔,在卷面上像干涸的血迹。
      回家路上,污染严重的天幕上,无星无月,沉沉的阴霾成为笼罩城市的穹顶。
      惆怅、落寞、孤寂······所有矫情的词都适合用在此刻我的身上。
      校门口的宣传栏换上了奖学金获得者的名单——恍惚中仿佛看到半期考那些冉冉升起的新星的舞台,大放光彩。
      这显然与我无关,我可是个半期考数学、物理都只比总分一半多一点的人。这于我而言,连“悲慨”的情怀都没有一丝。
      当我走过那被褪下的旧年榜单——“高三市质检之星”时,果不其然,在第一个就看见了刘偃这个名字——不是证件也不是大头自拍,而是一个被偷拍的侧面,似乎是在写题目时被无意拍到的。

      当时的我所听到的传闻中,刘偃是位孤僻、冷漠的学神,高三上考过了SAT后,每逢大考都会回学校来拉拉平均分。就连最后的高考,都在段长的邀请下友情参考,在半年没碰过高中教材的情况下,考了全校第二,超过全国第一的B大的投档线6分。
      可当我看到他的侧脸时,我感觉到一种静寂。亦或是一种近乎宗教式的肃穆感来,我以前看于丹的书,记得她写过一句话——“宁静是一种生产力”。而刘偃,让我感觉似乎可以用他的静支撑起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一样。
      我想眼缘真是奇妙,就这么看一眼,我就觉得明明这人也没什么不一样,但整张公告栏我偏偏就只记住了他,移不开眼来。看了一会儿,我终于在扫地大妈微妙的眼神中醒转过来,急匆匆地衬着暮色小跑出一段路,心里觉得自己成天不读书,乱七八糟的心思却一点也不消停。

      人生何处不相逢,我总觉得自己常常见到“刘偃”这个名字,所以一天一天,我也日益对这个名字走心起来,成了一丝微妙的小乐趣。我以前也以为我可以成为像刘偃那样的人,叱咤风云似的,人生的每一步足迹都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传说,打开地图,就可以放眼世界名校,让全国的顶尖高校尽折腰,甚至还暗搓搓地想过最顶尖的两所高校都来抢我我该选择哪一所这种无聊的问题。但我日益变得现实起来,我开始相信命运会把我带到我最不想去的地方,会让我一天天脱褪自以为是的光环,成为千千万万最为庸庸碌碌的人中的一份子。

      我有时候拿起手机就开始漫无目的地看看小说、玩玩游戏,只为使自己在这个人人都会解题的世界里不那么突兀地懵逼。

      我以前看过席慕蓉说自己是“数字盲”,我感觉自己也差不多是个“数字半瞎”。每每对着题目,我都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语文水平——唉呀妈呀都是中文宝宝怎么就完全看不懂呢QAQ明明都是人类,我们又为何要学数学来互相伤害/(ㄒo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理科学渣日常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