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我是一个特别不爱旅行的人,至今玩儿过的城市满打满算也就15个,好不容易挪一次还老是喜欢宅在宾馆里。在这15做城市中,和我最投缘的应该是杭州和大连了。前者我前后去了三次,后者是我去过一次还想要再来的。
我觉得一座和人投缘的城市至少应该满足三方面:
首先,即便在陌生之地,也能让人产生安全感。
看上去有些矛盾,但我第一次去杭州就有这样的感觉。一个午觉睡起来,突然觉得应该去西湖看看,就乘上从上海到杭州最近出发的一般高铁去了。没有准备、没有攻略,甚至都不知道晚上要睡哪儿。可从我落脚杭州的那一刻起,我觉得即使在这座城市里我不认识一个人,但每一寸空气里、每一片绿叶里、每一汪湖水里都有让我觉得释然和放松的味道。所以,怎么吃、住哪里、怎么到西湖从那时起才开始在脑海里酝酿。
然而,纽约给我的感觉大不同于杭州,好像每时每刻你都要提心吊胆。虽然这和语言、文化障碍、种族差异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不安全感来自这座城市带给你的肮脏、逼仄和熙来攘往的急促感,似乎人人都在临危受命时、自顾不暇处。
比如,我第一眼看到纽约时,它的路面上不仅有车和行人,还有那随处可见的为谋生计的小摊和遗留在到处的纸屑;所有的楼高耸、纤细又暗沉,好像它们看着同样的面孔已然疲惫不堪,多明媚的阳光都无法让它们再次朝气蓬勃、充满斗志。
而让我好奇、憧憬的那些闻名于世界的景致,比如时代广场,当它没有丝毫征兆地走进我眼前时,我没法把它与脑海中的那个Times Square联系在一起。一个与《纽约时报》有关、与1930年大萧条有关、象征纽约的标志怎么可以平凡的如同任何一座大城市的中心广场——都是栉比鳞次的楼宇和广告牌。
我想,一座让人急促而奔忙的城市,即使你携带着一颗旅行的心,也总会不自觉地让你常怀千岁忧而无法真的感受到那种“生活在别处”的安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