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后宫谋略(十九) ...
-
皇宫外面?“你倒是真敢想啊?”皇帝不喜不怒的,看着怪吓人的。
燕子翎干笑着“三儿的胆儿还不是父皇给的,那是父皇疼爱三儿的证明!”
“那如果朕收回了呢?”
“儿臣也就没胆了。”
“可真现实,立马就改了口?”三儿、儿臣,两者意思相同可说出来感觉天壤之别!
燕子翎立即笑了“父皇英明,三儿佩服得五体投地!”
“马屁精!”皇帝骂了一句然后从腰间拿出一块金牌来“这个拿着,晚上宫门关闭之前回来,多带来个护卫!还有明早必须完璧归赵!”
燕子翎笑嘻嘻,欢天喜地的跑开了。
皇帝摇头,果然是个现实的小白眼狼,立即就逃之夭夭留下朕一人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出宫!拿着皇帝赐予的沉甸甸的金牌,燕子翎换了身衣服就往宫门跑去。
“你们?”燕子翎看着两个便服御林军护卫。
“皇上吩咐让臣下保护公主!”
得了,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皇帝棋高一着!看来她还是得利用明王府做文章啊!
燕子翎领着四名护卫在燕京城的大街小巷里闲逛了一下午,买了不少东西,吃的,小玩意儿一应俱全,然后回宫。白白浪费了一次大好机会!
“父皇这是您的!”次日皇帝一下早朝就看到三公主拎着一包东西在寝宫外等他,皇帝笑了,三儿也算是有心了,玩儿的同时还不忘给他带上一份!昨天三公主出去之后去了哪里见过些什么人,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父皇这个还您。”燕子翎不舍的将金牌拿出来。
“过几天你二皇兄在明王府设宴,你也去吧。”皇帝在三公主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收起了金牌。
“父皇您也去吗?”燕子翎眼见无望只好把眼神收起。
“当然!这是件大事!你就自己去就可以了。”到那一日他是要和皇后一起出席的。
燕子翎点点头表示明白。
“回去吧,朕知道你一定是累了!”皇帝见三公主时不时打着哈欠,害的他也跟着被传染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朕虐待你了呢?”皇帝刀子嘴豆腐心的教训道。
燕子翎嘿嘿一笑“三儿不是太高兴了吗?父皇都不知道这件袍子是三儿亲自买来的,就等着天凉的时候让制衣局的给父皇做件袄子!”
皇帝摸摸皮毛,很普通的皮子不过皇帝的心却是暖融融的。“朕知道三儿最有心,不枉朕对你的疼爱,快回去休息!”皇帝心疼,三儿眼底都有黑眼圈了。
燕子翎不再啰嗦她是真的累了!太久没运动了想不到昨天下午才逛了几个小时晚上竟然睡不着?真是太稀奇了!
“二皇兄!”刚走出偏殿大门燕子翎就遇到了明王殿下。
“三皇妹,还说等会儿让人给你送请柬去,想不到在父皇这儿遇上皇妹?”明王殿下从怀中拿出了请柬递上去。
燕子翎双手接过打开看了一眼,“再次恭喜二皇兄!一定准时到。父皇在里边等着皇兄快点进去吧?”燕子翎大声说着然后拿着请柬离开。她如今是万众瞩目,所有人都等着看她出错呢,她既不可以和任何一个皇子走得太近也不能太过疏远某一个否则会引起别人的猜测是不是刻意为之。
“来了。”皇帝在三公主刚离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二皇子的到来,他没有提醒就是想看看三公主的反应,不是他不信任三公主,有些事情不得不防啊,这就是皇帝的烦恼……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安!”明王跪礼。
“起,遇着你三皇妹了?”
明王点头,是的!
对于二皇子的温顺和礼义,皇帝很满意。想起二皇子还没有纳正妃皇帝难得关心的说“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会出大错,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娶正妃了,有没有看中哪家千金啊?”
二皇子错愕,随即回答“父皇的教训儿臣铭记在心!至于正妃……还请父皇做主!”
“那好吧,不过得等等,青龙皇的大喜之日马上就要来临,你的……朕会帮你留意着……”
“谢父皇……”二皇子谢恩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他看着桌面上请柬,三年前皇帝和朝臣们使用的奏折都是用竹简或者是丝锦代替如今换成了更加轻便且便宜的纸张,发明纸张的紫菱公子真是天才!二皇子问道“父皇,今年翎玉山庄进贡在纸张齐全了吗??”
皇帝看了眼二皇子回答道“并无,翎玉山庄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进贡,上半年的三月里已经送来下半年的还未。”说是进贡其实大家心里明白那是购买!皇家作为最大的顾客购买陵越山庄出产的纸!真是讽刺,在自己的国家境内皇帝还得用钱购买?幸好其他三国也一样,皇帝的心情稍微平衡了些许!“只可惜当初没能将翎玉山庄拿下,不然……国库必定更加充盈!”皇帝颇为可惜的说道,他用余光看着二皇子看看他有何表现。
二皇子立即明白皇帝是在给他机会表现,他沉思了一会儿抬头说“父皇,儿臣愚见,拿下翎玉山庄也不一定是好事情,‘纸’太过珍贵,必定会引起其他三国的眼红说不定还会引起争端?”
皇帝看着二皇子,二皇子确实看到了事情的一面但他却忽视了另一面,四国表面上很平和可暗地里的斗争从未停止,不过以二皇子从未参与过朝堂政事却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算明事理,难能可贵!“说的很好,也该是时候了……”他忽略他的这些儿子们太久了,也该是时候让他们接触朝政之事,虎父无犬子!他燕元洪的儿子岂能是金丝猫儿?金丝猫……他怎么最近老想到金丝猫?
二皇子不太明白皇帝最后的那句‘也该是时候了’是什么意思,不过不需要他明白,因为他很快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第二天早朝上,皇帝起了头说皇子们都长大了。
第三天早晨,二皇子和四皇子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