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三书六经 ...

  •   家里的鸡飞狗跳向来闹不到晚庭头上,她每日除了习字,就是习字,不知道光写个字还能引出这么大风波。

      练成自己的书风,她本也想好好回味一番。没料到胡覆见猎心喜,先拿了去给师母看,一众人乌泱泱地跟来,闹哄哄地离去,丢下她独自在原地。

      人走都走了,追她又追不上,给的课业做完了,她只能另想办法给自己布置新的。

      环境还真改造人。要是换作以前,谁敢预言她以后会上进,会自己主动拼搏做个卷王,她肯定当场就把这碗鸡汤扬了:嗐,不用等以后,我每天睁开眼睛就坚持玩手机,半夜拼了命和人争夺熬夜冠军,可励志了。

      现在她没有手机和无线网,早起早睡,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书法。偶尔还会因为太过努力,被胡迁劝说保护眼睛。

      以前上学时,她对作业有三大敷衍原则:一是不检查的不做,二是没规定时间的最后做,三是没有固定验收标准的随便做。胡迁布置的几乎三个全中,给她的这份字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自己觉得学会了就行。按照她的糊弄学,那肯定是拿到手看看就会了,至于检查时,装傻就好。从常用借口中视情况选一个,比如‘会是会了的,后面忘了呀’,‘哎,我想的和我写的好像不一样’,或者‘我看不出来错哪,要不老师您再给讲讲’。最后骗不过去了,只要坚持人设,再可怜巴巴地求一求,总能过关。

      李晚庭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境,恍如隔世。

      她所在的东厢房原本并不住人,胡覆托张明端置办的时候只有自己住,当然住在正房。后来胡迁来了,胡覆就把主屋让给姑姑住,自己收拾去了东厢房。再后来,胡迁收了徒,就和侄女商量,把充作书房的西厢腾出来给李家人。书房里的书籍并不多,也就胡覆从拾遗书院回来时收拾的那些,把卧房用屏风隔开,再搬出里面的桌子,就能放得下书桌和书架了。

      为了方便,李晚庭的小书案也放在边上,一大一小相映成趣。刚才练字时,胡覆就站在她后面,右边就是盖着长绸桌布的成人书桌。胡覆终日苦读,面容白净,又习过一点武,身材高挑而不纤弱。她生性喜静,除了书经诸事不顾,极少大喜大怒,养出了一身清冷气质,完全吻合少年对年轻才女的印象。李晚庭处在满脸婴儿肥的阶段,五官看不出来什么,只能得一句可爱。但她双眼又大又亮,专注学习时又透出稳重成熟,偏偏手骨还软,极力控制才能不显得笨手笨脚,具备一种反差的萌态。

      一站一坐间,在场正值婚龄的男仆们看了,都眼红心跳。他们不由幻想自己嫁给书生娘子,为自己她送点心时,女儿请教课业的情景——他们哪知道胡覆没怎么辅导过自己的亲女儿,胡智自己都时常渴望这种画面能出现——毕竟白日做梦嘛,就是要一点想象力的。

      平时都有书童胡常耕收拾,书桌上空荡荡的,只有砚台和笔筒。书籍大约有十来本,都被收到了架子上,以李晚庭当前的身高是够不到的。好在胡家很有审美品味,即便书不够也不能让书架显得空荡寥落。因此除了摆件以外,书籍都是侧过来立着摆放,用镇子固定。她后退几步,微微抬头,想先通过书名了解一下当世科举都有些什么参考书。

      她到了周岁之龄,视力终于发育得接近成人,这才能读书习字。此时阳光正好,她清晰地看到熟悉的《周易》和《诗经》,但更多是闻所未闻的典籍。《药经》,《力经》和《生身百要》都在之前听过,看到时便能回忆起一氧化碳中毒、矿石分类和生理课来,觉得亲切;《晏子》、《弈礼》和《冠法》她能猜出一二,估摸着是先贤语录、礼仪规范和国家律法;《太彦》看着最古怪,除了一本已经被反复翻阅,以至于书皮都有了毛边,另外竟然还有不少薄的折叠起来,被装订到一起。这难道是直接读散架了?

      李晚庭正在猜测,得到胡覆汇报的师母就来了。她看到小徒正在遥望书架,笑着开口说道:“庭儿,你既书风已成,便可开始学经识字,坐下吧。”

      竟然直接用考纲当课本?李晚庭吃了一惊,没有个千字文过渡,难怪当世用着最好学的简体汉字还能有这么多高龄考生。她大学放假时期被抓壮丁,辅导过亲戚们的孩子,清楚普娃的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水平。对于成人来说需要花点时间消化的那些抽象概念,他们学不进去,更无法抽丝剥茧地分析。长此以往苦读,最终不是厌学,就是进一退三,给家长一种不认真的错觉。很多家养宠物的智商常常会对标人类幼崽,正因如此。

      拿狗都听不懂的东西给普娃启蒙,基本上可以说是揠苗助长,难怪多数人学这么些年才能参加考试了。

      胡迁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作为牛娃,怎能体会凡人的痛苦。小时候拿书经启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自然顺手抽出一本《太彦》,递给李晚庭之后就开始讲解。

      举凡考试总有背诵环节,弈国科举亦不例外。胡迁两次榜首后,又任山长多年,记忆书经已经达到了能在脑内全部复刻的地步,不需要拿书就能信手拈来。她介绍道:“书名为《太彦》,乃明德宫第三代掌学亲率众贤者所著。晏子与徒立明德宫,日日坐论所言,仙逝后尽收录于《晏子》。其中真义,不识《太彦》者难解。”

      李晚庭秒懂,《晏子》相当于《论语》,《太彦》类似《孟子》,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她翻开手头的教材,开篇就是一只神骏的猛兽纹样,看双耳上的呆毛,应是猞猁。

      “猞猁乃国兽。”胡迁见她盯着那图章好似很感兴趣,便解释:“八百年前,天降神女于部族,后率先民建城立国,始称皇帝。彼时民智蒙昧,尚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相传,其时凶兽多踞南方水草丰美之地,非人力能敌,故聚落于中原山岭。适时见猞猁,于高原崇山雪积之处,形态修丽,见人不扑,故引以为祥瑞异兽。北都或可见其踪迹,姜州位处东南,为师亦不曾见过此兽。”

      啊这,游动物园还行,野外观察不必了。祖先们估计是运气好才逃过一劫,我可没有拿命赌猫科动物饱食度的勇气。这还国兽呢,八成保护动物,遇到了不是我死还是我死,反杀就算不犯法也得被舆论暴力吧。

      李晚庭心有戚戚,翻过这一页,跟着师母诵读起来。每个字她都认得,文言文初高中也学过不少,跟上讲解基本能懂。

      听师母讲完开篇立论之后,没有间歇,立刻就要在纸上边读边抄。她的记忆力在成人中只是中上水平,仗着已经识字才能做到。也不知到底是神童人设打造得太成功,还是老师自己高智商默认了快进,书写间李晚庭走神想道:如果是货真价实的土著小孩,没有超强大脑,这会儿是不是只能苦着脸认罚了?旋即又回神专注起来,她自知天资有限,若不能利用时间优势,迟早被同龄人赶上。

      胡迁坐到旁边书桌的靠背椅上,给自己倒了杯茶,边喝边看徒儿抄写。她没有亲身带过几个学子,在潜海书院只讲大课,相当于大学聘请的顶尖教授。两魁盛名,加之她气质高洁,很有些距离感,平时也少有学子敢拦她求教。胡迁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传统讲师,她鼓励自由发散,只有遇到值得坐论的观点才会下场。多数时候,她会放任学生自己通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解决困惑。

      李晚庭依旧没能突破生理极限,抄了一会儿,便感觉手筋酸麻,不得已停了笔。经过多日相处观察,胡迁对她已很是信任,并不以为她会躲懒偷闲,放下茶杯道:“往后每日辰时用过饭,便在此处等为师。”

      辰时指的是早上七点到九点。如今睡得早,晚上八九点就熄灯,她醒的时候估计才五六点左右,这对她并不困难。李晚庭点点头:“是,师母。”

      写不动了,但背却不影响。等胡迁离开书房后,她把刚晾干的几十个字折叠成块状,收进怀中,准备抄一段就背一段。按照记忆遗忘曲线,只要她能保持一定的复习频次,抄写的内容说不定还不够用,到时再来暗推一把。

      (此处为免读者不解,说明一下“暗推”这个词:指的是学生在非学习时间,不为人知地偷偷学习。熄灯后用台灯不算暗推,要蒙在被窝里密不透光,拿着手电筒学才算。熄灯只是初级暗推,进阶的包括但不限于上厕所时背单词、坐车时耳机播放英语听力、带锁日记本默写课文等。推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者,往往能处处暗而处处推,表面上在发呆,其实脑海在回忆文科课堂内容和寻找数学题目新的解题角度。)

      哎,以前她最讨厌这种学婊行为,现在为了人设不倒,估计要推出点技术含量来了。

      她也并不是毫无暗推经验。小学时课外书惨被没收,她为了拿回来,报名阅读考级。这事太丢脸,她没敢跟同学吐槽,也没和家里说。每次她拿着MP4戴耳机一脸陶醉,其实都是在听《阿房宫赋》朗诵版音频,没办法,这篇最长、最难背。

      后来上了初中,她的数学一开始只是不错,奈何老师并不欣赏,认为女孩做做基础题还行,遇上奥数就拉闸。她不服气,买了本华罗庚把自己推上全班第一,颇得意了一阵。谁知后来选拔时出了岔子,老师觉得女孩后劲不足,没进集训,她也就放弃了。

      再到高中,开明的班主任教英语课,看她敷衍作业,挑眉激将:“你要是能考第一,我的作业以后就可以不写。”她听进去了,实施起来才知道,光听课不做练习,根本不可能考过认真的同学。不想打脸,她只能自己攒零花钱买练习来偷偷做,结果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次次第一。自尊心让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做多了题目她也发现,有时候布置的卷子确实很有代表性,碍于面子她只能带回家做完不交,再从同桌那里偷看答案。

      这股少女意气到了大学后,随着一次次全寝逃课和低空飞过的成绩逐渐消散。如果她不是靠神童人设骗来胡迁这位大牛做老师,或许还用不着暗推。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出三分力吹成七分,再汇报写到十分才是生存智慧。每次加班必须发朋友圈老板可见,出了外勤要留着汗水回公司擦,酒局喝完第二天不当众吃胃药就是情商低。毕竟不会哭的孩子没糖吃,如果付出不让人看到,怎么合情合理提升职加薪?

      走不了笨鸟先飞的路线,只能演天纵奇才。李晚庭走到李推李拦的房门口,左右观望一阵,见没有“敌情”,赶紧进屋关门。两位堂姐学了一两年手艺,现在离开黎安,要另谋生计。因计划饭庄的事,除男人们下厨外,李农采买,还缺账房,所以被胡有德安排去张明端那儿学账。她们俩每日按照书斋开门的时辰去,一直待到闭店才回来,这会往往不在。

      要背下这么几十个字不难,难的是全部理解,并且要做到对每一点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李晚庭没有对自己放低要求,而是严格模拟帖经,即随机选一行折起,默背前后的内容。

      冬日里天黑得快,没有电力支持,她只能借着窗口透进来的自然光“暗推”。偶尔有云飘过去挡住了太阳,李晚庭便十分警觉,收起纸故作镇定地侦查一番。等警报解除后,她像个老练的罪犯,重新掏出作案工具,又开始一轮复习。

      此后每日,她像打卡一样准时报道,熟门熟路地摸进门开始推,一推就推到天昏地暗。《太彦》全文大约四万字,抄的不够还要去书房“补货”。脑子越用越灵光,对文言的理解飞一般进步,背书速度也提了上去……三个月下来,她都快啃完整本了。

      这么一学还真有点上头,大概人的本性就是送不如买、买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好好的义务教育保升学懒得用功,花钱的辅导课也不爱上,就喜欢跟着哄来的老师,自己背地里做贼似的学,刺激!

      李晚庭一下理解了出轨对象远不如原配的人是什么心态,无论做再无聊枯燥的事,这么干都好玩。推着推着,感觉还有点瘾。突然听说要准备启程,一想到在车上半个月不能暗推,抓心挠肝地难受。

      没人放心她独自一辆车,总得有个人陪着,以防颠簸时磕着碰着。她表面接受,心中却在呐喊:别管我了,摔不死就让我学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三书六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