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觉生媚娘日久生情,回少林觉生受罚 ...
-
经过数日时光,觉生与聂媚娘的关系越来越近,笑容也越来越多,一刻不见,心里总是空落的。明知自己是个和尚,不能破戒,可这心思总在她身上,再也静不下心参悟。
聂媚娘与觉生交谈,也觉这小和尚是外冷内热之人,不仅佛法造诣颇高,武功也是不凡,若能引入圣教,必能加快一统南方武林的步伐。心是如此,看到觉生的微笑,对众生的怜爱,聂媚娘也不可自拔地被吸引。
一日,觉生开口道:“媚娘,你我相交一月有余,不知你对冥狱有何看法。”
“冥狱在我爹聂星邪带领下,座下四大护法,冷血十三鹰帮助下已占据半壁江南,现只剩河阳镖局、海南剑派、少林、点苍、括苍、血池传人、上官堡,这七派中除了少林与血池传人,余者皆是癣疥之疾,觉生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阻拦我,我愿以身相许,同时让你继承我爹的教主之位。”聂媚娘满是期待地望着觉生。
“媚娘就算冥狱统一江湖又如何,你能让所有帮派心服口服,就目前而言,一统江南武林就会让冥狱元气大伤。这还是在少林不问世事,你们不对付罗兄的情况下,一点内乱,冥狱便会分崩离昔,到时受苦的还是无辜百姓。”
觉生之言犹如泼了一盘冷水,聂媚娘顿觉全身从头凉到脚后跟:“觉生,我知道你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对吗?”
“不错,只要冥狱作退回南疆,江湖便会平静,三帮四派也不会找冥狱麻烦。”
“觉生,这不可能,我们经两代教主才走出来,又怎会回去。”
“冥狱手段毒辣,行事不留余地,灭门用毒有伤天和,早己犯了大忌至不死不休局面,又怎能长久。”
聂媚娘冷冷道:“不如此行事,我冥狱早就亡了,你们中原武林就全是好人,犹记当年,冥狱刚立足,就被所谓正派欺压,我们之间的仇怨就是佛祖也化解不了,何况你一小沙弥。”
二人不欢而散,觉生早己习惯,“罢了,明日还得继续找出口,再念会儿本愿经。”
一日,觉生找到一处温泉,觉生什么也不顾,三下五除二,直接下去洗澡了。岂料,聂媚娘也过来了,看她这副样子,想必早已发现此处,实在可恶。聂媚娘此时想捉弄觉生一下,拽着滕蔓,抢走了觉生的衣裤,觉生大急,正要抢夺,却被聂媚娘欢快的笑容所打动,好似壁画上飞天的仙女,觉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她,放下身份,以她的年纪,正应该享受这份欢乐才对。觉生不由痴了,满心的佛法、清规戒律全部抛诸脑后,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拥有她。纵使下地狱,我也要拥有片刻欢娱。”抓住聂媚娘的脚,聂媚娘落水后犹如出水芙蓉,觉生再也忍不住,将聂媚娘拥入怀中。聂媚娘此刻心如鹿撞,“他真的愿为我破戒,放下自己的佛心,觉生你可知,你是我这半生唯一瞧的上的人,那么今夜,我就将自己交给你,还请君不要负我。”
那一夜,二人共赴巫山,经历了从凡尘到云巅的感觉,溪水在二人心间流淌,奔向那汪洋大海,沿途的风景从指间流走,仿如置身仙境,二人在这刻达到了永恒。
翌曰,聂媚娘问觉生有何打算,觉生答道:“媚娘,我如今做不了佛子,但少林是收养我的地方,方丈、师尊对我有再造之恩,我却不能辜负他们,待我少林交还易筋经领罚后,自会下山与你归隐田园。”
聂媚娘心中一凉,“觉生,以你的重情重恩性子去了少林只怕再也不能回到我身边,就算你下了山,还是不能安心和我相守。现在,只盼老天垂怜,你找不到出口,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再不必管那些江湖恩怨。”
一月后,觉生在一处山脚找到了出口,兴奋地告诉聂媚娘。聂媚娘顿时脸色凝固了。当夜,辗转反侧,聂媚娘考虑了很久以后,决定离开觉生,“至少我还有孩子陪伴”,摸了摸小腹,“孩子,娘希望以后你以后别和我一样,爱上不能相守之人。”留书一封,黯然离去。
“觉生,我走了,从今以后,你我两清,咱们谁也不欠谁。《易筋经》,我已放在你怀中,可减免你的罪责。愿你我不再相见,你做你的佛子,我做我的圣女,相逢亦陌路。”
“啊……媚娘你为何这样对我,我都计划好了,此次回少林,我便提出还俗。难道你还认为我放下一身武功和藏经阁首助的身份吗?若没了你,我活着还有何意义。”伤心半日后,觉生终离去。
少林寺,藏经阁,慈明看着眼前的觉生,失魂落魄,哪里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觉生,虽然你追回了本门至空《易筋经》,但你还是隐瞒了不少事情,那个魔教妖女呢!别说你擒不住他,以你的功夫只在方丈和几位首座之下,江湖上除了罗玄,还有谁是你的对手。”
“师尊,弟子无能,遇到她,我输的一败涂地。恳请师尊责罚。”
“觉生,你还执迷不悟,休怪为师不讲情面,去找达摩院首座,去达摩洞面壁两年,以观后效。”
“弟子遵命。”
“方丈师兄,这处罚是不是太轻了。”
“慈明师弟,觉生佛心尽失,心魔已生,达摩洞对他来说,是重拾佛心的好去处。在佛光耀下,他一切都会想通的。”
“要不是我时日无多,藏经阁只有他一人可托付,我又何曾愿意处罚如此之轻。”
“师弟,我少林掌门之位除觉生外,又有谁能服众。这是他的命数也是劫数,但愿他能明白你我苦心。”
“阿弥陀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师兄,师弟先行一步,觉生就拜托师兄了。”慈明双手垂下,竟是圆寂了。
少林谢绝香客三日,办理慈明后事,将舍利子供于千佛塔。觉生知此事后,无悲无喜,重塑佛心,修为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