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
-
声音温润如玉,身段也窈窕翩然,就不知道脸蛋是否如花似玉?我缓缓抬头打量这位我所跪的那位“大人物”。
只见此人身修八尺,身材高挑俊雅,足缠白袜,蹬着一双颇为精致的白缎面儿素底高耸履头仙凫,水蓝色的广袖及地,衣襟和袖口处用宝蓝色的丝线绣着图腾祥纹,衣领口詹宽至肩部,右衽直裾,后襟下垂逶迤身后,侧襟剪裁燕尾状。
外穿白色鹤氅,其上绣着日月星辰两仪四卦,挺拔的腰身束着青丝琉璃藻井结长穗宫绦,头戴羊脂莲花冠,青丝如墨,更显玉脂清新,手持三清铃,仪态庄重非凡。
观其面,神明爽俊,轮廓分明,肤色白皙更显两道剑眉浑如刷漆,点睛之笔一定是那双无求无欲静如陈碧的眸子,好似山崩于面也不能让其改色,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大人物”淡朱色的薄唇微微向上勾,犹如神邸向下俯视挑眉扫向我,显然没有生气,心情还不错 。
我的心轻轻舒了一口气,揉揉酸痛的膝盖作势起身。刚起身一半,又听“噗通”“噗通”“噗通”!吓得我腿儿一软遂又瘫跪在了地上.......斜眼瞧白苓、三穗师兄及那名一穗女弟子连连仓促跪下,低眉垂耳齐声唤了一声“师尊”。
师尊,天山派的一派之尊,也是世间剑术与仙术的集大成者,就连四大派掌门也要心存敬畏的唤一声“尊者”的传奇人物。
《武林佚志》中记载:“魔头一出,魔教崛起势如破竹,数派皆无力与之抗衡,武林人心惶惶,唯天山之巅的天山派可抗之。”当然,所谓可与大魔头英悦芳为对手一较高下的便是这天山派的一派之尊,卫皎云。
传闻卫皎云乃千百年难出骨胳清奇的武学奇才,天赋异禀自出生就携天灵慧根。清灵祖师当年游历行至祁连山,在山坳处听到婴儿啼哭,飞身前去一探究竟,竟是山坳里的裂缝里夹着一名弃婴!清灵师祖见此婴面有大祥之相日后必定照拂苍生,又望当夜月明星稀,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便给弃婴赐名为‘皎云’,随清灵师祖的本姓“卫”,后收为关门弟子作为首徒来精心栽培。
卫皎云生俱慧根又勤勉好学,果然不负众望,弱冠便修的剑灵,人剑合一,这是大多仙剑侠客望其一生也达不成的夙愿。清灵师祖最宠爱这关门弟子,在世时倾其所授,将天山派的掌门内功心法《周元决》《两仪修心法》便交于弱冠的卫皎云,作为掌门唯一继承人。
宣元六年,也就是七年前,清灵师祖羽化登仙,卫皎云执掌天山之巅,成为一派至尊江湖神话,为今不过二十有七岁。
此时,一阵清风拂面,众人抬眼师尊已在那坐南朝北的主席位的正中坐定,两侧分别是恒山、青城、密宗、巫山四派掌门人,次排坐着师伯师叔及几位掌教执事,两侧七门的门主及宾客也都早已落座完毕。
但瞧苟云与青阳两位首席弟子起身飞至五合场中央擂台的两侧,手持木质鼓锤融聚内力,敲击起硕大皮面的定音鼓,轰隆隆的鼓声,雄浑磅礴,响彻云霄。
鼓声启,“天山仙剑荟”也拉开了众所期待的序幕。
“是非、道义何从出或云出于鬼神,或云出于时君。皆非是,盖出乎人心。能近取譬,行矩之道,即可知是非道义之所出。然知之犹不足,必力行之,是非、道义乃立。行之有道,上身先率之,下乐而从焉,是所谓风行草偃。......兹逢宣元十三年,欣见‘天山仙剑荟’举贤推能、选育良材,是以美师门兼承道义之责而顾天下,朴守其贞.......”
师尊卫皎云衣衫飘诀、表情平静而肃穆地缓缓念着开场致辞,声音空灵却有温度,声音不大却能传至辽阔的五合场里每个人的耳旁,隔空传音百里而不绝于耳,内力深厚不可测。
这算是我第一次见传说中神通广大的师尊如山真面目,但我并不算太陌生,虽在我醒后未见过其面,师尊的各种传奇八卦我倒是听小师妹白苓絮叨了不少,尤其是我刚醒卧床休养的那段时日,更是天天听时时听,例如:“传言师尊十岁武功造诣就很高了,以一足以抵数十弟子竟过百招......” “传言师尊虽然武功盖、世无人能敌,却不胜酒力,可谓是三杯倒,在一次清灵师祖宴请外客神秘贵宾之日,尊青灵师令师尊至客面前祝酒,举杯一饮而尽,回身不过三步还未归至座位,就轰然倒地,不省人事......” “传言师尊弱冠之年,习得心法,清灵师祖放其下山历练,师尊爱上了一个女人......”
这些个月,关于弟子们的八卦无休无止,对师尊的最新的传言就是“传言师尊某日外出,随手捡回了一个浑身沁血的悲惨女子,后起名沁沁,十足的药罐子,长相丑陋且不学无术,无穗.......”
嗯 ,我就是那个悲惨且烂泥扶不上墙的沁沁。
“沁沁师姐,师尊可俏?”白苓托着腮帮子坏笑向我问道。
“俏!简直乃玉面郎君。”我如实回答,还不忘举起了大拇哥做了一个棒的手势,然后顺势砸到了白苓的小脑瓜子上,那厮连连叫痛。
“天山仙剑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各位天山派弟子五年磨一刃,都希望在盛会上能进一进自己的位份,取得更高的“金缕穗”。
擂台上此时已有人开始在其上会武,远瞧两道白色身影,一矮一高,前者手持青铜饕餮纹长剑,寒光闪闪一看就是难得的宝剑;再看后者竟只是手执一柄秀气辟邪用的桃木剑来对战。
说是急那是快!矮者身轻如燕、形如闪电,长剑如芒招招凌厉逼迫,以攻为主并不设防,一鼓作气,应是不想给被攻击者任何回击的机会。
高者只守不攻,步步被逼向后退,却面无急切之色,即使矮者的剑锋变动极快,其也能不快不慢的防守的滴水不漏,仿佛掌握了矮者出招的每一个变化与套路。
就在高者被逼到擂台边缘,再退便要掉下去之时,矮者牟起全力右手带剑一转,青光闪耀使出致命的一击。就当众人连连叹气觉得输赢即定的时候,没想到那致命的一击却扑了个空!
只瞧高者真气护体一个点蹴,飞身数十尺高一个回天转地的翻转,变落在了矮者的背后,矮者想转身却为时已晚。
只见高者以内力化质气,传言高手可以用内力质化了剑气,可以削铁如泥 ,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但瞧银光乍起,似水波荡漾,如火树银花,又矫若飞龙,一把用内力加持了的桃木剑使出了漂亮的一招天山派剑法第四十七式,剑尖未及矮者置身,破势如虹的剑气已将刚才看似占上风的矮者击飞下擂台。
高者,胜!
众人皆瞠目结舌,不能从反转的剧情中反应过神,后一琢磨也无可厚非,应该如此。因为高者正是苟云大师兄,受师尊亲自指点的首席大弟子之一。
原来矮者是一位六穗弟子,阶位也不低,不然也不能拥有那如此精妙的青铜长剑。但是,谁让他不自量力选择对战的是苟云呢,六穗虽与首席七穗只差一穗,这一穗却差之千里。一穗想进阶二穗并不是难事,努力练功即可,可这六穗想要进阶为七穗首席却难如登天,不然也不会偌大的天山之巅只有两位七穗弟子苟云大师兄与青阳大师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