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金丝 ...

  •   如此近距离看这棺材,说不震撼是骗人的,之前看不到的细节如今都具体展现在眼前,只觉得更加气势逼人。
      棺椁上的纹路如今近在眼前,虽然它经历岁月流逝,如今已经锈迹斑斑,但仍可见抽象描绘的花草走兽、丛林流水、瑞鸟祥云……都永久地镌刻在这块巨大冰凉的铜制外椁上。而其中更是大面积描绘山水之景,侧面正中央绘一山谷,山深树密,幽不可测。
      青铜外椁正上方有突出棺面的图案,刻的是一方巨大的人面,那人面上眼睛狭长、宽额长眉、鼻梁长而挺直,唇细而长。其中每一刀每一划都极其有力,笔绘粗大,虽然是比较平面的图案,但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让整个图案显得宏伟大气,庄严肃穆。人面的两颊上绘有两面细纹的饕餮纹,皆是有首无身,狰狞可怖。额上有我从未见过的繁复花纹,似风裊篆烟,又似汤汤锦水,纹理细微之极,几乎已经看不真切。
      胖子的眼睛基本上已经看直了,如今正两眼放光,两只胖手不停的在棺材板上摸来摸去,其猥琐之态,让我看了都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现在离棺材这么近,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抓挠声仿佛就在耳边,偏偏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虽然我已经尽力说服自己看不见就当听不见算了,但是那声音始终如同催命的咒语一半回响在我的耳边。

      不一会儿胖子已经找到了这外椁的缝隙,椁身与椁盖之间严丝合缝,椁侧几处还有铜环暗扣,估计是为了防止脱落。只不过那几处铜环似乎是后来强行焊入椁身的,其颜色花纹都与棺椁不很相同。一共有铜环十八枚,也是青铜制的,但是相较于棺椁用青铜的青黑色,铜环的青色较浅,花纹重复感比较强,明显有别于椁身上铜纹的灵动优美。
      胖子拿出一根撬杆,就比划着要开始撬棺。我赶紧拿出了之前准备的麻布,倒水弄湿了再递给他们掩上口鼻,以防止这棺中积累千年的尸气有毒。
      铜制棺椁非常厚重,要撬开实属不易,胖子一脚踩在撬杆中间,撬杆尖的那一面就堪堪伸入那条窄缝,然后他手握撬杆另一端,开始发力。
      胖子一直在发力,但是肉眼却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成果,只能听见沙沙的摩擦声,以证明胖子不是在做无用功。
      摩擦声越来越大,胖子脑门上的冷汗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可见椁盖被胖子撬上去了大概半厘米,撬杆也微微有些弯曲变形。闷油瓶和我见时机已到,就将我们手里的撬杆也塞进了缝隙中,我们三在棺材的一条长边上撬棺。这么撬,越撬到后面阻力越大,所以即使是三个人一起上阵,依然进度不快。大概过了一分钟,我们已经把棺盖撬上去了大概三指的距离。
      最后我们看准情况一发力,椁身与椁盖之间终于出现了一个黑洞洞的缝隙,初看到那黑洞的时候,我甚至感觉它正在贪婪地将将周围的空气吸入棺材中的一片虚无的黑暗中。
      最后还是废了几番周折,我们才把椁盖完全掀了开去。沉重的椁盖落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激起了层层积尘。
      春秋战国时期,墓葬有椁之人都是有世袭官位的人,因为当时规定庶人的墓葬有棺无椁。虽然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随葬制度更是被毁坏地七零八落,诸侯大夫用帝王葬制也不算稀奇,但如果能将这青铜棺椁层层打开,数清楚几棺几椁,我们起码能够推测出墓主人身前大概的地位。

      椁盖打开后,灰尘好久才散去,里面可见有彩绘的棺木。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制度延续周制,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如今已有一椁,再见棺木,已经可以推测墓主人非富即贵。
      椁与棺之间一般不是紧密无间的,大多会留有缝隙放置陪葬品,这个棺材也不例外,椁与棺之间留有极大的缝隙。胖子也知道这一点,就习惯性地拿着手电往缝隙里照,果然看见了椁与棺之间的缝隙底部有什么闪闪发光的东西。
      胖子一见,乐得牙不见眼,马上就拿撬杆去拨,拨了几下倒是真被他拨上来了什么东西。只见那东西层叠分明,竟然是一卷竹简。
      胖子也纳了闷了,挠了挠头说:“这墓里怎么哪都有竹简,难不成这墓主人特喜欢看书,还是个野蛮时代的文化人?”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不能叫野蛮时代的,”我反驳道:“很多著名学说最开始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知道吧?这基本上相当于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文献资料保留得不多,但是流传至今的也不少,其中有很多学说至今都还未能被研究清楚。”
      “这样啊,”胖子皱着眉头摸了摸下巴,说:“那你说这个墓主人会不会就是当时个什么学派的学者啥的,你看这墓里金银明器没有,这些古代书倒是有不少,保不准我们就在一个战国博士墓里啊!”
      胖子说这话时表情很夸张,我被他逗笑了几声,说:“也保不准是这样。”
      我说着走上前去,把胖子拨上来的那卷竹简摊开放平,放在地上观察,只见竹简本身是寻常规格,与我们在最开始的墓室看到的那些竹简一样,这卷依然是不着一字。估计是做了防腐工作,这卷竹简腐烂程度相当低,稍有不同的是,这卷用来连接每一片竹片的东西却似乎不是丝线,甚至闪着光,刚才在胖子的手电光闪闪发光的应该就是它了。
      “小吴同志,你不是说这些凉席是古人用来写字的吗,怎么上面什么都没有?”胖子一遍皱着眉头去拨弄那些闪闪发光的连接物,一边问我。
      “古人都用墨来写字,这么久了可能墨迹消退了。”我虽然这么回答他,但其实我本人也不是很相信这个解释。如果真的是墨色褪去的话,那么竹片上应该起码还是有一点残留的黑色,但是我们从进这个墓到现在,看到的所有竹简上都是干干净净,可以说就像是新的一样。
      低着头研究竹简的胖子哦了一声,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叫:“我的娘嘞!”
      我被吓了一跳,忙去看他发现了什么,只见胖子瞪着眼把地上那卷竹简拿起来,给我们看其间闪闪发光的连接物,说:“小吴同志,小哥,你们看,这是金子啊!”
      我也吓了一跳,怎么可能会是金子呢?竹简这个东西本身不值钱,即使是是古董,放在今天也没多少人收藏,我从来没有见过会用金线把竹片串起来的,难怪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这些竹简没有因为连接丝线腐烂而散掉。
      本来我是不相信的,但是闷油瓶仔细看了看再捏了捏,也点了点头,告诉我们这确实是金子,这我就不得不信了。我膜拜状地捧着这卷金丝竹简,心说这么特立独行的做法估计这墓主人是头一个。

      我们一起把棺椁之间的金丝竹简都拨了上来,足足拨上来了三十三卷,每一卷的情况都是这样,金丝作线,不着一字。
      本来我们把竹简堆在棺椁附近,我看没什么情况,正想跨过去看看棺材上的彩绘,右脚已经跨过去了,就忽然感觉闷油瓶抓住了我的左手手腕,说:“等等!”
      我吓了一跳,险些控制不住摔进棺与椁的那个缝隙里,好在闷油瓶一使劲把我给拉回去了,我站定在他身边,问:“怎么了?”
      胖子刚才也想上去看棺材,见闷油瓶把我拉回来,也识趣地呆在原地不动了,问:“是啊,小哥,发生什么事了?”
      闷油瓶虽然还是那副雷打不动的淡定表情,但是周身的气势却一下子凌厉了起来,他说:“你们有没有发现,那声音好像停了。”
      我心下一沉,仔细听去,果然再听不到那轻微刺耳的抓挠声。胖子也一瞬间反应过来,立刻做出了戒备的姿势。
      我们三人都站着不动,我甚至屏住了呼吸,整个墓室忽然安静了下来,我们才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那声音依然非常轻微,非常非常之轻微,如果不是毫无声息,几乎不能听到这个声音。这个声音悉悉嗦嗦的,就像一个长指甲的人缓慢地在砖石地板上爬过时指甲磕碰地面发出的声响。
      我的联想顿时让我感觉毛骨悚然,忍不住地拿着手电筒在四周的地面上照来照去。
      胖子和我也是一样的反应,闷油瓶半天没有动作,我才忽然发现他到现在还抓住我的左手,我有些别扭地挣扎了一下,他立刻放开了手,而且表情非常之自然,好像他根本就没拉过我的手一样。
      我在心里撇了撇嘴,却不想闷油瓶忽然抓住了我拿着手电筒的右手,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没有瓶已经拿着我的手将手电筒光线定格在了一个固定的地方。
      我知道他意思就是他已经判断出来的声音是从这个地方发出来的,我和胖子凝神看去,却什么也没看到,可是没有品还是抓着我的手锲而不舍地照着那个方位。
      声音还是持续地传来,就当我已经有些怀疑是我的耳朵出现幻听的时候,我忽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棺椁后面,居然伸出了一只手!
      准确的说,那并不是一只手,只能说是一截白骨,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它居然在动!看着它就那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在地上爬动着,动作间发出了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磕碰声,顿时我的汗毛都炸了起来!
      胖子此时已经掏出王八盒子对准了它,此时我的心里只觉得不可思议到了极点,刚才我们已经把这个棺椁完完全全地检查了一遍,确定绝对不可能藏住一只粽子,即使只是一具白骨也是不可能的啊!它是从哪来的?又是怎么出现的?难不成就像胖子说的,这墓里……真的有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金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