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欲离去 ...
-
有一天,你会突然想离开江湖。
我牵着马站在成都广德镇门口,四周人来人往,多是江湖人士,携着刀枪棍棒,行色匆匆。
成都未曾颁布禁兵令,江湖人士多聚于此,人口众多,商业发达。
我来这只是为了等一个人,她是我师父。
我师父不多,三人而已,但还留在这江湖的只有她了。
唯一的一个身在江湖的三师父叫我来成都陪她去参加名剑大会,我不得不答应。
等人是件很痛苦的事,不知来期,不知来否。
广德镇门口常有人切磋插旗,行人过路、货物运行也都要经过此处,难免人多拥挤。我寻了一处马厩将马安置后,纵身一跃飞到屋顶,视角开阔,四周无人。
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我坐在屋顶上,突然觉得很孤独。
纵使我的朋友遍布大江南北,纵使我每日遇到的人不计其数,可此时此刻我也只能一个人坐在成都的屋顶看月亮。
也许,我该离开江湖了……
我亲传师父离开江湖时的情境还在眼前,他也是牵着一匹马,从天策府的大门慢慢走出去,踩着夕阳余晖,头也不曾回,只留给我一个背影。
斜阳残照,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他的背影不再□□威武,似乎有点佝偻。
我想,师父也许老了。
他临走前脱掉了那套破军盔甲,头盔上的雉尾翎已不像以前那样挺直,红色翎毛甚至都开始脱色。我揪着那根红色翎毛,这才意识到,师父真的要走了。
天策府的士兵退伍都要将盔甲留下,不是为了纪念,只是物资循环利用罢了。
“愚蠢。”师父突然开口,我抬头,发现自己竟拉着他的衣角,一副不让他走的样子。我涩涩地松开手,不敢抬头看他离开的身影。
“愚蠢,总有一天你也会离开江湖的。”
这是师父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从此,我再没有见过他。
离开江湖的人大抵都不愿意被江湖中人打扰。
我想我该离开江湖了,于是我立刻起身整理盔甲准备先去天策府给将军说声。
将军总说我是个心无牵挂的人,我问她何为心无牵挂,她站在凌烟阁屋顶望着远方,缓缓道:“心无牵挂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考虑后果。”
我当时很认真的否决了她的答案:“不,我是考虑过后果的。”
也是那天我发现天策府的人都爱爬屋顶……
我心里想着既然要走了,还是给将军说一声,也证明下我并不是个心无牵挂的人。
我刚准备翻身下屋顶,突然一只手抓住我的脚踝,顺着向后的猛力,我被活生生从半空中拉回了屋顶……还好我反应及时,立刻蹑云,否则非得在屋顶上摔得个四脚朝天不可。
刚准备发怒,转身看见的却是我三师父盈盈的笑脸。
”三师父,你是想摔死我吗?”
三师父笑脸一敛,反倒怒了,叉腰皱眉,呵道:“小兔崽子,你知道我找你多久吗?成都人来人往我在门口一个个看,都没寻着你。若不是看见你的马,想到你这爱上屋顶的习惯,哪能找到你。结果你倒好,我一飞上来你就准备下去!我情急之下只能抓你的脚踝了!”
……其实你也可以叫我一声。
此时此刻我自然不敢还嘴,以三师父的脾气,我若还嘴,她必然缠着我说上三天三夜。
“……你不是要参加名剑大会吗?”
三师父一愣,然后眼眸一转,赧颜道:“我来就想告诉你一声,我找到人陪我去了,不用你了……”
我瞧她面泛桃花,目含春水,一副怀春少女模样,猜想她大抵是有了喜欢的人,便也没有多问。
蓦地想起自己之前的决定,便给三师父叩头。
她当即愣住,朝后退了几步,慌张道:“我方才只是玩笑而已……不用行这么大的礼吧……你快起来。”
我起身,说:“我要离开江湖了。”
离开,是一个悲情中略带荒凉的词汇。
我面无表情,努力挤出最悲伤而又无奈的表情,脑海中一直在回想亲传师父离开的模样,揣测着他的心情。
正在努力酝酿情绪,脑袋猛地又被敲了一下,三师父笑得一脸得意:“小小年纪,装什么深沉。”
我这是真深沉……
“那你便说说你为什么要离开江湖?说不上理由来的话我可是要揍你一顿的哦。”
我在心里默默吐槽了她“打遍天下全是敌手”的武功,第三千九百九十九次懊悔当初为何如此年少无知会被这个女人的糖葫芦骗成徒弟,而后正色道:“我初入江湖时养的小马驹死了……”
“……”
三师父无语问苍天,拍拍我的肩,霸气十分地安慰我道:“不就是个小马驹嘛,明个儿我给你买上那么八匹十匹的,里飞沙的马驹你要吗?”
好吧,我就猜到以她长安城道路般宽阔的脑回路是绝对无法理解我的隐晦感情的。
就算是千百匹里飞沙的马驹又怎样呢?我初入江湖时养的那匹瘦不拉几的枣红马也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
有的东西,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就算你用千百件比它名贵的东西来换,也堵不住心底如无底洞般深深的叹息。
大抵是被我眼睛中流露的悲伤情绪感染,三师父意识到我是真的有离开的打算了,也收起了嘻哈的笑颜,有些慌乱的问道:“那……那你想怎么办嘛?真要因为一匹小马驹就离开我们这群亲友吗?”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办,就是执拗的想要离开,似乎离开就能挽回时间改变的一切一样,似乎说了离开我就能真的离开一样。
就像我那些落叶归根、飘絮归尘般逐渐安定下来的朋友们一样,慢慢变得没有江湖人的模样,带着几分市井小民的世俗与讪笑。
“三师父,你说江湖是什么呢?”
短暂的沉默后,我突然开口问。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这句话都用烂了,俗不俗啊……”
我无比鄙视她这种毫无创意的抄袭行为。
“话俗理不俗嘛!你看着偌大江湖哪个不是江湖中人?”
见三师父言辞凿凿,我随手指了一个站在信使旁白衣蓝裙的小姑娘:”那个小姑娘一看就只是个普通人。“
“你觉得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
三师父随意坐在屋顶的横向正脊上,眯着个眼睛仔细观察后摇头。
“你看她袖口的太极刺绣花纹,那是纯阳宫弟子特有的。她面色泛红,似有怒气却又不好发作的模样,而旁边那位裹着白色长袍红纱遮面的女子则毫不掩饰奚落之意,想必小姑娘是受其挟制却又比不过人家武功高强。看那女子的打扮似是来自西域,西域的武功确实奇怪,不知……”
后面几句呢喃我也没太听清,只听到这小姑娘是受人挟制便兴冲冲地一个大轻功飞过去准备英雄救美。
别怨我动作快,在我短暂的江湖路上若说要有遗憾那就是未曾真正意义上英雄救美一会,甚至连亲眼见证都没有。
在茶馆听评书时那些经典桥段我听了千百回,无奈身边的姑娘一个赛一个的剽悍。
今时今日一瞧见这情形,心中嘀咕着“正好圆了心愿我就可以了无牵挂的离开”便冲了过去。
心思千回百转其实也不过一瞬,甚至都没来得及考虑三师父的分析是否属实,我就已横枪立马,护住小姑娘,枪峰所指,正是那妖艳异常的西域女子。
“欺负个小姑娘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冲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