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送别 ...


  •   “念子久无际,兼时离思侵。
      不自识愁量,何期得澹心?
      要语临歧发,行波托体沉。
      从今互为意,结想自然深。”
      ——《送别》之一

      直觉的相信,五言是更纯然,更清新,更真诚的体裁。

      乙酉之变,她劝钱谦益殉国,“宗伯谢不能”,她奋身欲沉池中,被钱阻拦。牧斋北上,她朱衣相送,独留江南。

      然而陈子龙死了,坚持了君子的旧德,力战于舟,投水而亡。从来反感廉价小说里,把柳如是的抗清之举理解为对亡人的纪念;女人的世界,也是世俗风烟里寸寸活下来的世界,不是什么人,都有心情和兴致,如金庸的女配角们一样,将一生的光阴,念想和意义附着于某个绝望的执念,何况在十丈软红中跌爬滚打,风尘历练的柳如是。可是,就是这样,也忍不住猜想,听闻陈子龙的死讯,她,到底是怎样的心境?

      他是她如此全心全意对待过的人,他们之间的分分秒秒,是如此充满了柔情与欢悦,诗章里清丽玲珑的隐喻,是她的闲情丝丝,映入他的春水深沉,漾出涟漪无边。他赴科第,她去送行,诗里没有一丝一毫对功名利禄的企盼,那是卧子啊,有才有识的忠义志士,世上不会没有前途等他,便真没有,那又如何?

      “要语临歧发,行波托体沉。从今互为意,结想自然深。”

      她从来没有,也不会再写出这样纯净而绵绵的文字了。

      《别赋》里,她说,“事有参商,势有难易,虽知己而必别,纵暂别其必深”,不是不知道艰难,不是不知道困窘,只是他们都过分沉迷于情感和欣悦,似乎还享受着共同面对困境时那一份共享的辛酸。

      只是最后,他是蹉跎的君子,她是放诞的名妓,家室不容,坎坷疏远,也不过是俗夫俗妇,入不了世外桃源。二十首《望江南》,在细丽的辞藻中,听得见真实的心跳。

      ——人何在?人去也;君歌折柳,妾咏芜蘼,三年憔悴,她扁舟湖山,在远离他的地方,面对自己的江湖。

      然后,易杨为柳,更名改姓,抛去那些轻灵柔软的东西,这个从来都有铮然有个性的女子,要从此做个实实在在的主人。谋定而动,惊世骇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