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七夕 下 ...
-
等到顾瑾瑜到游湖坊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了,很多人都在放河灯,河里还有很多画舫,有些大家公子在上面吟诗作画。
这么多人,顾瑾瑜实在不知道谢缨到底该怎么找到自己,况且他腿脚并不方便,正有些担忧的时候,却听到一阵箫声,正是《流水》,顾瑾瑜施然一笑,想必他已经得知自己知道那日的合奏之人是他了。
循着声音,顾瑾瑜看见一艘画舫正朝自己而来,箫声也越来越近,这艘画舫很是素雅,外面用青色的帷幔遮住,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等到船停靠在岸,有小斯向顾瑾瑜走来,“小姐,我家公子请您到船上一叙,他本人不方便亲自出来迎接,望小姐海涵。”小斯应该是他的贴身之人,说话极有分寸,见顾瑾瑜点了点头,弯腰侧身,“请随我来。”
随着小斯进入画舫,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圆木桌,桌上摆放了些糕点,侧头,便是记忆中那个白色的身影,其实算起来这应该是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原来两次一次是自己是魂魄之时,一次在春华馆,还没有见到正面,如今却像是相识已久一样,对视一笑。
谢缨知道这是他们第三次见面,有一次她肯定不记得了,就是小时候她以为自己是坏人,不让自己送回家那次,上次赵天明来信说他已经将自己的事情告知了顾瑾瑜,一开始自己是恼了的,后来也就释然了,总归要知道的。
“请坐,没想到我们到如今才算是相见。”谢缨怕她尴尬,于是先开了口,等顾瑾瑜坐下后,谢缨便开始泡茶,这茶是很有讲究的,是凌云山的毛尖,配上这化开的雪水,煮过两遍才能烹出它的香味。
看着谢缨行云流水般的手法,顾瑾瑜隐隐觉得他似乎不属于这个世间,白衣胜雪,灼灼其华,描述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
“我那日不是有意不与你相见,只是——”顾瑾瑜的思绪被谢缨的话打断,“我明白,你自然有你的考量,你为我做的,四哥都已经跟我说过,只是我实在惶恐,怕谢公子真心错付,瑾瑜也许不值得你这样用心。”上一世自己甚至让他以为自己的残疾有碍,以致终身不娶,说着顾瑾瑜将头侧向船外。
“你不必如此,是我愿意的。茶好了,你试试。”谢缨将手中的茶杯递过去,杯中的茶叶舒展开来,淡黄色的液体晶莹剔透。
顾瑾瑜看见递过来的手骨节分明,白皙欣长,握着瓷质的茶杯,很是用力。
“你我很快便是一体,我会开始去了解你,我们要相互扶持,往日都是你对我好,以后我们便一起面对,可好。”顾瑾瑜接过茶杯,顿了很久,才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对于这个男人,顾瑾瑜心中是有怜惜的。
“怎样都好,以后我再细细跟你说我的过去,往后还得多仰仗娘子了。”说着竟然双手作揖,冲顾瑾瑜一笑。不得不说,谢缨的笑温煦如二月春风,让人心里似是被风轻轻拂过,他的动作又实在与他不搭,惹得顾瑾瑜也跟着笑起来。
站在谢缨身后的谢重,看见自家的公子第一次笑得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耀眼的快乐,尽管公子对任何人都是微笑着,却不会达到眼底,公子是真的喜欢顾小姐,谢重也为他高兴,因为顾瑾瑜是能让谢缨这样的人,谢重对她的好感更是增加。
“刚才你用箫声引来了我,可是刚刚我急着找声音,没有仔细听,实在可惜,你再吹一曲给我听。”
“只我一人,岂不无聊。”说着,便有人抱来了一架古琴,虽不及“绿绮”,倒也不失为一把好琴。
“原来,你早已料到,等着我给自己下套。”顾瑾瑜觉得谢缨对人的观察与细致简直可怕,难怪朝中那些人会这样怕他。
谢缨不可置否地上扬的嘴角算是回复了顾瑾瑜的问题。
顾瑾瑜起了声,谢缨便跟了上来,是十分应景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工笔重彩画《春江花月夜》 吴玉阳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乐声起来,仿佛天外之音,游湖坊周围的少男少女们都驻足静听,陷入了这合奏声中。
等到谢缨将顾瑾瑜送回顾府,已经有些晚了,知道顾瑾瑜快回来了,赵景和特地派人出来迎接。顾瑾瑜看着马车离去之后才转身回府,知道母亲见自己这么晚才回来,必然会有许多问题,想到今晚的相见,顾瑾瑜不自觉地笑了,可能连她也没有发觉,今晚是她重生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