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面和心不和 ...

  •   齐寅习惯每日去皇后宫殿一起吃午饭,还在路上,迎面有小太监急忙赶来。齐寅摆摆手,身旁的修云及时领悟到主子的意思,上前两步一阵言语,转过身回来时便言简意赅的上达天听“皇后被太后娘娘请过去了,太后娘娘的意思是请陛下也一同前去享用午饭”
      齐寅直觉有事发生,自四年前自己登基后,太后和太上皇每日你侬我侬,只顾把之前两人分开的甜蜜日子都补回来,三天两头去游山玩水,一年到头召见自己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正当自己思索之际,修云在一旁轻声说道:“怕是与今日早朝有关”
      齐寅再次深深的看了这跟随了自己20年的,如今是太监总管的修云一眼,不若以前瘦弱了,胆子也肥了不少,哼!早知道居然还不说。
      修云坦然的接受自家主子的注视,深宫生活太无聊了,身处皇家,却没有些妃嫔们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偶尔拿皇帝陛下解解乏,不会挨板子更没有身家性命之忧,实在是,非常的划算。
      而太后宫殿里的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在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赵言瑜目光低垂,作一副恭敬的臣子状。太后保养得当,秀致妍丽与年轻一般,自个儿捧着个绣屏在戳来戳去。脸色最黑的当属太上皇,等午饭等了好一会儿,太后不理他,儿媳,是个公的,木头桩子般戳在那儿。
      齐寅倒时便被父皇狠狠的瞥了一眼,瞥得齐寅莫名其妙。
      太后是个惯于先礼后兵的人,齐寅和太上皇都深有体会。
      “阿寅来了,那上菜吧。“太后看着齐寅笑道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吃了顿午饭,宫女们把饭菜撤去后,齐寅不由得正襟危坐,等候太后的吩咐。
      太后嫌弃的看了齐寅一眼,轻飘飘的落下一句话:”早朝的事是哀家授意的。“
      齐寅在路上就大概知道了,此时心里有底,随即正色回道:”母后莫要劝朕,朕心意已决,这事五年前不就决定了吗?“
      太后连个眼光都懒得抛给他,挪了挪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坐姿,”此一时彼一时,皇上还是要以江上社稷为重,别以为有你父皇给你稳固好河山后就可以胡作非为。“
      齐寅被这一□□得有些懵,还未想好对策,太后便笑意盈盈的朝赵言瑜问道:”皇后,你以为呢?“
      赵言瑜认真的,毫不犹豫的答道:”太后娘娘所言有理,若要臣表态,臣与太后娘娘所想毫无二致。”
      齐寅听着这一番忠君为国之言,只觉得寒彻透骨,很多画面霎时从脑海中划过,最后全都破碎。他知道自己的脸色肯定很难看,装云淡风轻太难了,在父皇、母后和最爱人的面前,实在是难以维持。
      最后,太后把无所事事的太上皇赶走,又让一脸平静的皇后打道回府,留下齐寅来聊聊心事。
      太后把齐寅招到眼前,又让他蹲下,叹了一口气,温柔的抚上齐寅的头。这是太后为数不多的温柔,齐寅受伤的心稍稍得到了安慰。
      她这大儿子,孝顺,稳重,心眼好得不得了,还兼文成武就。小小年纪,看他父皇朝堂,边疆两不相顾,说参军就参军,在军队里熬了五载,硬是长成了他父皇的臂膀,多少次战场洒血,奋勇杀敌,终是将蛮夷打退。当年他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她急得当场昏厥,多少次抄着佛经胆战心惊的愿折寿保佑她的大儿子。后来,儿子回来了,沙场磨砺,习得一身杀伐决断,她让他多亲近文人墨客变得温润些,没想到,最后居然喜欢上了一个状元。大儿子长得好,继承了他父皇的硬朗又兼具自己的眉眼,普天之下,怕是也找不到比她儿子更俊美硬挺的人了。一想到儿子和皇后那面和心不和的作态,太后恨不得想踢身旁的人一脚,手上不由得用力起来。
      齐寅只觉头上一痛,是太后揪紧了他的头发,忙出声求道:“母后,别”
      太后手下一松,身量颀长的皇上窜了出去,孩子气的捋了捋自己的头发。
      太后摆摆手,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皇上为何对皇后如此执迷,这五年,哀家也看在眼里,事到如今,还不能放手吗?”
      齐寅神色一暗,低声苦笑道:“母后,我大约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再给我点时间,也得找个好的由头让皇后声誉无损的出去。”
      太后也知这是他的底线了,只对这孩子感到心疼,“难得你这么情深,还为他考虑这么多,有情无意的,还是早散了好,谁也不辜负谁,你看开就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