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苗头 ...

  •   那次谈话之后,熙和倒是再未与我说起过王氏的事,我也并未去问她,但我想她应该也清楚,王氏的人恐怕不会就此罢手了。此事我也只算是旁观者,本该是不该我操心的,可承她惯来照顾,若看着她在那泥潭中不上不下,而我就此不闻不问的话,确实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不过她像是丝毫不觉我这多日欠下的人情般,往常怎么对我依旧一如往常,倒是有说过别跟王氏的人扯上关系,可当我明里暗里表示要帮她的时候,她便不声不响地转了话题。我也是颇为无奈,凭我这微善小才,能给她的不过就是一个态度而已,实质上也帮不到什么忙。

      我有想过这人怎么就这般不通情理了?得出的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高看了我,怕我引火上身;二就是丝毫没将我这点小才放在眼里。并非是我自夸,但确实是,我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这事也是由那日我落马引出的,若没那事估计我也不会多问,但她既不愿我多管闲事,我也就乐得清闲,每日与长辈聊了聊天,与表姐妹喝喝茶,日子过得很是欢喜。而熙和也并没有因为王氏的事而闹心,还是该怎样怎样,诗会之后几乎每天都有人邀她出去谈经论道,她很是谦逊地答应了,偏偏每次还叫我作陪。

      邀她的文人多是男子,虽是正经的儒士,却绝对少不了什么风流人物,每时都有一两道惊艳的目光在她周身打转。我随她去了,自然免不了被人打量,打量得过分了便实在令人不快。我去过两三次便不想再去,也委婉与她说道:“那些文人多是参差不齐,汗牛充栋的大有人在,我道是谈的什么治国益民的良策,却是谈的什么风花雪月,一不能吃二不能穿,有何益处?你何必应他们的约?”

      我实在不喜她身边俱是那些目光,但也不能明说,不过熙和倒是很赞同我说的,之后的邀约一应推掉。她没了别的事好作,每日便同我在一处,或是与我说话,或是拿书来看。我瞧她每日悠闲,便愈发好奇她来余杭究竟是为了什么?

      问起这茬,她只拿眼瞧我一下,便又继续看她的书,过了片刻才微微笑道:“你猜猜看啊。”

      我少对这等小事有什么兴趣,偏偏在她身上是个例外。但我思虑许久也不能确定,但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她出京时是与常风两人一起的,自从在路上分道扬镳之后,便再也没见过常风了!

      若是走散,可二十余日过去了,总不可能现在还找不到人吧。二则,便不说熙和一点都不着急,便是从未提过常风这一点,便有些意味深长。

      我估摸着常风是被她派去做什么事了,以至于现在还不见踪影。我猜想这或许与她来余杭的目的有关,至于是什么事,我便自觉不去深究了。

      不过不去深究是一回事,我还是同她说了,想向她求证,她很是坦然的点头称是。

      我愈发喜欢她的实诚,便生了逗弄她的心思,老实人总是被欺负的那个,即使只是表面实诚,也不免叫人生出欺压之心来。一来想要欺负她,可一对上那张脸,便又叫人生出怜爱之心,更想要欺负她。

      我架不住她的诱惑,总忘记她表面实诚下的精明通透,以至于结果总是出乎意料。

      日子平淡如水,却也悠闲自在,稀里糊涂欠下二舅的几坛酒,熙和将临江仙的坐上席身份抵给了二舅。至于说熙和欠我的贿赂,我让她再给我买了一屉街口的小笼包,算是两清。

      熙和打趣我道贿赂我倒是简单,一屉小笼包便足够了,若是遇上了人贩子,说不定也就一屉包子就给人哄走了。

      这话我本不想理会,可憋得难受,便道:“我本就同你说的玩笑话。再者,你说的随我要什么,我也不愿占你便宜,就要你一屉包子,怎的,你觉得不够吗?”

      我皱眉看着她,没曾想对上的却是一双盛着情意的眼睛,她嘴唇翕动,却最终没能吐出一个字来。

      这也因着一位突然造访的人,重山,他是熙和的下属,之前几人与冬归一道来了余杭,这些时日也算认识了。熙和在郭府时,重山少来打扰,平日都是有礼有节的,这次却一反常态,神色很是匆忙,附耳与熙和说了几句话。便见熙和敛了神色,回身与我道:“殊萱,我有事要出去一趟,晚间便不必等我了。”说罢,便着急要走。

      我见她要走,急问道:“你去哪儿?晚上不回来了吗?”问罢,又觉得这话问得有些不妥,刚想改口。便见她回过身来,表情稍显诧异,随后又柔笑开来,对我道:“常风回来了。你之前不是还问他去哪儿了吗?今晚我回来,你再问我吧。”

      “······哦。”

      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也不知是不是这几日总与她呆在一处的原因,她人一走,我便觉得有些无趣,索性又拿了之前从京城带来的话本子看,一面等她回来。

      可从薄暮西山到华灯初上,也不见熙和回来。她从未对我食言过,一面想着,却又不乏担心,恐是她出了什么意外。手中的话本子读着读着也失了味,直至月亮升至正空,还不见人回来,我刚想遣人去寻她,便见一道白影从檐上窜下来!

      “冬归?”我吃惊地看着眼前的少年,“你怎么从房檐上下来了?熙和呢?”

      冬归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我,努嘴道:“熙和回京城了,她要我把这个交给你。她还不让我回去,让我过些天和你一起回。”

      “回京了······”我怔怔接过冬归手中的信,上面题着我的名字,确实是她的笔迹。我看着信封,难免担心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忙问道:“她还说了什么吗?”

      冬归想了一阵,又道:“熙和不让我回京城,让我跟你一块儿回去。”

      我看着手中信封,立即拆来看,本以为是她出了什么变故,却原来不是,好歹放下了心。心中不过寥寥几行字,将事情交代了清楚。原来是熙和的皇祖母病重,为人子孙尽孝道,熙和这才连夜赶回京,连同她三哥卫庆云一道。

      听冬归说,皇太后人很是慈善,无论是对熙和,还是对他都很好,以前熙和在九华山上,皇祖母每个月都派人送吃送穿,怕苦了这个落魄的孙女。我听冬归说起皇太后,心中也是五味陈杂,此番疼爱也无怪熙和连夜赶回京探望。皇权政权下的亲情,恐也只有真心能换得真心吧。

      这事算是主要,信中也提到了要冬归与我一道回京的原因,熙和在走前放了王氏的几人,也不管他们,便马不停蹄地上路了。熙和担心王氏的几人心情安平会留下惹麻烦,便要冬归留下护我。冬归我功夫,我是亲眼见过的自然不会小瞧,可我自认王氏的人还不至于报复于我。

      熙和留下的信我读了两遍,确认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这才让冬归回去休息。可这天夜里,我是怎么也睡不着了,一闭眼便想起熙和,直至半夜才总算入眠。

      翌日晨起便去向外祖父母请了安,大舅舅罕见地也在场,说道今日已是十八了,咱们二十五就得回京了,要我多陪陪二老。我自然也是这个主意,外祖父今晨又讲学,便出了门去,我拉着平儿陪外祖母聊天。

      冬归那孩子生性好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又是一日平淡,第二日二舅正好要去燕云台,我便与二舅同去。再上燕云台时,冬景又比之前深了几分,茅屋凉亭不改,不过许是入了冬的原因,总感觉有些凄冷。卫庆云果然是同熙和一道回京去了,二舅问道那他可还会再回来。

      柳老先生笑道:“我并未问他。回与不回皆是人之常情,个人有个人的命数,个人有个人的归处,他在我燕云台三年足矣了······”

      回府的路上,我望着马车外的街景发呆,二舅念叨我这两天跟没魂儿了似的,怎么卫熙和那丫头一走,我就没神儿了?我辩驳道:“二舅您是醉眼看花花亦醉,我怎么就没神儿了?”

      二舅哈哈笑,又来与我斗嘴,我也任由他说。听得也累人,撩帘看着车外,正快要到郭府了,我刚想放下车帘,却偶然瞥见街角的包子铺。正巧,包子铺门口立着一个十一二岁的脂粉小童,不是阿嗣还能是谁?

      阿嗣自从熙和住进郭府便变得极为乖巧,整日关在房中读书习字,已有许久不见了,今日可是稀奇。我叫住马车,也想去尝尝街口的包子了,二舅打量过来,看到了包子铺前的阿嗣,便挥手打发我去,自己先乘车回去了。

      我下了马车,便见阿嗣喜滋滋地提着好几大包准备往集市的方向走。我唤他道:“阿嗣,这是要上哪儿去呢?”

      阿嗣不知怎的,一听我声音,浑身一颤,转过身来对着我傻呵呵地笑,“姐······姐姐······”

      我不由好奇,“你要去哪儿呢?”

      阿嗣还不待开口,便从檐上传来了冬归的声音:“他要去城郊给小乞丐分包子呢!”

      “小乞丐?”我望向冬归。

      “是啊!最近城郊来了好一批乞丐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