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读过一个佛经故事,讲一位母亲抱着她死去的婴儿入地府求告,希望能够使婴儿还阳。佛祖见她可怜,劝她放下,她坚辞拒绝。佛祖无奈,只得燃起熊熊大火,去围困那个母亲,火即将要烧到她的时候,她举起婴儿的尸身来阻挡,因此醒悟,每个人最爱的,始终还是自己。
阿娇深爱着刘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世上除了父母之爱,没有任何一种爱不期待回报,而即便是这样无私的父母之爱,也会在各种各样的磨难,以及可能来自孩子的冷漠中消散。
我们每一个人,对心爱的人百般忍耐退让,都是为了要让他更爱自己。而一旦心爱的人稍有表示,我们就会欣喜若狂,因而加倍的对他好。阿娇想要见刘彻,只是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而已。支撑她等下去的心念不是刘彻对她的爱,而是她对刘彻的,自以为是的,圣母献身一般的感情。她以为这样的献祭终有一日能够感动刘彻,却没有想到八百年她始终如一,刘彻却已经彻底放下了。
这根稻草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