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九歌王之怒 ...
-
月西移,星渐稀。
一只灰白色信鸽扑腾而来,落入黎锦熙的手中。黎锦熙娴熟地取下信鸽细腿上的薄竹片,迎着清冽的月光,端视其上的字迹。
半透明的翠绿竹片上清晰地呈现了六个字:青龙出,朱雀勿。
黎锦熙手一震,脸上大惊!思忖片刻,黎锦熙大步跨上日行千里的赤血马,疾驰向东奔去。
天色渐白,黎锦熙停在一座宽大的宅邸门前,门前刻了三个硕大的黑字——将军府。门前的一名小仆见到黎锦熙下马,立刻迎了上来,恭敬道:“少帅怎么突然回府了?小的这就去准备热水和饮食。”
黎锦熙摆手:“不,我需要立刻见到父亲。”
“大将军昨日劳顿,现在还在休息。”
“我有要事,你通报即可。”
黎锦熙说罢,径自来到了厅堂,站立着等待他的父亲。
少顷,一名身着黑色长袍,容颜威仪的老者循循而出。他微倦的双眼轻轻扫视了一下厅堂,看到黎锦熙端正地站立等待,不由得轻轻点点头,然后缓缓坐到了大厅的高凳上。
“熙儿,为父命你驻守天罗城,你因何事匆匆赶来?”
黎锦熙单膝跪地,抱拳道:“父亲,孩儿有要事禀报!”
黎大将军左眉微挑:“哦?”
黎锦熙趁势递上信鸽传来的竹简,随即又跪于地上。
青龙出,朱雀勿!
看到这六个字的瞬间,黎苍的双眼似乎有两道利剑射出。
“熙儿,此事确定?”黎苍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惊讶。
“此书乃我族派出的亲信密探所发,据悉东篱王已经派出祂柁大将军前去寻访青龙巫女,不会有假。”
黎苍沉默片刻,忽然迸出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熙儿,此乃天助我也。我们黎氏一族的荣耀和命脉,就在此一举了!”黎苍定了定神,又继续说道:“之前我们请晋源方士观星占卜,他如何说?”
黎锦熙回应道:“他说,新星已升,如若青龙巫女出世,朱雀随即而生!”
“哈哈哈!正是!传言得巫女者得天下,四神之中二神并立,必有一番激战。天下大势随即因之改变!这正是我族把握时机,顺应大势,从此扶摇直上,站稳根基的好时机!”
黎锦熙脸色先喜后沉,犹疑道:“不过父亲,东篱国力强盛,我们所处的九歌国力羸弱,如果父亲想要实现宏图大业,为何不选择帮扶东篱王,而选择九歌呢?而且,竹简清清楚楚地写道——青龙出,朱雀勿。其含义不是很明显,朱雀是不能出世的。”
黎苍面露红光,不答反问:“熙儿,你还记得你很小的时候,为父给你看过一副木制的密卷吗?”
“孩儿记得。”
“那部密卷,其实就是我族先祖在远古时期摘录下来的《四神天地书》!”
“什么!”
“熙儿,我们黎氏一族血脉源远流长,甚是高贵,你可知,我们的血脉从何而来?”黎苍顿了顿,陷入了深沉的回忆:“两千多年前,北方的轩辕部落打败了炎帝后裔榆罔,平定了蚩尤,占领了当时最大的部落九黎;后来高阳氏颛顼帝之子黎为祝融氏,是管理火种的官职,统治了九黎。我们黎氏一族,源流于此。《四神天地书》是祝融氏掌管火种之时,摘录所著,里面详细记载了四神与巫女的传说。我们黎氏一族乃祝融氏后人,而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守护南方朱雀的星辉。整整两千多年,我们从高贵的黎氏一族辗转沦落,成为不同国家的食客和谋士,我们隐忍待发,目的就是为了等待朱雀巫女的诞生,借朱雀之火点燃我们黎氏一族的兴盛之苗!九歌虽弱,却地处九州南阙,守望着朱雀的命门,九歌日后必将如日中天,兴荣昌盛。”
说到激动处,黎苍的哮喘又发作了,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黎锦熙赶紧上去帮他抚背。
黎苍稍微缓和一些,接着说道:“熙儿,我们身上流着朱雀的血,因此我们一定要守护朱雀,只有这样,才能受到朱雀的庇护,我们一族才能繁荣昌盛。天地万物,盛极而衰,衰极而盛。东篱国虽强,但是月盈则亏,青龙巫女出世,对他们本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可是天意难违,天意难违啊!哈哈哈哈!朱雀新星竟然紧跟着青龙新星升起,熙儿,此中道理你还不懂吗?青龙之木势必为朱雀之火所焚烧,青龙不过是我们朱雀的垫脚石罢了。”
黎苍忽然握住了黎锦熙的手臂:“熙儿,你一定是朱雀七星士!因此,你一定要找到朱雀巫女,守护她,协助她召唤朱雀!东篱国一定会对我们百般阻拦,甚至对巫女和七星士痛下杀手,因此,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我们一定要隐忍不发。切记切记!”
黎锦熙心中微热,握拳道:“孩儿谨记,请父亲放心。”
“恩,你知道就好,我今日就进宫,向大王报告此事,你即刻出发,隐姓埋名,伺机寻找朱雀巫女!无论如何,一定要安全地把朱雀巫女带回九歌!”
“是!”
备好物品与钱粮,黎锦熙独自一人驾马绝尘而去。
黎苍目送黎锦熙离开,随后吩咐下人:“准备好军袍,我要觐见大王!”
黎苍见到九歌王的时候,九歌王正在王宫□□陪着体弱多病的太子读书。年仅十五岁的太子襄天资聪颖,三岁熟读诗歌,五岁能赋诗,七岁开始研习兵法,十三岁已经有经世之才。奈何太子自幼体质虚弱,常年卧病在床,药不绝口。而九歌王众多子女之中,只有太子一名独子,因此大臣频频劝请九歌王再纳妃妾,却遭到九歌王严厉地训斥。
除了太子,无人能继承这个国家。
黎苍跪在地上,没有抬头。九歌王只看着太子,讨论着诗书。黎苍虽为御前大将军,但九歌国自古不重兵权,因此武将地位不如文臣;当今的九歌王性格平和,更加不喜兵事。因此对待黎苍将军的觐见,自然不以为意。
太子看着跪了小半个时辰的黎苍老将军,心生怜悯:“父王,黎将军似乎有事求见。”
九歌王看了一眼太子,转头问道:“黎将军一早觐见,可是有什么急事?”
黎苍低着头,沉着禀报:“回禀大王,老臣有要事相求。”
“何事?”
“大王,本府派出的密探查出,东篱国已经派出御前大将军祂柁寻找青龙巫女,据星象师推断,守护九歌的朱雀巫女即将出世,因此恳请大王能授命老夫,替九歌寻找朱雀巫女,召唤朱雀……”
“混账!”九歌王猛烈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倾倒,香茶溅出。周围的随从和宫女不由得身躯一震,心中惶恐。
黎苍的话语未落,就遭到了九歌王的大声呵斥。
“你们这些武将匹夫,不好好守卫国家,专心政务,整天迷信一些江湖术士的流言,试图靠这些邪门歪道来谋权夺利,简直混账!”
“大王息怒,请听老夫细细解释……”
“你给我闭嘴!”九歌王不待黎苍说完,又是一声怒喝!
“寡人之前可能没有说清楚,今天你们在这里全部都给我听好了,再也不要寡人说第二次,什么青龙朱雀、四神传说,全部都是一派胡言,江湖迷信!今后再也不要有任何人提及!如果再有第二人在寡人的面前提到这些字,一律处斩!”
随从和宫女吓得立刻跪下,连呼:“是!”
九歌王对黎苍说:“我念你忠心为国,今日之事再不追究,你下去吧!”
黎苍跪地不起:“这……可是,大王……”
“收口!你现在马上给我滚回你的将军府,寡人最近不想见你,你也不用上朝了!”
黎苍见势不妙,只得退下。
黎苍心里迷惑不解:大王对四神传说怎会如此充满敌意和愤怒?东篱国王骄傲自满,却也能听从下臣的劝诫,派出祂柁寻找青龙巫女;九歌虽富,气候温宜,然而兵力一直衰弱。如今天下大乱,各国对九歌大地虎视眈眈,恨不能立刻吞并九歌,若不借助朱雀之力,九歌只怕不久将为东篱所践踏。为何大王对朱雀之事不喜反怒呢?如今之计,唯有悄悄派熙儿先去寻找巫女,待到熙儿寻回巫女,再从长计议。
九歌王大怒后,心念太子,亲自陪着太子回到东宫,更吩咐宫女为太子准备饮食,他要亲自陪太子进食。
太子看见父王满脸阴郁的表情,忍不住问道:“父亲还在为黎苍将军的事情生气吗?”
九歌王摆手:“不提也罢!”
平日里极为和蔼的父亲,今日如此震怒,太子不由得追问道:“黎苍将军今日所提之事,对九歌本是一件好事,就算父亲不相信四神传说,也可以派人探查,为何要对将军大发雷霆呢?”
九歌王抬眼注视脸庞清秀的太子,脸上挂满了不忍和哀叹。
“太子,你还小,有很多事情你还不懂。青龙、朱雀乃天地四神,借助神力,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为父虽为小国之主,也不必落魄到借助四神的力量。”
太子一听,觉得父亲话中有话:“父王此话,儿臣听了,觉得奇怪。父王当时斥责黎将军,是怪他迷信怪力乱神,然而父王此番话,却似乎对四神传说信奉不疑。父王不是不相信四神,而是不想借助四神的力量?”
九歌王大惊,自己无意间竟然泄露了。
太子继续道:“父王,我国自开国以来,不重兵事,经济虽富,武力却极为衰弱,当今天下大乱,东篱、乐浪等强国对周边小国虎视眈眈,我们临近东篱,此时面临着多方强国的逼迫,九歌的命运,岌岌可危。如若四神传说不虚,我们借助朱雀的力量,正好可以保护九歌子民安危,九歌从此兴荣发达也为未可知。可父王竟然下令不准寻找巫女,实在有违常理……”
“够了,太子多言了!”九歌王冷漠打断了太子。
太子不知为何,听到朱雀巫女之事,心中十分介意,因此不顾九歌王的喝止,继续进言:“儿臣以为父亲应该放宽胸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可派人寻找巫女,如果真的找到了朱雀巫女,九歌的兴盛就有希望了!”
啪——
九歌王怒而掌掴了太子。
这是他第一次掌掴太子。
太子先惊后怒:“父王,儿臣做错什么了!”
九歌王青筋暴怒,悲愤地喊道:“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母后生下你就难产而亡,她临死前把你交到我手上,让我一定要好好待你。我自此对你费尽心思,唯恐你有一点损伤,今天你竟然为了一个老匹夫,三番两次顶撞我!你说你做错了什么!”
九歌王大怒,拍案而去。
太子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圆木饭桌前,因父王莫名的震怒感到惊恐,顷刻,一粒泪水不禁滴落在他的白色长袍上。
九歌王回到寝宫,坐于案塌之上,久久不能入眠。
他手里握着一条沾血的白色丝巾,那是太子之母留下的遗物。
十二年前,三岁的太子不慎落入湖中,整整两个时辰没有人发现,待到众人找到太子,太子已经浑身发青,皮肤冰凉如雪。太医张理听闻太子落水两个时辰才被人捞出,心想太子必然已殁,做好了必死的打算后,才去复命诊治。
可是奇怪的是,太子虽然浑身冰凉,但是呼吸均匀、脉搏有力,这简直是世间一大奇事!
落水后的太子竟然安然无恙!
张理为了一探究竟,对太子的身体进行了详细的诊视,竟然发现太子背部靠近左颈的位置竟然有一个冒着金红色光芒的“井”字!正是这个字散发的热气,护住了太子的心脉!
张理立刻将此事禀告给九歌王,九歌王大惊,即刻命人处死了张理,随即传唤九歌的国巫参天。
参天检查了太子的身体,发现那个冒着红光的“井”字,面色一沉,立刻禀告九歌王,要求进行最原始而隐秘的古老占卜仪式。
长达三个时辰的占卜结束后,参天疲惫地将占卜结果写在了一张棕褐色的锦布之上:朱雀出,太子以血唤朱雀!
太子乃朱雀七星士之井宿,要想唤醒朱雀,必得以太子之血祭祀!
九歌王哀叹:孩子,我的儿啊!如果九歌的兴盛要靠你的血来祭奠,我宁愿九歌绝迹于我的手中,也要保你一世安宁。
参天劝诫道:“天意难违,朱雀已出,九歌日后必将繁荣兴盛,唯有太子之血才能唤醒朱雀神力……”
话音未落,九歌王手中的七尺长剑已经刺入参天的胸膛。
“大王……”参天无奈地闭上眼睛,闷声倒地。
天意难违啊,大王。参天未出口的话语,无声地回响在占卜堂之中。
自此,九歌王禁止朝臣谈论四神之事,更下令不许国内有任何巫蛊祭祀的活动。十二年过去了,九歌王心中的隐秘早已被人淡忘,此时,黎苍竟然突然提出寻找朱雀巫女。莫非真的天意难违?
不!九歌王心中暗下决心:如果朱雀巫女真的出现,他一定要杀死朱雀巫女,以保太子一世平安!
“魑魅。”九歌王轻呼。
“在!”魑魅如鬼影般突然出现,跪地待命。
“你暗中跟踪黎苍,探查朱雀巫女的下落,一旦找到朱雀巫女,你就带着她的心脏来见我!”
是!
魑魅话音刚落,就消失于无边的夜色之中。
只能靠你了,魑魅——九歌王暗自思忖——唯有你这个九州第一的冷酷杀手,才能帮我除掉会夺走我儿性命的朱雀巫女!
都说天意不可违,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保住我和雪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