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我们初次相遇时,正值大年初一,前日里降的雪还没有化尽,地铺在街道两旁,道路中间的已经被扫得差不离了。商贩的叫卖声在此刻这样一个清晨还未响起,慎是安静。
街道一弄的尽头转角,一袭红衣包裹的孩子蜷缩在一隅,瑟瑟发抖。孩子稚嫩的模样约莫十二,三岁,只是身量单薄看上去更显得小了些。长发红衣,有些雌雄莫辨。
我走上前去,心里怕吓着这个孩子,便轻声道:“你是一个人吗?”原本因冷而瑟缩起来的小脸,在听到声音后立刻警觉得抬起了头,嘴唇已没了血色,脸上苍白如纸,只有那一双眼睛还未失生气,泛着戒心极强的眸光。我看出了她的不安与戒备,微微叹了口气,便又道:“外面冷,你随我去用些热汤可好?”孩子也许是被我话语里的真诚打动又或许是迫于饥寒,怔了一下,便将手伸向了我,我牵着她的手,将她带入离这最近的一家容家的驿站,也是我近一段时间住着的地方。以后也常常想起此刻种种,倘若我不曾善心大发,不曾牵过她的手,会不会我们今后的人生都会不一样。
推开门,小北就迎着我进去,我感到牵着的手愈发的冰凉,忙吩咐小北:“快去烧些姜汤和热水。”她倚在我身后,小北瞧见了她,本疑惑着随即就了然了,麻溜地跑了一趟。不多会儿来回话:“少爷,都已经备好了,在后堂的客房里。”我带着她去到房间,房内果然备好热水,还冒着热腾腾的雾气,隔放在屏风后面。我端起桌子上的一碗姜汤在她面前,“喝着姜汤会好些。”
孩子闻着味,皱了皱眉,抬眼看了我一下,便接了碗,闷声喝了下去。孩子喝下姜汤后,面色明显红润了些,恢复了些生气。我接过碗,递给随侍的婢女,对她道:“热水快凉了,快去暖下身子。”孩子闻言,走到屏风后,便脱了衣服,进入水中,随侍的婢女机灵地上前服侍。我拾起她的衣物,一触便知衣料是由宫锻制成的,即便不是宫里的人,只怕也脱不了联系。我思及此,兀自摇了摇头,是或不是,又与我何干,我只不过见不得一个孩子受冻。转念就吩咐下去,找身干净衣服来,再多添几个暖炉过来。
此时孩子正要起身,我见状,只觉得虽然她还小,但毕竟男女有别,便要抬脚退出。青涩稚嫩的声音响起:“不要你们,我要他给我穿。”一旁的侍女楞住了,不知所措。我闻声转过身去,看见一双平静的眼睛盯着我,我下意识地别开眼去。她又说:“我要你给我穿。”我寻声看去,原来她是他。我心里担心他冻着,屏退了下人,忙帮着给他穿戴衣饰。普通的杏色衬得他愈发清秀淡雅,与小煜竟有几分相像。长发及腰,发梢边的水渍还未干,我便取来布巾为他擦拭,就像多年前我为小煜那般。我觉得沉默有些尴尬,边问:“你多大了,有名字吗?”静了有一会儿,本来觉得不会说了,却突然开口:“江璃,今年十四。”我顿了一下,小煜若还活着,也同他一般大吧。
我也收拾了一番,时候便到了晌午,小北唤道:“少爷,要传饭吗?”我想着那孩子折腾了一番早该饿了,就道:“不必摆到厅里,直接上两份饭菜到我房里。”
我去到客房,他睡得正刚醒,睡眼惺忪,衣衫不整。我倾下身子替他理了理,“江璃,随我去用饭吧。”起身时,一只小手拽着我的衣襟,“带我去。”接着附上我的手。我温和地笑着,握紧他的手,骨节分明却不咯人。
房里桌上上了几道清淡的小菜,和两道开胃的甜仁糕点。即便是饿了他用餐也是咀嚼得慢条斯理,动作轻熟自然,看得出来是从小受到良好的规矩约束。
那便是了,我思忖着,待他吃完,我问:“江璃,你可否告诉我,你的父亲是否是宣政院使江初江大人?”他的眼眸明显暗了下来,复而又平静的看着我,“家父落难不过数日,消息竟已经从京城传到了豫州。”我听到江家有难之前已有几分猜测,如今听来还是有些惊讶。“我并不知道京城的消息,只是你与当朝的皇后有些相像,又加之你姓江,我便猜出了几分。”
江璃毕竟年岁还小,听之这样直白的讲出,情绪已有些起伏,“姑姑她也受到牵连,被禁足在坤宁殿内。”我们容家素来与江家交好,江家出事,这几日容家在京城怕是也不会安宁多少。
我忙问:“京城到底出了什么事?”他移开目光,似在回想:“具体情况父亲未告与我,只是偶然听到外面传言说道,驻守徐州的连钺将军有谋反之嫌,并搜查出关联名单,而家父就在其中。当时消息不出半日,宫里就有查封江府消息出来。说是念在江家往日有功,不行株连,只将父亲带走了,江府也是各自散去。我便在母亲的安排下,由水路坐往豫州来寻在这做生意的外祖父。无奈豫州之大,盘缠几已用尽,到现在还没有我外祖父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