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相见 ...
-
一
我是唐轩,出生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小县的乡下,是农民的儿子,也是农民的孙子,好容易上了省城的大学,好容易在省城谋了差事。可是,也许是与身俱来的农民习气——自由散漫,我不喜欢、也不习惯坐在钢精混凝土的火柴盒里,一坐就是8个小时、10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做城里喜欢做的所谓脑力劳动,所以,我和那个同样来自乡下却向往城市、热爱城市、喜欢在高档写字楼里穿梭,出门跨匹宝马的老板一刀两断,各走各路了。
我就是个农民,上了大学还是个农民,就像冷饭不管用什么方式烧烧再多次还是冷饭,总觉得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种种菜感觉挺好的。但是,刚走出办公楼的那几天,我不知道自家的地在哪里,我还没有自己的地呢!农民一旦没有了地,往往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像苍蝇没有了头,就像一个明眼人突然变成瞎子,没有方向也没有光线,黑暗占据了整个银河系。还好,有一条路我还认得。
图书馆那条路,我永远都不会走错,因为我就住在它旁边的一个农民的出租房里,我可以每天走2分钟到那儿,上二楼之后向门口的那个阿姨出示一下身份证(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我都要做同样一个动作,但是,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进那扇门就只需要点个头就可以,有的时候我甚至还听到她跟我说:“来啦!”)就进了藏书室。我喜欢里面的味道,闻到它就像闻到泥土的芳香,但是又比泥土的芳香多了一写杂质。城里人说,那是文化的芬芳,我无奈并摇头,那明明是纸和油墨混杂的气息,同时略微带了点霉味。我说的没错吧,我就是个农民。在这个唯一我熟悉的、唯一不让我觉得自己身处火柴盒的大楼里,我体会着农民的耕作,体会一亩三分地里的快乐。说来惭愧,那段时间我就觉得图书馆简直就是宝藏,那儿有我的太阳,那儿有我的一切。
每个周末,图书馆门口都会有书市,有新书、有旧书、有书籍类的“文物”,一年前(顺便提一句,我那时候毕业半年了)的那个星期六的早上我跟往常一样,徒步走到图书馆,无意识的绕到书市当中,在一摊卖新书的跟前我停下了脚步,我看到了一本速写簿,旧旧的,泛着微微的黄(可能本来就是黄的),页边也开始卷了,放在其他地方是不起眼的,但是在一群新书当中,它无疑是焦点。我捡起那本焦点顺手翻了翻,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
那不是速写,是日记,真的是某个人的日记,按秀丽的笔迹推算应该是女子的日记,如果真是的“字如其人”的话,那还是个漂亮的女子。我回到了第一页,这一页什么都没有,除了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很纳闷,既然是个女子,为什么会誊写这样一首古诗呢?这本日记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一个书市呢?为什么这样一本“孤本”会无人问津呢?农民是很容易产生好奇的,这一点也许正在阅读的你是不了解的,但那是事实,农民是很容易产生好奇的。我这个农民也不例外。
“多少钱?”
“这个不卖的!”
“……”
“小伙子,你如果真想要,你就买一本书,这个就当赠品。”
无奈的我,真的囊中羞涩,就捡了一本最薄的。
“多少钱?”
“这个可不行,你要买这个。”他递给我一本《辞海》,眼光咄咄逼人,就像是两把白晃晃的刀子,准备吸血的刀子,插进了我的身体,马上就要沾满红色液体,而那红色的液体原本是属于我的,令人寒战四起。得寸进尺的人都这样,都一个样。
谁让我是农民,最终我们成交,买一送一,听起来挺好,可我怎么想起了小时侯看过的杀猪的场面。这个时候我这个农民突然很文化的说:“要不是你的盒子好看,我才不买你的珠子呢?!”
“这可是孤本,全世界就这一本,要不是……”他欲言又止,“算你有眼光,运气也不差,碰上我这么个好人。算啦!”他倒成了好人,看来“自称”“自号”“自比”“自誉”之类的话都是宇宙间最鬼的鬼话。
我也不想跟他扯下去,天堂里的那些书还等着我呢!
二
我一时的好奇,买了那绝本日记,买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将它束之高阁。狂风骤雨总是短暂的,我一开始对这本日记的好奇心太强烈,占有欲也太强烈,以至在得到之后,将之遗忘在角落,听之、任之、自生自灭,与日积月累的灰尘抗争了很久一段时间。
在我将这本黄色速写本遗忘的这段时间里,我找到了、创立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图书馆门前的周末书市给了我大大的启发。你知道的,在城市里有三种地方是可以供人们免费阅读书籍,第一是公共图书馆,我几乎每天都在那里度过;第二是书店,书店并不是专供人买书的;第三是主题餐厅,那儿的书少了些,但是新书、畅销书和经典书籍还是可以找到的。除了三种形式之外,还有一种全新的形式,就是旧书阅览室。
经过三个月的筹划之后,我终于成立了自己的阅览室——唐宋阅览空间。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心血,我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宋婕,一个和我一样毕业不久,不愿在写字楼里用脑的人,不同的是她是城里人。
第一次和这个阳光可爱的女孩见面是在图书馆,之前还通了两次电话。
“你好,唐,我在论坛里看到了你的帖子。你的观点很好,文章很漂亮,我也同样看好社会阅览室。”
“不敢,您贵姓啊?”自觉得问的很妥当。
“女性呀!”这个回答很有创造性,一字之差能把通话双方带进网络的世界。
“大姐,您太幽默了,我们是在通电话,不是在网聊。我也听得出来你是女的,这么柔美的声音。”
“哈哈……”笑得好大声,好干脆,好亮堂,豪放女,“对不起,大哥,这是条件反射,我姓宋,宋婕。谢谢你的夸奖。”跟我杠上了,我喜欢,农民都喜欢抬杠。
“宋大美女,我们见一次,聊聊你的想法,大家沟通沟通。”
“好啊,唐大帅哥。”
我很无奈的挂上了电话,这样的女孩子我第一次接触,第一次跟人通电话就能用这种方式,甚至把对方也带入她设计、营造的氛围中,了不得。
我们见面的地点选在图书馆的茶室,说是茶室其实是两个阅览室之间的空间里放置了几张茶几配置了若干沙发,再摆设一个吧台,铺上地毯。不过我觉得这种设置挺人性的,可以把看书和约见的人同时安排在图书馆;时下有很多人,在家中和办公室摆设书架和书籍,被称为附庸风雅,到了这里,整个图书馆就像是自己的一样,也无须劳烦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大动干戈,也不会被人胡加揣测;最实用的一点就是看书、找书的人一旦累了还可以在这里暂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跟我创立阅览室是异曲同工,就像往馒头里放点馅儿就成了包子一样。
上午九点,我到了图书馆,等待那个穿中国红外套的女孩子的出现。
突然我的电话响起。
“你好,宋大美女。”
“对不起,唐大帅哥,我刚起床,要迟到了,这天太冷了,我起不来。不说了。”一阵急促的声音之后电话断线了。
“Shit,第一次见面就迟到,城里的千斤小姐。”顺口骂了句,她就成了屎,而且还不只她一个人,是城里的所有千斤小姐都被我都得罪了,真是罪过。
上午10点,我终于看到一个“中国红”女孩向我走来,步伐小,但步率高,高高的个子,五官秀气,看得出来还是稍稍化过妆的,但还是挺朴素。
“唐先生吗?”
“您怎么没叫我唐大帅哥呀,宋大美女?”我故意拉长了语调,显示我在生气。
“对不起,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迟到了,第一次见面就迟到了,真的不好意思。”我看她如此诚恳,连续三个“对不起”外加一个“不好意思”,也便原谅了她。
“我们里面去坐吧,辛苦你了,大清早的就出来。”我对在她道歉前自己的态度表达了歉意。
“没事的,大清早出来见大帅哥,挺值的!”这句话是我始料未及的,尴尬并迟疑了三秒之后,我做出了反映:“我晕,帅不值钱了,这个年代这个社会越丑越值钱,越贱越值钱,你没看到那网络上面什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你见了他们才值。这叫什么?”
“什么呀?”目光呆滞。
“物极必反呀!这么简单的唯物辩证。”说着我斜眼瞄了她一余光。
“我也晕了!”
“所以呀,值不值不能只看表面,还得谈实际。”
我和五分钟前第一次见面但又似乎很熟的这个女孩子在图书馆的茶座中坐下。
“你喝什么?”
“果汁,热的。”
“稍等!”
我从吧台出来,一手拿一杯饮料,她已经卸去的外套,室内与室外只有一墙之隔,却是冬夏之别,冰火两重天。我打量着她,的确是一个五官端庄、清秀可人的美女,但是总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款,应该说不是咱农民应该喜欢的那款,可能觉得不实用。
“这是我的计划书,你先看看。网上那帖子指示粗粗说了我的想法,真真实施起来,是不能用的。”
“计划书也没什么用。”这回她可是一本正经。
“我这虽叫计划书,但都是策划的内容。”
“其实不需要那么麻烦,我只想了解你为人处事就可以了,做人可以,做事也就ok了。”我真没想到,眼前这个同龄女孩能有如此见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再次震惊。
“我是农民,做人做事就一个道理——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没一步!”她把我的话翻译成了她的语言。
“我辞职出来之后,一直想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能成功的话,我的耕作就可以开始了。”
“我不习惯办公楼里的消磨时间,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路。看了你在论坛里的帖子,第一时间就和你联系了。”
我们俩人一拍即合。接下来就是谈细节问题,诸如店面的选址,装修风格,资金注入,俩人的分工等等,基本达成一致。
就在我们的谈话快结束之时,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在听电话的过程中,这个女还的脸色变了,慌忙之中带点急迫,同时还有恐惧和悲伤。她边听着电话,边向我挥手告别。十分钟后,我收到一条短信:“下次再联系,我有急事,谈好的事情你先去做吧。”
我想起了她的背影,发着呆。
三
一个月之后,我们的阅览室终于开业了。
“唐宋阅览空间”,取我和宋婕的姓合成我们自己空间的名字,阅览室就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开业当日,我邀请了同学朋友,参加我的开业典礼,上午9点18分是开业的时间,但是到了9点还没有看到宋婕的身影,连个电话都没有,打电话给她,居然不在服务区。农民也会发脾气,农民发脾气更别人不一样,一般人发脾气都会说出来,或者写在脸上,农民发脾气是不计后果的,也不会说出来,只是在自己肚子里打着官司,而且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9点18分,开业典礼正式开始。
鞭炮声声,恭贺络绎,门庭若市,我很开心,虽然这是虚假繁荣,我开心不是因为这个场面,是因为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古人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久旱逢甘霖”,我理解,小时候我家乡久旱过一次,一连四个月没下雨,地裂了,井枯了,池塘也干涸了,山无水只是不灵,人无水可就难活了。幸好有水库救命,可谁知,水库放水的哪天居然老天开眼,下了场大雨,持续了两天。那天晚上我还看到奶奶昏黄的眼珠间闪闪发光,嘴里念念有词“万能的主啊,是你来解救受难的兄弟姐妹了……谢谢耶稣……”
期于三喜我虽然没有体验过,想来应该大同小异。
9点18分之时的我也同样想感谢一下耶稣,可一想,耶稣离我那么远,而且言语不通,怎么会来保佑我,不是他保佑,我又何需致谢。
我应酬着眼前的这些事情,把生气抛诸脑后。
10点钟,送个让我生气的罪魁祸首宋婕终于出现了,身后还有一个扛摄像机和一个提话筒的。我没有去搭理她,农民生气就是这样。
“对不起,我又迟到了,还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宋婕走到我的跟前,哈着腰跟我道歉,“你这么大一个帅哥,不会记住我这小姑娘的气吧!”边说边招呼客人。
我斜眼看了她一眼:“下次见面能不能不别再道歉,我就一农民,不习惯别人用言语来道歉,道歉就拿实际行动。”其实这是句气话。
“那下次我不道歉了!”嗨,她倒当真了。
那个扛摄像机的迎上来,说:“你就是老板呀,我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女朋友。我们本来是去另外现场采访的,他硬是缠了我们领导一个上午。结果我们也被她拉这边来了。真是又漂亮又能干啊!”他说的很轻巧,我倒是愣住了。
“小沈呀,到这边来,开工了。”拿话筒的那女记者往这边喊。
“唐大帅哥,过会跟你解释。上午生意不错嘛,人挺多的。”宋婕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你还是把‘帅’去掉吧,我是你唐大哥。”
“凭什么你是我大哥呀?”这个女孩子又开始撒泼了。
“我喊你宋大姐还不成吗?”我放大了声音。
“不跟你说了,我还要照顾记者去,其他的你先照顾一下。”说着,向我吐了下舌头,转个身走开了。
我也很奇怪,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能跟宋婕能如此抬杠,换以前,跟女孩子说话不会超过两句。这个姑娘身上有一股强大的魔力。
“唐老鸭,不错呀,女朋友挺漂亮。”老同学拿我开涮。
“瞎扯,我不承认,别学那什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晚上10点,结束了一天的营业。第一天的结果比想象中的要好。为了庆祝,我决定请宋婕吃夜宵,顺便为我冤枉她做道歉。
“为什么那记者会误会咱俩的关系。”餐桌上我道出了疑问。
“没什么,为了让他们来,我就编了个故事。”她不屑的回答。
“哦?你还会编故事,说来听听。”
“下次吧,钓钓你的胃口。”
“我可是有知情权的,下次再说也罢。但是,我要为白天冤枉了你而道歉,干一杯可乐。”
“接受道歉。刚刚电视台的发了短信,我们的‘唐宋’上电视了。”
回到家已经凌晨1点,我躺在出租房的钢丝床上,把有办阅览室的想法开始到与宋婕见面,再到“唐宋阅览空间”开业整个过程回忆了一遍,总觉得太顺利,顺利的让自己都不能相信。还有那天跟宋婕第一次见面,她接的那个电话,还有接电话时变的脸色。纳闷了好久。
老实说,宋婕是唯一看了我的帖子,唯一跟我联系要与我合作的人,如果有其他人找到我,我可能不会接受这个第一次见面迟到的城市女孩的,因为她不属于我那一款,不够实用,但是仔细想想,宋婕是个不错的女孩,除了好看之外,还好用,能办事情。
突然,我总觉得这个过程少了样什么。对了,是日记,是那本写在速写本上的日记,是那本买一送一的日记,那本首页誊写了《关雎》。我翻箱倒柜都没找到,结果在床底下发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