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唐翊不知自己是怎么走出宫门的,已经下了几日的雨越发缠绵得心烦,外头早有跟着他的长随迎着,见他木着脸不言不语,长随们没见过世面在宫门口羞手羞脚,不敢多问,忙忙上来先给他披了油衣,又牵了马来。他也不理会,浑浑噩噩地回想这一上午发生的事,这一早上家人是怎么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报信说宫里有旨意,他又是怎么开中门摆香案跪接圣旨,最后却发现接的并非圣旨却是皇后的懿旨。接着又是怎么莫名其妙地来了上阳宫,如何觐见了皇后娘娘,完全出人意料,现在他竟连自己是如何奏对的都忘了,只知道一时失望,一时惊愕,茫茫然不知所以。
      这唐翊,本是青州阜阳人,家乡离着都城虽有两千里路程,但他祖籍原也是北郡。先祖原是北郡武安府有名的富商,祖龙皇帝挥兵南下的时候资助了不少的军饷,后来又一直帮办着筹措转运军粮。有了这份功劳,他先祖虽然不是武职出身,可祖皇帝论功行赏之时倒也赏了个五品的世职。如今到唐翊这里,三代已经袭完,他才要从科举出身。
      彼时唐家人弃商从官,虽有三代人宦海沉浮,中间也补过几个实缺,可惜始终在官场寂寂无名,都不能算是会做官。不过家里的几个产业都红火,到了唐翊这代家中积累的财富也有百万,倒也是个殷殷实实的富裕之家。
      唐翊的祖父晚年也曾找过不少神仙道士看相推命格,又找堪舆大家看风水,花重金买了人家一块牛眼宝地,把祖坟都迁了一次。可偏偏就是有财运无官运,不但自己不成,下一辈族中子弟也都是只爱在世务上钻营不爱读书上进的。渐渐的老人也就灰了心,谁知到了六十六岁上,小儿子媳妇生了个孙子,却是个极聪明俊秀爱读书的,这便是唐翊了。唐家老爷子把半世的希望都放在这孙儿身上,思量了许久才取了个好名字,想着雏凤清于老凤声,将来孙儿必定鹏程万里。他老爷子哪想到后来孙儿正是吃了这名字的亏呢?若是现在知道了,怕是在坟里都躺不安稳了。
      当日唐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唐翊倒也真为他露脸,青州文运素来极佳,他自幼师从名家,十七岁便名震青州文坛,青苍大江以南谁不知道才子唐翊的文名。
      可惜唐翊在功名路上却不是十分顺畅,他本来第一次乡试便中了举人,没成想他祖父实在年迈,欢喜了没几日竟去世了,他也就没有参加后来的会试,回家去守孝了三年。待孝期满了,老父打听着开恩科的事十有八九,就催促他早些启程到京中候着。也是有让儿子见见世面,结交些朋友的意思。唐家在京中也有几处买卖,好歹也有几个靠得住的伙计,于世路上也来得,倒也能看顾些少爷,所以唐老爷并不太挂心。唐家早年为京官,后来也有买卖上的事需得时常有人入京,所以在京中也有处不大不小的宅院,平常也有伙计照看打扫,唐翊这一次进京就住在自己家中,也十分方便。
      唐翊此番再来应战,打定主意要名扬天下,一路会试殿试也都顺得很,放榜下来又是探花,琼林宴上折杏花大出风头。他心中也十分欢畅,忙着些拜房师座师会同年会同门的事务,忙得几乎不落屋。他是少年英才,皇上亲口赞过他的字写的不俗,太子更是几次在人前赞过他的文章见识,这风头也是无人能敌,人人都知道他早晚要得大用,等闲京官都要来巴结他。他虽不算志得意满,可也料定自己必定能有个不错的出路,也是踌躇满志。
      等到旨意下来,被点了翰林,倒也是他意料之中。谁知今日皇后突然召他入宫,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皇后问了他什么,他就老实答了什么。皇后考校他学问的那些题目原也不难,他想也不想就都答了。心里想着只听说金銮殿试,难不成本朝还有个后宫加试?他也不知道哪里让皇后满意了,似乎是越说皇后越是笑逐颜开,后来竟嘱咐了他许多莫名其妙的话,直说到安苏郡王有什么不是,他可进内宫直接禀告皇后。
      他在地上跪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才醒悟过来,他这个翰林竟是要被送去给那个白痴安苏郡王当奶妈。自那时起直到退出宫门外,他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他原存了好大的志向,想要济世安民,做一代名臣的。可是给一个郡王当侍读,又是那么不省事的郡王,那简直是闲官中的闲官。
      所以这会他浑浑噩噩地骑在马上,把一腔进取的心都灰了,上了马直奔家去,原本约了几个同年要去游雨湖,如今也再提不起兴致赴约。谁知没走多久忽听见有人唤他名字,回头看时却是恩师的一个同门,如今正在吏部考功司,名唤楚津铭的。
      那楚津铭也是骑马,赶过来跟他并辔而行,楚津铭本是进宫来回话的,这会要赶回部院大街,因知道他的事,又瞧他不大自在,便同他说了会话。楚津铭瞧着四周没人,告诉他吏部票拟他进翰林院的时候,太子格外关照,本是要他以翰林身份进北省行走。
      唐翊知道那必是为天子草诏的差事,虽然职分不高,却能参赞枢务。他心中不禁一叹,心口又凉了几分。楚津铭又说,“前几日听尚书大人说太子特特地着人要了贤弟的诗稿文章觐呈御览。这么看着太子格外属意于你的传言也自然是真的,要诗稿文章给皇上看,那自然也是在做功夫。只是不知道后来怎么弄的,降下来的旨意竟是要你去做安苏郡王的侍读。”
      楚津铭说完这些事,又对他说,“东园切莫灰心,那安苏郡王是皇上的嫡子,圣眷之隆除了太子无人能及,在他那里将来总也能有个好前程。况且如今还有储君爱重你,他日你自然前程无量,何必只看眼前事呢。”
      唐翊知道楚津铭也是为宽慰他,勉强笑道,“怕是我也只有昔年贾长沙之命了。”话说半截突然意识到这个典比得极不恰当,莫说自己只是侍读,离着师傅还差一大截,况且贾长沙伺候的皇子还早亡。
      楚津铭听出他失言,左右瞧了瞧并无他人,笑了笑说道,“贤弟今日回去好生歇歇,明日再去拜见郡王罢。皇后娘娘罚了安苏郡王闭门读书三个月,贤弟只辛苦这三个月,等三个月后想必他也不会再读什么书了。对了,安苏郡王的侍读还有一人,你也认识,是翰林刘子墨。”
      唐翊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态,这会安定了心神,也自嘲地一笑,作揖说道,“多谢楚兄开解指点。在安苏郡王处读书本也是好事,能得郭世襄这等宿儒大师指点学问,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两人再闲话几句也就别过了,唐翊回到家中也是强打起精神来吩咐家人,预备着第二日的差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