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董氏娘家 ...

  •   随着哥俩进来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文宣的大舅舅董富。说到董氏的娘家,那是离着李家村挺远的村子,董氏自幼丧父,从小就是老娘一个人拉扯大的董氏三兄妹的,董氏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哥哥比董氏大两岁,下面有个弟弟,比董氏小八岁,董氏的爹去世的时候这个最小的弟弟才一岁多,那时候家里真是穷的不得了,家里的哥哥还没长大,农活都干不动,老娘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这日子过得那个苦啊,全家都吃不饱饭,再加上文宣的小舅舅年纪太小,吃的东西都要精贵的米汤之类的,这花销就更大了,没办法,文宣的姥娘把能卖的都卖了,能典当的也都典当了,这文宣姥爷挣下的家产也就没剩下什么了。

      董富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村里吃去打工的三爷爷家的叔叔从富源县回来,他才找到了希望,富源县类似现在的大连的地方,也是个沿海城市,地处东北,离着文宣他们新阳县和老娘家的董家村都不远。那是个沿海城市,就有港口,当然也会请许多的人做工。

      董富觉得这也是一个出路,不管他能不能干出什么,起码他不用在家里和弟弟妹妹们挣那一口粮食了。于是他就去求了那个堂叔叔,谁知人家根本就不想要他,他太小了,也没什么力气,他只是个在港口给人扛活的,这都是要有一把子力气才能干的活,这带着他去也什么都不能干啊!

      董富是铁了心的要跟着去,他时刻的主意着堂叔叔的动静,堂叔叔和几个工友一起出发的,他就趁着这个空钻到了他们放行李的车子里跟着走了,文宣的姥娘发现孩子没了,发疯了似的找了两天也没找到孩子,这一下子就病倒了,全家都指着文宣的娘,也就是在那时才养成了董氏吃苦耐劳,爽利豁达的性子的,也是从那时董氏的好名声被村里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的。而董氏是文宣死去的那个秀才太爷爷给定下来的儿媳妇,因此董氏在家那都是有话语权的,婆婆都是要尊重的,只不过文宣的奶奶和董氏处的好,从来也没有别人家那些婆媳的问题。话说远了,我们再说回来。

      文宣的姥娘在病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候收到了那堂叔叔让人带来的信,知道了董富是跟着一起去富源县了,这心才放下了,这病才好了起来,这之后董富一次都没有回来,平时也让人捎回钱来,这捎的钱还越来越多。文宣的姥娘这才发下来点心,知道儿子过得还不错。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之后转眼六七年过去了,之后就是董氏出嫁那年,董富回来了,看样是在外面挣了点钱,回来后给了董氏两口箱子作为嫁妆,里面都是上好的布料,还有几个摆设,还有给董氏压箱底的一般两银子和一副金头面。全家看到这些东西都惊的不得了。在全家人追问下,董富才道出事情的经过,他和堂叔叔一起到了富源县,就像堂叔叔想到一样,他太小了,人家都不用他,他没什么事情做,就在街上晃,看看能不能找个饭庄,给人当个跑堂的伙计也比身无分文,还吃堂叔叔的强。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太差,刚出们就被人给撞了个跟头,这人扛着个麻袋,步履匆匆的,他没当回事,继续在街上晃荡找事做,结果这一天也没有什么收获,晚上他向租住屋走的时候路过布告栏,看到人们都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在那看热闹,他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一打听才知道这刘家码头的刘二爷家的小少爷被拐子给拐走了,要是能提供线索的人,刘家必有重谢。

      他当时就想要是他能帮助刘家把那拐子抓到就好了,这样他也就有工作了。这也就是想想罢了,他继续向家走去,他站在门口敲门的时候隔壁人家走出来了,正是那早上撞了他的人,那人看到门口有人,下意识的低了头,脚步匆匆的从他身边过去了。他也没在意,进了屋,帮着收拾屋子,做好饭,等着大叔们回来,他现在都是白吃白住的,和堂叔一起租住的另两个人也没有说什么,他就得有点眼力价,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刚做完饭没多久三个上工的人就回来了,他们关系了一下董富找活的事情,知道没有什么进展就安慰了董富一下,就各自洗洗睡下了,他们干了一天的活,累的不行,刚躺下,这呼噜声就此起彼伏的。

      董富这有这心事,再加上呼噜声太大,他这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隐隐约约的听到好像有人的哭泣声,听起来是和自家差不多大的男孩子的声音,不一会那声音又没了,他觉得奇怪,这好奇心起来了,就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悄悄的爬起来,慢慢的把眼睛凑到墙上,往隔壁看去,原来他们这租住的墙有一个小洞,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他也是偶尔发现的,他们这都是干活的人,出去的早,回来也就吃饭的时候点着油灯,之后,就洗漱睡下了,而隔壁,从昨天晚上开始这油灯就是整晚上都亮着的,隔壁那家人也是昨天才搬来的,昨晚他们就是亮着灯嘀嘀咕咕说话到天亮的。那灯光就从那墙上的洞透过来的,他才知道那有个洞,结果今天他家又有小孩子声,这更让他好奇不已。

      董富透过墙洞就看到了让他吃惊的画面,他看到一个小男孩被绑在椅子上,他穿了一身锦缎的袍子,脚上也是一双锦缎的靴子,看不清长相,现在他的头垂着,看这被绑的孩子就是富贵人家的,他们这是属于贫民区,都是外来人口,和穷人居住的地方,这样一个富贵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还有他还是被绑着的,这让他瞬间想到了今天在布告栏那听到的事情,他猜测到这个被绑着的男孩子有可能就是那个刘家的小少爷,他稳住心神,在向隔壁看去,看见隔壁现在只有一个男人在那看着,这个男人不是早上撞到自己的那个人,也就是说这坏人至少也有两个,甚至更多,那他就不能叫堂叔他们帮忙,要人人想象的比他多,那岂不是人没救到,还把自己和堂叔搭进去了吗!

      他快速的在脑子里转了转就想到了去刘家报信去,刘家人肯定有办法的。他想到这就起身穿衣偷偷地溜了出去,好在他这两天找事情做,把这县城都给转遍了,知道刘府在哪,顺利的找了过去,敲响了门,把事情一说,结果人家不信,连信儿都不给他通报,就要把他赶走,其实董富不知道的是今天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人说了知道线索,结果却一无所获,这让刘家人都不敢轻易相信了,何况这来报信的看起来也就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让人更不敢相信。

      两个人还在这争执的时候,好在管家听到了声音,出来问出了什么事,董富把自己看到的都和管家说了,管家又问了董富那孩子的穿着,董富也形容了一遍,管家激动的不得了,董富看到的那个孩子正是刘家的少爷,管家回禀了刘二老爷,刘二老爷带着人去了衙门,不一会衙门就派了捕快跟着董富回来出租屋,果然在董富的隔壁将那拐子抓到,把被灌了药的刘家少爷救了回来。

      之后捕快还没等对那拐子用刑,那拐子就交代他还有两个同伙,现在正在青楼快活,捕快赶去青楼将正在快活的两个人给抓了个正着。

      刘家信守承诺要给董富五十两银子,董富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谢绝了这银子,和管家说想在刘家码头找个事做,刘家产业大,不光是有这码头,还有几家铺子,专门卖那舶来品。大管家觉得这个小子挺聪明,想着把他放在其中一个铺子当个伙计,也是安插在那的一个眼线,最近那铺子报账的时候,还是挣得,只是挣得少了点,大管家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把这董富派去,正好有个什么事他也能知道。

      之后董富被安排进了店铺,一开始人家都很排斥他,他也不多言只跟着用心的听用心的记,第一个季度,他们还是照原来的办,主家并没有说什么,这他们就不再排斥董富,董富彻底融入了他们,他人机灵,别人做手脚,封他口给他银子他也都收着。等到第二季度的时候,董富就把自己搜集到的证据都给了大管家,主家凭着证据惩治了那几个人。董富这事情办得漂亮,在主家和大管家那都挂了号。

      这期间被他救的刘家六少爷也经常来找他,他就在这一直干着,知道他十五岁的时候,六少爷接收了这舶来品铺子,他就成了六少爷的得力助手,之后就是董氏要出嫁前原本出海去进舶来品的船出了事故,六少爷知道董富机灵,而且也最值得他信任,就派董富出海一趟,还承诺董富可以拿他的私房钱近点东西在铺子里卖,得的钱都是他自己的。董富十分高兴,就跟船走了,用身上所有的钱都换了产品,回来后将这些东西都卖了出去,他赚了一大笔,就带着钱财急匆匆的赶回来了,他也就赚了不到二百两银子,这给了董氏一百两压箱还有置办嫁妆,他也剩的不多了,这点他到是不在乎,他这才第一次出船,以后他再出去这挣得就会越来越多。

      之后董富一直都在富源县,很少回来,上次回来还是在文宣八岁那年呢,这回是因为他都三十岁的人了还没成亲,文宣的姥娘最后忍无可忍就给他定了一门亲,这回他是回来成亲的。舅舅成完亲后也没带着舅妈一起走,说是自己不在身边照顾姥娘,本来就心中有愧,现在让舅妈留下照顾姥娘,他心里才好受些。两夫妻聚少离多的,现在文宣只有一个三岁的小表妹。

      而他小舅舅有样学样,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跟着大舅舅一起去了富源县。本来大舅舅不同意,想着家里怎么能没个男人呢,可姥娘从小就娇惯小舅舅没有不依他的事情,最后拍板让大舅舅带着他去。大舅舅孝顺,没办法无奈同意了。

      文宣的小舅舅叫董贵,从小就让姥娘宝贝着,不过人倒是不坏,就是吃不得苦,脾气像个孩子似的。他跟着董富一直在富源县,这大舅舅还是不当的回家几次,可这小舅舅自从走了后还一次没回来过,这次大舅回来了,也不知道小舅舅跟没跟回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董氏娘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