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这个梗有点老 ...
-
这个梗真的很老套。
白里知道那些肥皂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戏码:亲生的孩子欺负领养的孩子,栽赃,陷害,污蔑......
终于,这样的戏码发生在他的身上,他或许也是在等待这么一天。就像一把剑悬在头顶,让人坐立难安,辗转反侧,什么时候这把剑落下来了,他接住了,什么时候他就解脱了,自由了。
白里今年18岁,还有一个月就是他的生日,还有这么一个月,他就不再需要监护人了。
他知道为什么王天成在这个时候出手,因为王先生和王太太会在他成年的时候给他一小部分公司的股份,让他将来能够进公司辅佐王天成,虽然王天成比他还要小两岁。
或许就是因为如此,王天成才对他颇为忌惮。即便王氏夫妇收养他的目的就是让他成为王天成的工具,但是很显然,王天成对他这个工具的警惕大于利用。
所以,王天成宁愿舍设一个局来弃这个父母费心安排的工具,也不愿意让他分走哪怕一丁点的股份。
从来没有人问过白里他愿不愿意。
当他是婴儿的时候,父母没有问过他愿不愿意就抛弃了他。
当他在孤儿院的时候,也没人问过他愿不愿意就将他送养。
当他进入王家的时候,没人问过他愿不愿意就将他任命为王天成的工具。
当他还未成年的时候,更是没有人问过他愿不愿意,就将他踢出这个哪怕并不温暖,甚至不足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他的身世并不凄惨,他的遭遇并不坎坷,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他是个乐观的人,他的乐观在于他永远都不悲观。就像深渊里长出的一抹新绿,石缝里钻出的一株小苗,荒漠里的一汪泉水,在死气中透露出生机。让黯淡的更加黯淡,让鲜明的,更加鲜明。
他心里不是没有过怨恨,但是这些怨恨随着时间的研磨,已经变成碎沫,该走的走,该散的散,留下的也只是淡淡的忧伤,和求不得的痴愿。
怎么办,又是一个人了。
白里自嘲的笑了一下,什么叫又是一个人了呢,他难道不是一直都是一个人么?一个人欢喜,一个人痛苦,一个人生活。
白里在10岁的时候被王氏夫妇领回王家,这个年纪应该说是很大了。
一般要领养孩子的家庭,都会挑年纪小的,应为年纪越小越不记事,长大后没有在孤儿院的记忆,也没有被收养的记忆,仿佛这样,那些被收养的孩子就能变成他们亲生的孩子。
但是王先生和王太太显然和那些人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收养孤儿不是为了再养一个所谓的“儿子”,他们要的很简单,为自己的儿子找一个跟班,一个死心塌地,能够辅佐他儿子的跟班。
所以,在王石峰眼里,白里就是那个最适合的跟班。
10几岁的孩子,早就在孤儿院里看清了人情冷暖,不会粘着他们要所谓的温情与呵护;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只会更加珍惜他们给予的资源和机会,小心翼翼的做事,而不敢去觊觎主人。
白里之所以被选中,不只是年龄合适。
其实是王太太点名要的白里。王先生和王太太已经从院长那里拿到了一些孩子照片和基本信息,下午的时候他们在院长的安排下,暗中观察了这些孩子的活动,之后又与这些孩子分别见了一面。
白里和其他的孩子相比,是沉默的,他沉默但是他不木讷,没有孩子欺负他。白里生的极好,白白嫩嫩,眼神明亮,身姿端正。只是,可能是营养不良的缘故,使得他很单薄,瘦弱。
王太太觉得白里漂亮,于是选了他。
王石峰同意了王太太的选择,只是他心里自然也有他的计较。他觉得白里这个孩子很好,不谄媚,不刻意讨好他们,也不懦弱畏畏缩缩的惧怕他们。这么好的孩子怎么都10岁了还没人领养?
张院长尴尬的笑了一下,白里的确长得最漂亮,但是他说话特别晚,其他的孩子都会说话了白里还没学会,之前也有过几对夫妻相中了白里,因为他不说话,人家怕他发育不健全,都没要他。而且白里学会说话之后也不怎么讲话,不像别的孩子会撒娇讨好,不会讨人喜欢。所以......
张院长又急忙补救一下:“不过王先生和王太太请放心,白里现在发育得很好,这些孩子发育的都很健康,我们院定期给他们做检查的。”
王先生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张院长的话......我还是信得过的。那我们就选白里了,还请院长协助我们办一下手续。”
张院长一把冷汗,“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这八年,白里在王家的表现不功不过,就是因为他的不功不过,才让王氏夫妇觉得他表现的极好。这是一个有分寸的孩子。所以,王先生对白里是很满意的。但是王家的未来的主人王天成并不满意,因为王氏夫妇对白里越是满意,王天成就越是不满意,就像小孩子赌气一样。
王天成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心意,他也不像他的父亲王石峰,能够看懂白里。
白里是他名义上的“哥哥”。在王天成的朋友圈里,经常能够听说一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或者是亲子与养子之间的各种戏码。但是,白里和他接触过的,他所熟知的人都不一样。
白里从来没有过度表现过自己,从来没有与王天成争过同一样东西。白里也从来没有讨好过王天成,仿佛他不是需要仰人鼻息的养子,而王天成也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小少爷。
这些都让王天成十分不爽。他看不清白里,也正是因为看不清,所以更加讨厌他。
而王先生,也是这几年才逐渐发现的,自己的儿子对白里的厌恶不止一点,更主要的是,王天成还没学到他的十分之一,根本驾驭不了白里,别说驾驭,白里在王家八年,他连看都没看懂白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王石峰生意很忙,本打算近期抽出时间跟儿子聊一聊,教他一些东西,但是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情。
以王先生的阅历,未必不知道白里是冤枉的。
但是,当他看到王天成紧张的握紧拳头,解说着漏洞百出的故事,一副孤注一掷急于求成的模样,而白里只是冷静的站在一旁,反而更显得王天成在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他就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儿子终究还是太生嫩,需要狠狠磨炼几年。而白里也终究是要离开了。不只是离开王家,将来也没办法安排进入王氏集团。
对于这件事,王石峰心里不是没有遗憾的,毕竟在他眼里,白里是个好苗子,也已经培养了八年。
但他对白里,也就只有遗憾和一丝怜惜而已。
不过幸亏王先生对他还存有一点遗憾和怜惜。白里心里清楚的知道,因为不是他们亲生的孩子,所以在给予补偿之后,就能够轻而易举并且心安理得的将他丢弃。
白里躺在新家的床上,自嘲的嗤笑了一声,否则以他现在的年纪,又没有生存技能,早就变成无家可归的人了。
虽然他们夫妻并没有给过他家庭的温馨和嘘寒问暖。不管怎样,王先生和王太太对他还有八年的养育之恩。
恰恰就是那个并不能称呼为父亲的人,教了他一些道理,给了他那些支持。
恰恰就是那个虽然高贵却并没有给过他太多温情的女人,为他添衣,提醒他生病时吃药。
恰恰就是那个并不温暖,甚至不足以称之为“他的家”的地方,为他遮风挡雨,让他不至于无依无靠,让他衣食无忧,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过期待的,但是那些期待和那些怨恨,都随着时间的研磨,一起变成碎沫,也一起该走的走,该散的散了。那些留下的淡淡的忧伤里还残留着些许的希冀,而那些求不得的痴愿中又暗示着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凉。
白里红着眼睛,逼迫自己不去想这些既让他感动又让他伤心的事情。可是他才18岁,往后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前途的渺茫,内心的彷徨,没有人指引他的方向,从今以后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他自己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白里心酸难受。
所以白里是在心酸难受中渐渐睡着的。夜已经深了,在这个新家里,所有的灯都开着,却没有一盏能照进他的心里,给他一丝温暖。白里以蜷缩的姿态睡在这张大大的床上,心理学上讲,有这样睡姿的人都缺乏安全感,可白里缺的,又岂止是安全感?
后半夜的时候,白里是在梦中惊醒的,梦里他置身于一片迷蒙的白雾之中,他慌忙地在迷雾中奔走,他看不见来路,望不清去路,也找不到出路。白里坐起身来,一脑门的虚汗。他现在需要喝一点水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