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缘由 ...

  •   宣和二十九年,东宫寝殿的深处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有个太监装扮的人火急火燎地跑向正殿,他赶着向太子慕容珝汇报。
      见他来到,慕容珝“哗”地一声站起,听完后却面色一沉,紧接着长叹了一口气,愁眉不展地瘫坐在椅子上。
      站立在堂下的是他的岳父,太子太傅田启,一看慕容珝这神情,就知道是自己的女儿不争气,无奈之下上前向他耳语了一番,慕容珝一听先是大惊,连唤几句不可,不可。
      “殿下,当务之急是先保住太子之位啊。”田启大呼着跪地请旨。
      “唯有此计耳?”慕容珝面露难色道。
      “启禀殿下,如今晋阳王龙宠正盛,已有不少大臣奏请太子废立之事,东宫之位岌岌可危,还请太子三思啊。”
      晋阳王是位列第九的皇帝幼子慕容琰,年方十六,容仪瑰伟,少工骑射,这几年蛮族东胡部落数次来犯,他请兵奋战,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赶走了蛮族,又连灭中山,百越等国,战功赫赫,成为诸位皇子中首个赏赐封地且封王的,宣和帝赞他有“朕年少之风”。而他的母妃钱贵妃在后宫中又独得皇上宠爱,其地位更是可与太子相提并论。
      反观慕容珝久居东宫,从二十岁被立为太子,到今已有二十年之久,宣和帝念早已逝世的其母献文皇后与帝有结发患难之情,善待太子,但帝王毕竟猜忌心极重,已近暮年仍独揽大权,即使龙体有恙也从不让太子代理政事,就这样慕容珝不但内政鲜有机会过问,而且外事又碍于太子身份尊贵,更无建树。再加上自己资质平庸,性情过于温和,不少大臣已在背后耳语太子毫无帝王之相,丝毫不及晋阳王。
      至此,正如田启所说,太子之位已如危楼般摇摇欲坠。
      慕容珝步履沉重地迈入寝宫,从产婆手中缓缓接过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幼子模样甚为乖巧动人,并无哭啼之声,小手反而一把抓住了父亲的胡子,巧笑地把玩着。慕容珝的性情再软弱,却也明白为人夫为人父的担当,暗暗发誓定保妻孩周全。

      “启奏陛下,东宫大喜,太子妃已顺利产下小皇子。”帝龙颜大悦,赐名单字洵,字延濬。
      帝王家最看重子嗣的延续,尤其是宣和帝,本有九子,奈何几个皇子接连早夭,而今仅剩太子慕容珝,三子慕容瑫,六子慕容琦和幼子慕容琰。传闻慕容洵出生后有青色的云气在产房上空凝结,“圜如车盖”,终日不散,望见的人都说相传这是“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而产房又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钦天监也向皇上禀报,皇太孙出生之时天空现“五星连珠”的异象,大燕将有位明主出现,其他类似舆论自然也一字不落地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无论是东宫势力刻意为之还是果真有此事,慕容洵的出生是暂时打消了宣和帝想要废长立幼的念头。
      “爱妃你辛苦了,”慕容珝看着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的太子妃天田氏说道,“此乃权宜之计,待我成功登上帝位,而后再得子嗣,定复洵儿公主身份。”田氏心疼地看着身旁玩耍正欢的婴儿,心下五味杂陈,她明白此时若得龙嗣,对于争帝位正处于下风的太子殿下来说,定是绝地反击,只是苦了洵儿,日后必要担起男子之责,甚至是帝王之位。

      虽不是孙辈的第一位皇子,但作为太子嫡出,慕容洵比起父亲来显然是更得皇祖父的喜爱。她五岁便熟读四书五经,且好骑射,宣和帝对太子不寄厚望,但却对这位皇孙下了不少工夫。善读书,就请天下第一大学士秦朗来做师傅,好骑射,就经常带洵到猎场狩猎,还特批骠骑大将军车桓可御剑进东宫教洵习剑法。
      随着她越长越大,宣和帝对慕容琰的宠爱已经慢慢转移到幼小的洵身上,除了这个小皇孙的确招人喜爱之外,此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平衡太子和晋阳王之间的势力。近几年,慕容琰凭借宣和帝的宠爱日渐跋扈,公然在朝中培养自势力,已经触犯了逆鳞,而皇帝一直不动声色是因为征伐了一辈子不想在晚年再添杀戮才容忍至今,不得不说慕容洵的出生给了皇帝一个极好的机会来煞煞晋阳王的威风。
      宣和四十三年,慕容洵长至十五岁,已是同辈之中当仁不让的佼佼者,不但常在大殿之上对宣和帝的提问对答如流,而且兵法阵术无一不信手拈来。本来只是想用对慕容洵的栽培来制衡住慕容琰,没想到洵的天资聪颖已渐得圣心。在洵成年之际,帝封其为竟陵王,不但将长江以南富庶的金陵城,扬州城等地封给了洵,而且在京城内单独建宅居住。如此般的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王府自是宾客盈门,想要意图结交之辈早就蜂拥而至,可竟没人能踏入王府之门见到慕容洵。老百姓把王府门前的那条街称为“闭门街”,一是用来形容这条街上最富贵庄严的竟陵王府长年闭门谢客,二来讽刺投机攀附之徒一踏入此街就吃闭门羹。可这条“闭门街”并没有因此而人烟萧条,反之,仍有不少达官显贵名人异士前来拜会,日日月月,络绎不绝。
      慕容洵的母亲田妃娘娘闻其事,心中大为不解,便召来洵想一问究竟。“洵儿,近来都在宫外忙些什么呢?”
      “回禀母妃,儿臣就在府中读书练剑。”慕容洵坐到母妃身边,笑着说道。
      “本宫听闻你的竟陵王府自建成以来一直闭门谢客,你看,这岂不是驳了朝中重臣的面子,又无法拜会江湖上的有能之士?”
      “是儿臣不敢。” “不敢,这又是为何?”
      慕容洵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母妃也知,皇祖父最恨朝中结党,儿臣若还开门大宴群臣,无疑是惹皇祖父不快,得不偿失啊。”
      田妃听后,恍然大悟,内心因洵小小年纪便深明圣意而激动不已,而后此事逐渐传到了宣和帝的耳朵里,帝大喜,越发地宠爱小皇孙。面对如此受父皇宠爱和重用的侄儿,慕容琰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边关战事频繁,他奉命在外连连征战,根本无暇顾及争宠之事,而晋阳王的不少门客见风使舵,也都想投奔新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缘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