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有时常把无时想 ...

  •   我是在2010年正式开户炒股的,在这之前也就是06年到10年之间,因为不满18岁,所以不能名正言顺地参与这个游戏。但是我也没有闲着,我把自己炒股的水平吹得神乎其神,哄骗一些亲友把账户交给我打理。最开始他们只当我是爱说大话的孩子,后来我推荐的一些股票真的帮他们赚了钱,他们才放心地把账户交给我。

      我之所以能帮他们赚钱,并不是因为我的技术有多好。06年年末到07年一整年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最狂热的阶段,上证指数在2016年年底突破了1777.52的一个重要阻挡水平后一路上涨到最高6092点,这期间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所有股票都在上涨,无非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我一进入股市便赚了钱(帮别人赚了钱),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我把市场赏赐我的财富和满足感当成了我理所应得的东西,把好的运气当成了自己的实力,当时的我还颇为此沾沾自喜~不久后这种不明智的自信就把我害惨了。

      我了解股市加入股市,成为众多股市参与者中的一员,纯属是巧合。我的脾气很坏,初中毕业就辍学了,我有一个龙凤胎的妹妹,从小就品学兼优,人嘛,就怕对比。

      和我妹妹一比,我就成了阴沟里的老鼠,虽然是我咎由自取,但我还是很难受。我心中总有一个想法忽隐忽现,那便是聚垒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只是我清楚自身条件太差,这个想法总是得不到自己的认同,刚一浮现便生生地被潜意识压制住了,仿佛我不配谈起梦想。

      直到无意中在一个盗版书摊看到了一本书,我只看了一眼封面,连它写哪方面内容都不清楚,但我却能听到内心中有一个从未有过的、无比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买下它!它能改变你的命运!

      就是这么神奇~那本书是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讲K线的。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技术分析中的众多工具里,K线看上去最简单,其实是最为复杂的,它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爱的人真爱恨的人真恨。对于一个没有接触过任何技术分析知识没有一点交易经验的孩子来说,学习K线理论就相当于是给一个不会武功的人扔了一本葵花宝典。

      不过有一点很好,此书的作者文字功底很强,把相应的知识由易到难罗列的很清楚,我一个准文盲都读的明白。后来我发现,有关炒股的好书,不管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也就是后来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还是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论,以及有关伟大的杰西利佛莫尔的两部作品,都是通俗易懂的,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实那些复杂难懂的书籍可能更好,受限于文化水平我看不懂而已,哈哈~

      再有,本书的图例挑选非常用心,每介绍一种价格形态,书中都会列出通过这种形态交易能够大获成功的例子。这样虽然不利于初学者认知风险,但不得不说,它非常有煽动性!

      虽然现在我的交易软件中主图指标全都设定为收盘价线(close),K线只有股票暴涨的时候才调出来,看看大阳线给自己开心。但我依然感谢史蒂夫尼森领我入门。

      在通读过史蒂夫的著作后,我自认为发现了新大陆。我从书中那些成功的例子看到了希望,也燃起了对财富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于是乎就有了花言巧语骗来别人的账户给自己过瘾这段经历。

      你知道,市场在构筑底部的时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反复地振荡,直到碾碎最后一个股民心中的希望的时候,他才会踏上上涨的旅途。相反,市场顶部来得就即简单又直接,说下跌就下跌,意志不坚定的股民朋友总是难以执行“先烈”们用金钱泪水甚至生命总结出来的及时止损原则,结局往往是从牛市高点一路套牢到死。

      但是初试者总有好的运气。当时的我并不像今天一样,一旦认准目标便死咬到底,一直保留着盈利的头寸。那时我就像绝大多数股民一样,反复地买进卖出,企图赚快钱。

      打开你的行情软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06年的4月3日,上证指数经历了一段横向延伸后重新收复了2004年9月9日被跌破的支撑水平,这个支撑水平是在2003年1月2日形成的,并且成功的支撑了同年4月15日至11月18日一波长达七个月的下跌。随后价格又在11月月末突破了4月8日所形成的支撑,正式开启了上升趋势。用查尔斯亨利道的话说这就是市场处于一波长期上升趋势中,这是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市场的特点就是价格一浪高过一浪,这也就意味着我很长一段时间是难以赔钱的。当时我最钟爱的股票是000002万科A,你在行情软件中可以看到,2006年至2007年10月万科那波壮观的上涨。每次我买入万科的股票,要么是价格直接上涨,要么便是先经历数天向下的反弹,但价格最终还是会超越以往的高点,这时我便迫不及待的实现了利润,等待下一个我认为好的买入点。

      那时我只读过K线理论,所以便按图索骥,找到价格形态,以此做交易。可事实是,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股票在疯涨,买在什么位置都差不多的。我却把账面上一天比一天多的钱当成了技术的回报,真是好笑。

      在牛市的末尾,我还在持有万科的股票。我是在2007年8月20日买入股票的,成本价是19.11元。在我满仓之后,价格先是小幅上涨越过了盈亏平衡点,就和往常一样。但接下来的下跌却与以往不同,价格没能在8月17日的支撑水平受到应有的阻劫,而是稍做停顿,便击穿了支撑水平一路向下了。

      我的损失并不大,确切的说只是吐出了一部分之前的盈利,正因如此我便有了心理上的优势。我果断卖出平仓,等待市场进一步的反应。我平仓止损的价格大概是17元左右。

      这之后,下跌并没能持续下去,很快就被不甘心的股民接盘,上涨到了我买入股票的价格之上的很长一段距离。

      顺带一说,我很少会看股票的价格,买了股票涨了几角几分赔了几角几分,我是从来不关注的,我只看目前收盘线(当时看K线)离我的头寸所在位置有多远。从我交易股票的第一天便是这样,这样我就不会被盈亏数字所左右!我之所以能够在股市中成长至今,和这个习惯不无关系。但是由于贴图实在麻烦,所以我还是对照着行情软件把价格报出来,方便阅读。

      刚才说到股价反弹到我最开始买入的位置以上了,我还在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上涨,顺便嘲笑那些跟风买入的同行。但随后的上涨让我傻了眼,万科A的股价在穿越了我19.11元的成本以后一口气涨到了23块多!但我却把股票清光一张都没留!我眼睁睁的看着股票突破19元、20元、21元、22元最后竟然涨到了23元以上!

      实话实说,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牛市即将结束的危险信号,只是感觉当时股票的上涨幅度已经很大了,而且还击穿了支撑水平。其实2007年9月11日那天万科跌穿的只是一个短期的支撑水平,上升趋势的结束是以指数或者价格跌破中期支撑为标志的,当时的万科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中期支撑水平。这个支撑水平是在随后的9月27日才形成的。但我既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也不具备这方面经验。让我告诉你,我之所以没有重新投入股市,而是持有现金观望一阵,仅仅是因为胆怯和懊恼。

      每当我把价格输入到交易软件的买入价格那一栏里的时候,我都在害怕!我害怕股票下跌到原先的低位的时候,我会承受更大的损失!当没过几天我又忍不住想要一试身手的时候,我总是很焦躁很愤怒地反问自己,难道你当初卖掉股票的决定是错误的吗?现在再把股票买回来不就等于否认了你自己之前的判断吗!我不想承认自己错了,我也没有胆量这么做。

      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万科一飞冲天,达到了23.99元的高价。而我却停止了交易。那些委托我帮忙炒股的人几乎打爆了我的电话,质问我为什么突然停下来。我把自己包装的如同股神一般,仿佛对股市全知全懂,这才说服他们把账户交给我,我总不能告诉他们说我害怕了吧?当然不能!我对着他们说一大堆股市方面的术语,最终唬住了他们。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于2007年10月16日和10月10日达到历史最高点,万科也于稍晚的11月月初达到了我所说的23.99元的天价。随后股市便毫不做作地垂直降落了,虽然伴随着小幅度的反弹,但敢于断腕自救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把下跌途中向上反弹当成上升趋势的新一波冲锋的狂热赌徒倒是不少。一个小幅反弹便有人迫不及待得抢进股票,等价格创出新低又没勇气止损,假如他还有现金,也许他还会向下摊平成本,然后损失更多。所有人都慌了,所有人都在指责别人,他们指责政府指责媒体指责透露消息给他的隔壁老王,仿佛除了自己,全天下都要为自己的损失负责一般。

      假如我没有因为一时踌躇侥幸逃过一劫,也许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吧。也许又不一样,因为我一直很挫败、且从未体验过成功,我对于自己是相当没有自信的,每每经历失败,我也怪罪别人埋怨自己,后来我发现这没什么用,失败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渐渐冷静了下来,学会了自省,那是后话~

      在我成功(侥幸)逃顶后,有一个我打理的账户翻了倍,其他的账户也收获颇丰。虽然股市上涨的幅度远远不止这些,但我并没有一路持有股票到底,所以盈利打了折扣,说好听一点就是不完美的胜利,后来我对自己越来越严格,我现在一般把这种“成功”定义为失败的不甚惨烈。但对于当时年轻的我而言这已经是极大的胜利了!我隐约地感觉到这些账户真正的主人在看我的时候,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一个不到20岁,面目可憎神情萎钝终日酗酒的年轻人(他还有一个和他反差极大时刻可以用来对比的优秀的妹妹),不虚荣是不可能的。我非常享受这种感觉,每当委托我打理账户的人和街坊四邻聊到股市,总会把我本事吹出大气层。

      名声,或者说别人的尊敬,这就是想要的。至少是我想要的众多东西中的一种。

      很快的,我便从一个侥幸赚了钱又侥幸逃过牛市顶点的傻小子变成了一个被众人和我自己包装出来的少年股神,我感觉自己简直就像是太阳一样在放射光芒。仿佛我从来都不是问题学生,从来都不是扶不起墙的赖狗,我从来都不是那个骑着捡来的的24自行车,躲在一旁目送暗恋的姑娘坐上黑色奥迪汽车的穷人家的孩子!

      对,有了股市,我就不再是了!

      假如股市也有自我意识和人格的话,它给我年少轻狂的机会只有一回,它胸怀宽广,他从不计较你的民族籍贯性别,也不在乎你的身高模样肥瘦,更不会问你出身富贵还是落生于贫贱,股市永远是公正的一视同仁的。但股市从不容忍那些无知自大,不知感恩,阴暗地觊觎财富的狂徒。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这个多年以后给了我一切的好朋友,此时正磨刀霍霍地准备先当个好老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有时常把无时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