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蓝家镇 ...

  •   树林子里经常有一些周边的村民进来砍柴,也许是初次遇见她的那个老樵夫的宣传,村民们都相信她是个疯子了。好在民风纯朴,除了用奇怪的眼神远远的打量着她,走路的时候绕着圈子避开她之外,并没有发生更令人意外的事情。
      “蓝家大善人在施粥。”终于有个小女孩跟她说话了。那个女孩梳着两条羊角辨子,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额头正中有一颗美人痣。脸蛋红润润的,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分外有神。
      她呆了呆,才意识到这个女孩是在和她说话。
      “在哪儿?”薜蓝朵下意识的问。
      “蓝家镇,前面。”女孩右手往前一指,人却后退了一步,戒备的眼神紧盯着她,一副随时准备跑开的样子。
      “妞妞。他是个疯子,不要和他说话。”一个中年妇女肩背着一捆柴从林子里走出来,看见女儿正在和薜蓝朵说话,着急的一拉女儿的手,边告诫着边走开了。
      “疯子吗?”薜蓝朵看着她们远去的身影,喃喃的念着。莫非这是老天爷惩罚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吗?想着想着就忍不住痛哭起来。
      已经三天了,薜蓝朵有气无力的走在官道上,就是她醒过来时第一眼看到的那条三四两马车宽的土路。她现在要到蓝家镇去找吃的。
      阿里巴巴给她的干粮已经吃完了,她必须自己找食物。这几天来,她饿了就吃阿里给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她现在已经深信自己是掉到一个莫明其妙的时空,一个不知所谓的朝代了。
      官道上来往的人很多——在古代应该算多了。
      薜蓝朵现在满身的尘土,头发也脏乱得凝结在一块,脸大约也是白一块黑一块的吧。苦笑着看了看自己。蓝布长袍早已揉搓得皱巴巴的,不成个样子了。
      现在她很感激那个阿里给她的衣服,如果不是这套衣服,她恐怕就会被别人误认为是个妖怪,而不仅仅是个疯子了。
      还有食物。如果不是阿里给的食物,让她有几天充足的时间来认识自己的处境,恐怕她真的会疯。
      顺着女孩指的方向,远远的跟随着一群衣衫破烂的人后面。她刚才已经听清了,这群人也是去蓝家集的。
      “听说蓝大善人家的公子病了。”
      “大善人是个好人哪,你别咒蓝公子。”
      “我要是有这个心让我天打雷劈。”先前的人着急的赌誓。“真的,蓝大善人这次在城里施粥十天,就是因着蓝公子生病的原故。”
      薜蓝朵心中一动。如果是真的,是否可以自荐去给蓝公子看病,说不定因此谋得一个生存糊口的机会。

      汾蓝城是一座大约有一千多户人家的小县城,离城两三里有一条大河绕城而过,这条河名为汾蓝河,也是汾蓝水域流经之地的所有老百姓的主要水源。
      据说其缘头在遥远的雪山之巅,因此河水也具有了雪山的秀气与灵气,河段上游整日滔滔不绝,浪花飞溅起来的景色颇为壮观。
      沿着汾蓝河上中下游的大陆,统称为汾国。目前分别由三个政权控制,人们按照习惯称之为汾上国、汾中国、汾下国。
      汾蓝城是汾中国的重要商业城镇。飞流直下的的汾蓝河在这里陡然转了一个弯道,由激流汹涌转向宽阔平坦,而且河道渐宽,一如怒气冲冲的莽汉变成温柔秀丽的少女,浪花时而淘气可爱,时而平静娴和的缓缓向下游流去,在下游形成一个广阔的冲积平原。
      因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汾蓝城显得尤其重要,成为来来往往的商船、客船必经的下榻休整之处,也成了三个汾国物资交换、人员集散的重要城镇。
      这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而蓝家镇就是汾蓝城的心脏部位,也算是汾蓝城的城中城。镇上的祖先是谁已不可考,只知道祖上为避兵灾来到这里,从此隐姓埋名。指汾蓝河自称姓蓝,从此延续下来,祖祖辈辈经商为生,逐渐成为汾蓝城最大的富商,就是在整个汾国也是排得上名次的。
      令蓝家镇里的人觉得遗憾的是,自古重农轻商,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低下。不论仕族,就是穷得叮当响的农人,在他们面前也趾高气扬。好在蓝家镇的蓝二当家乐善好施,有蓝大善人之称,因此深得汾蓝城远近老百姓的爱戴,就是官府也因此敬让三分。

      那群衣衫破烂的乞丐口中所说的蓝家公子,就是有着乐善好施之美名的蓝二当家的唯一独苗。说起这蓝二当家的,实际上是蓝家的二夫人,如今守着儿子孀居在家。
      因蓝二当家的自幼体弱多病,娶亲没几年,就撒手西去了。家业自然而然的由蓝二夫人全盘接管,但人们仍是按照习惯称她为蓝二当家的。
      偌大的家业谁不眼红?如果不是因为蓝二当家的留下了一根独苗苗,蓝家恐怕早就将蓝二夫人逼回娘家了。
      可惜这根独苗禀承了父亲羸弱的体质,自小也是多病多灾的。十八年来,汾蓝城的老百姓只有在蓝公子行冠礼的时候才看见过他一次,生得秀眉檀口,唇红齿白,瘦削而有清灵之态,嬴弱似有临仙之姿。
      那种令人一见难忘的俊俏,至今尤被老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这蓝公子据说因为自身多病的原因,久病成良医,居然学得了一手惊世骇俗的医术,偶尔身体感觉良好的时候,也出堂坐诊,说是广积福缘,救世济人,也好请佛祖保佑自己病体康复。蓝二当家的为着公子这个特殊的爱好,还专门的开了一家药铺,就叫“济世随缘堂”,前铺临街,卖各种中药材,象征性的收一点银子,遇上没银子买药的穷人,更是拱手白送。自那以后,找蓝公子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而蓝公子的福缘似乎也感动老天,出堂坐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身体似乎也越来越好。只是每次出堂坐诊时,总是戴着一只半透明的薄纱面巾,据说是二当家的担忧公子体弱,恐怕外邪经由口鼻进入体内,因此特地到佛堂求了这个具有灵气的面巾令公子戴上。
      就在人们也为着蓝公子的身体逐渐康复而高兴时,蓝公子却突然重病卧床,这一病就是十来日不见好转,急坏了蓝二当家的,她四处烧香拜佛、告神求医,仍不见好转,又传令家人沿着东城门摆了十口大锅,施粥十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