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24章 ...

  •   话说,贾赦于徒允斌的一席话,发自肺腑,这极大的震憾了太子殿下,同时,也让徒允斌在放松之余,从心底油然而生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贾赦的承诺不过轻飘飘的几个字,却份量极重。

      想要助一国太子脱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贾赦也必然不会放任其不管不顾,到时候徒允斌但凡真脱了身,成了平民,贾赦也会时不时的照拂于他,为其劳心劳力,甚至于鞠躬尽瘁,只差死而后已了。

      而,先不说徒允斌忍不忍心看着贾赦如此,便是说,到时候新帝登基,却发现贾赦与一废太子有所联系,那贾家还有活路吗?

      但最重要的是,扪心自问,便是看尽了世事,见识过了一个皇朝的灭亡,又看过新朝的国泰民安之后,徒允斌就真的没有一丝野心了吗?

      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野心这玩意儿与生俱来,只是看着地位多高,而或大或小罢了。

      “老四!”因此,在得了贾赦的承诺之后,徒允斌身上的枷锁不复,整个人洒脱了起来之余,连说话的声音都自信了不少,野心和斗志便涌上了心头:“我并不想泯然于众人,我想要这个天下!我想让这个国家,在我的手上变得更好!”

      在做鬼的时候见识到的一切,让徒允斌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心愿。

      想挽回上一辈子的遗憾,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如前世所见的那般,让此间百姓都能读书识字,让国家不受人欺,再无他国铁骑于敢对自己的国家颐指气使。

      “好啊二哥。”徒允斌的这股雄心壮志中透出的豪气,很容易就把贾赦给感染得同样热血上涌:“我定助你一臂之力!”

      自打贾赦和徒允斌这两兄弟认了亲之后,只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再加上二人都是有野心更有能力的人物,在拿到了一干贪官污吏的证据之后,那可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就将那帮胆大包天到胆敢贪图修筑堤坝的银钱的蛀虫们给一网打尽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帮官员们还是守口如瓶的。即使见着了帐本子,以及上头写着的大名也一付无动于衷的模样。

      但到底还是有些贪生怕死的,又或是一些脑子清楚,又贪得不太多的,慢慢的也就松了口。

      他们这些人也知道此案关系重大,早就过了法不责重的界限。

      便是当今愿意施施恩,那因着黄河决堤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们怕也不依的,若是一个闹不好,就会有流民被那些不怀好意的邪教给聚集起来,造圣人的反,所以当今定然会从严惩处。

      所以,如今这些人都是心知肚明,若是如实交代出来的话,好歹还有可能给家中老小留一条活路,如若不然,怕是等到钦差不再需要口供的时候,便是想开口也没机会了。

      于是,徒允斌和贾赦便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之外,却又有情理之中的——那帮子胆大包天的蛀虫已然在谋划着要在赈灾款里伸手人自己要好处了。

      而且,这群人敢如此作为,是因为在京城在有位贵人撑腰。

      但要说这位贵人的身份,这些开口的贪官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为也没个可信的说法,徒允斌和贾赦只是一个一个的再审下去,企图从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之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

      只是贾赦到底为人最是嫉恶如仇的,听到这些人不怕阴私报应,视人命如草芥,连安置灾民的钱财都要贪图,甚至于连皇权都没有丝毫的畏惧,明知道此事已由皇帝交由太子殿下前来亲自处理却也依然如故行事,可见他们的贪婪之心有多强。

      怕要是当时没有当机立断,甫一拿到证据就立刻将这些人尽数抓了起来,等到时间一久,一旦走漏了消息,这群子贪官污吏就会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不择手段的就要送太子上西天了。

      更有甚者,把心一横,直接就造反了事也未必不可能。

      当然造反的当然不可能是他们。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一帮子贪官污吏尽数都是文官,又贪又渎,又因着这些品质实在不得民心,可是架不住他们敢如此妄为,是因为身后有哪位权臣或是皇子在他们身后为他们撑腰。

      这帮人若是心机一动,怂恿某位皇子逼宫,待到功成之后,得个从龙之功,少不得又要逍遥快活上个几十年了。

      人心能有多恶多毒,徒允斌和贾赦两世为人早就参得十分通透了。

      当即,他二人各自写下一份奏折,令人快马加鞭送上京城。

      当然, 在奏折中,徒允斌少不得将自己的一应安排都写 了上去。

      当今不是傻子,而徒允斌也不是个蠢货。

      皇帝甫一收到黄河决堤的,他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让太子替其赈灾,又让贾赦秘密调查贪污一案,又在一行中添了好些官员,便是为了如今。

      徒允斌领会了皇帝的,在黄河沿岸的官场空虚之际,当即就令这些随行官员们一一接管某几个重要的官职。又同时下了诏,让沿岸举子聚集,令贾赦对他们考较过后,挑选出了得用的,便放到了县里头当了芝麻小官。

      这倒是让贾赦得了好声誉的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幕后,不至于功劳高到让皇帝猜忌的地步。

      其后,那些贪污的官员们,又依着数额小些的,又表现出发过之心的,徒允斌也没有一棍子打死的。况且临出京城时,皇帝也开过口,让其便宜行事,便该撤职的撤职,该抄家的抄家,该降的降,好好歹歹的留下了几个在官场上,不至于闹上个血流成河。

      这一番雷霆手段下来,江浙一带官场竟无多大的动荡,再待赈灾的钱款下放到了各个州府县,送到了灾民们手中之后,江浙一带几乎遍地都是对皇太子殿下的歌功颂德之声。

      只是,这种被收服民心的,落到臣子身上,都难免被帝皇心中猜忌其有功高镇主之嫌,而落到了徒允斌这位太子爷身上时,做皇帝的猜忌只怕更甚。

      之前,让贾赦打头阵来选拔那些小官,便是徒允斌的,而今自然也不可能就把功劳揽到身上,便让人到百姓之间散播皇帝的英明之说,这才不让其显得在做些收卖民心之举。

      毕竟徒允斌也,便是刚开始皇帝听到自己如此出息,会欢喜于自己一向看好的儿子有些手段,欣慰于自己百年之后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但做为一个尚还贪恋于权抛的帝皇,在欢喜过后,再一想到徒允斌尚如此年轻,而自己却已步入暮年,心中怕就会有些说不出的烦燥情绪。

      说不得,心中甚至还会忍不住想到:“若是朕再年轻个十年,便可亲去赈灾,那么这回被百姓歌功颂德的便是朕了。”

      这样一来,皇帝的心态一扭曲,徒允斌的前途就又要步入前世的后尘了。

      为了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两人的奏折自然要互通有无。虽然两份奏折的内容所述之事差不离,但因为角度的不同,很容易就会消掉皇帝的疑心。

      徒允斌的奏折里尽量公正的把自己的处事一一述说,又在其中若有似无的表达出了自己的对父皇的思念和仰慕,以及对官场的失望,隐隐有着看破世事红尘的意思。

      再一结合他之前受到皇帝的冷落之后的,果然就勾起了当今的心虚和内疚。

      接下来,只要待徒允斌回京,巩固一下皇帝的内疚之心,再转换一下相处的方式,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而贾赦的奏折中,却是完完全全的公正之语,只把他是怎么得到了账子,怎么劝太子宽大处理,怎么选拔的举子为官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又写上处理那些犯事官员的依据为何……

      扬扬洒洒的一通,倒把自己的能力表达的一清二楚。

      只要当今是个明君,看了这么一份奏折,日后便只有更重用他的道理。

      最后,贾赦又在奏折中加上,其和太子商量之后,便把恶行最重的几个官员押解回京,让皇帝亲自处置之后,皇帝对贾赦的好感越发重了。

      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处置贪官污吏这么简单。

      因为黄河决堤,造成游离失所并死于非命的百姓过多,正是该拿这些恶官出气以平民愤,以定民心。

      其实,若是当时处置其他贪官时一并处置了他们,也无妨。偏贾赦最懂帝王心,提了这个意见,让当今亲自处置,又在奏折中暗示皇帝颁下罪己诏。

      如此一来,帝皇在百姓之中的威严只会更甚,对帝皇治下的官员也会有所信心,对赈灾之后百姓返乡的一应事宜就会方便许多,而不会因此产生更多的流寇。

      实是一石三鸟的好计策。

      当然,若是再加上提升贾赦在皇帝心中良臣的地位的话,就是第四件好事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2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