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走亲访友 ...
-
第十四章走亲访友
正月初二,人们正式开始走亲访友。
袁孟的妈妈在孟家排行第四,有三个姐姐两个弟弟。袁孟的外公外婆早逝,两个舅舅也随着在老婆娘家的地界安了家,外公家的老房子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早已荒废。自然而然的,孟家姐弟们把过年团聚的地点定在了大姐孟慧家,大家的另一个娘家。
袁孟和袁满仍穿着大年初一才上身的新衣服,打打闹闹地走在去大姨家的路上。袁爸爸和袁妈妈拿着年礼紧随其后。
袁孟家离大姨家最近,一家人反而是几姊妹中到得最晚的一波。二姨、三姨、大舅妈和小舅妈都在厨房里帮着大姨忙活,张罗中午的饭菜。袁妈妈找出一副袖套,也加入了大厨队伍。
三姨父和小舅喜欢玩长牌,大姨父和大舅想打麻将,二对二的情况下,四个大男人协商无果,最后选择了炸金花。不打牌的二姨父作为围观群众,明智的作壁上观,不参与几个老男人的幼稚争执。
袁爸爸的到来,为炸金花组合再添一名生力军。袁爸爸从兜里摸出五十块钱,并放出豪言壮语,“以你们的水平,这五十块钱够我输一天啦,哈哈哈……”
“四妹夫,牛皮不要吹太大,破了就瓜起咯。”这是三姨父。
“老四,你那点钱哪够,今天我保证把你洗白。”这是大姨父。
“四姐夫,那你别怪我把你兜里的钱掏空哦。”小舅不甘示弱地回击,笑得不怀好意。
大舅但笑不语,只是推了推自己面前的一大堆零钱,看样子应该是前面那一会儿的战果,成果颇丰呀。
在L市的牌桌上,如果出现只有一个人赢钱其他几个人都输的情况,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来形容,那就是一个猪拱几个南瓜。
回想老爸前天晚上的臭手气,再看大舅面前小山似的战果,让袁孟有种预感,袁爸爸的加入,只是让牌场上多了一个南瓜而已。
呸呸呸…童言无忌,不算数不算数!阿门,保佑老爸不要输得太惨……
南瓜之一袁爸爸:臭蛋闺女,老爸一定会赢的,你等着瞧吧~~~
臭蛋闺女袁孟:汗……
袁孟看不懂炸金花,果断选择离开,三下两下的在沙发上挤出一个空隙坐进去,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嗑瓜子,吃水果,看电视。
“小孟,这学期成绩怎么样呀?期末考试多少分?”早几年便脱去学生的外皮步入社会大染缸的大表哥胡江洋又来满足自己的恶趣味啦。贱兮兮地询问弟弟妹妹们的成绩,顺便打击打击他们,弥补一下自己以前被伤害的小心灵。
现在的袁孟装着经过七大姑八大姨花式摧残的老芯子,姐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可不是以前那个哪怕期末考得不错、别人问起成绩还是觉得羞囧的腼腆中学生啦。
袁孟直面大表哥的恶意攻击,不用多说,以袁BOSS现阶段的实力,一个大大的‘miss’闪过,“大盗哥,小妹我这学期有了一些进步,期末考了年级第一。”
大表哥名叫胡江洋,因为‘江洋大盗’这个词,得了个‘大盗’的绰号。袁孟得意洋洋地叫着大表哥的绰号,以示亲(tiao)密(kan)。
胡江洋没想到这次问起成绩,袁孟一改往日的羞囧,大大方方地回答了自己,还考得是年级第一,好像没有可以说教打击的攻击点。大表哥发动着数量有限的脑细胞,一定要想出一个说辞,凸显自己身为大表哥的地位。
灵光一闪,大表哥胡江洋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很满意,居然想出了这么有才的一段话。⊙﹏⊙b汗……
在大表哥开口前一秒,袁孟再次发声,“谢谢大盗哥关心我的成绩,这次我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我不会骄傲的,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袁孟掷地有声的话语将大表哥已到嘴边的“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打回了肚子里。胡江洋一阵郁闷,自己这么有才(用了两个成语……)的一段话居然没有发挥的余地,太可惜啦。
“大盗哥,你的工作怎么样?去年挣了多少钱呀?我们这些弟弟妹妹等着你发红包呢。”袁孟一脸天真地看着作死的大表哥,正式发起还击,还不忘拉上几个小盟友。
一听到‘红包’二字,一旁的几个弟妹迅速围了过来,眼巴巴地望着大表哥。
胡江洋感觉自己好像捅了马蜂窝啦,谁来告诉我,袁孟小表妹怎么变成这样啦。
胡江洋窘迫地摸摸脑袋,“小孟呀,哥在外面跟着师傅学技术,工资很低的。你还是小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东西卖多贵、花销有多大,哥在外面都是省吃俭用的。这样啊,等以后哥挣了大钱就给你们发红包哈。来来来,吃瓜子…吃瓜子…”胡江洋双颊发烫的用瓜子打发了围在自己跟前的弟妹,落荒而逃。
袁孟手拿大表哥‘孝敬’的瓜子,慢条斯理地吃起来。小样儿,就你那战五渣的水平,还想来打趣姐,我还没问你对象的事儿呢。
大舅家的表弟孟康一脸崇拜地看着袁孟,没想到小表姐那么牛,把讨厌的大表哥都吓跑啦。六年级在读的孟康,成绩普通的他早早被大表哥言语犀利的洗刷了一通。现在看到胡江洋吃瘪,心里满是舒爽。哈哈,小孟姐是替天行道的大好人!
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呀,哪能不挨刀呀。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落荒而逃的胡江洋先生不知道,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着他呢。
在刚刚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袁孟没有派上用场的问题在中午的饭桌上,被大姨父胡培德同志正式提出。大姨父一番话语的中心思想就是拜托兄弟姐妹们为自家儿子物色物色对象。
胡江洋高中毕业后,顺利得进入社会大学。如今四年过去,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在事业上没啥成就。经胡家两位家长研究决定,为儿子张罗一门亲事,先成家,再立业。
“胡江洋,你那家电维修的技术学得怎么样了?”小舅孟凯对自家子侄很是关爱,但侄子们做错事也会遭到严厉说教。从小到大调皮捣蛋的大表哥胡江洋,是小舅惯常教育的对象。
“学得还行。”胡江洋不怕爹不怕妈,就怕黑脸的小舅。小舅一发话,胡江洋习惯性地一哆嗦,全身的神经都紧张起来。
“还行是什么程度?坏掉的电视机你能独立修好吗?啥时候能出师?”小舅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势必要问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胡江洋心里没有底气,吞吞吐吐,最终还是不敢给出肯定的回答。撒谎,结果只会更惨。
小舅孟凯狠狠瞪了大表哥一眼,怒其不争,看在过年的份上,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小舅妈陈清华赶紧打圆场,把话题拉回物色对象的事情上,“小洋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说说看,有点大概的眉目,舅妈也好帮你物色。”
“啊……这个,我也不知道。”还没从小舅的瞪视中醒过神来,胡江洋嗫嗫嚅嚅地说道。
“怎么会不知道呢?那在工作的地方有没有遇见中意的,家里也不反对你自己找。你看你婉表妹就自己找了个男朋友,是她的高中同学,我和你三姨父都没啥意见。”直爽的三姨也加入媒婆行列,并拉出自家女儿打了个比方。
脱离单身狗的表姐林晓婉:我不说话,我静静地扒饭。
二姨家的表哥侯天成刚上高二,物色亲事和还未成年的他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勇敢的孩子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上前撩拨当事人,“洋哥,你这副样子,该不会是在害羞吧。”
当着一屋子大人的面儿,大表哥胡江洋没法发挥自己的武力优势,镇压看自己笑话的混小子。看着大表哥一脸便秘的表情,侯天成笑得更开心啦。完全不去考虑饭后自己即将面临的人生挑战。
真是拿生命在看热闹呀!另一个看热闹的人——袁孟感慨着。
善良的二姨父侯家明出声拯救恼羞相加的大表哥,轻斥道:“侯天成,小孩子不要多嘴,吃饭。”
一众小孩子纷纷低头,乖乖吃饭。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胡江洋的对象问题——哪家有姑娘呀?多少岁啦?性格怎么样呀?能干不呀?
曾经有过相似经历的单身狗袁孟抱着饭碗,陷入自己的思绪——喜欢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