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玉龙琼山峻 ...
-
2015年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说的煽情点是走过1314最后在15分别,说的真实点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凄惨。站在彼岸目送往日的风景,心中迷茫而又激动,又对已经定局的眼下不甘而庆幸,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我踏上了这片土地。
这是怎么样的一片土地呢?我不知该如何用自己贫瘠的语言歌颂这乐土。重山翠岭中忽隐忽现的人家,缓慢行走的大客慢慢爬行在弯曲的行山道上,透过窗户凝望出去,似乎只是简单的一片一片一叠一叠的绿,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姿态与风味,遍地皆风景,处处有文章。
同行的导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伙子,这个当地称呼为胖金哥却是有着瘦瘦的身躯,一口当地的丽江话,很生硬,但是听起来让人很舒服。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去朝拜当地的圣山,玉龙雪山。
说实话,夏天的云南,有的时候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炎热,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清爽,而那座被称作圣山的雪山,更是享受着高处不胜寒的清冷,在路过一个供应站的买氧气的时候,山下的当地人笑着说:“如果山下下雨的话,山上就该飘雪了!”而行进的旅途中,雨总是淅淅沥沥的下着,于是大家都纷纷抱了羽绒服跑上了车。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因为来这里的人很多,大家的顺序就排的稍靠后,导游阿星自告奋勇的去进行调动,而我们就在另一个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前往蓝月谷:那个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湛蓝清澈,在月牙形河谷的怀中,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听当地的人说,清澈的白水河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在山体的重叠遮挡中形成了四面明镜列于山脚下:玉液,镜潭,蓝月,听涛,而这蓝月谷就是山下最瑰丽的一颗钻石。更为神奇的是,湖底的白色泥巴在雨天的冲刷下,这湾蓝色就会变成乳白色,如同一湖甜美的牛奶。令人称奇。
还没将缠绵的目光从这一汪翠蓝中收回,前行的汽车已经将我们带入了驶向圣洁山顶的索道车站。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停有山上有人缺氧晕倒的消息传下来,站在3356米的海拔上眺望山下除了一望无际的绿就是逐渐化为微小的一点点的各类建筑和车辆。人也好,这个世界也罢,都是很渺小的存在。自然是温情的母亲,但亦是无情的扼杀者
随着索道车的前行,很多人渐渐消除了心中的恐惧,我们趴在封闭的车门前,睁大眼睛努力望着外面的景色。遍山皆绿到一枝独秀,最后是漫无边际的白,到达半山顶的时候,我们特地在山顶的立碑前留影,4506米,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让这片圣洁记住我们这些曾经卑微的人的造访,从碑继续往上,依旧有许多的台阶,听说这些台阶索道都是当地人一下一下的凿出修来的,甚至有不少的人成为当地人口中永眠于这座圣山的升华。踏着一层层的台阶,我尝试着拿下氧气瓶来感受这山上稀薄的空气,台阶上三五一群的停歇着在这样的净白中已然有些竭力的人,而我却突然在接触这里空气的一刹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服,我喜欢翱翔在高空的这种感觉,喜欢凌然于高空的清冷,更喜欢在这片圣地给我带来的洗涤。
在这样圣洁的一座圣山中,埋葬着许多年轻而痴情的生命,在明末的一场改土归流的政治大运动中,中原的文化传入这片美丽的土地,父权主义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一些儿女情长生命的终结,他们的挣扎看起来是那么的徒劳而无力,像是垂死的天鹅在湖畔最后的挣扎与舞蹈,却是依旧无力。生不能同榻,但愿死后能够同穴,于是他们作别最好的朋友,拿着他们准备的九天的干粮,一对对痴心的爱人爬上这座他们心目中的圣山,在这座山上共同度过九个日夜,彼此相守中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九日的缠绵之后,在那日的日出时,阳光普照在玉龙雪山的山巅,投射下一米的阳光,绚丽而夺目温暖,在这样的指引下,两个人共同赴死,当地的歌颂中,如今的一抔抔黄土曾经以上吊服毒跳崖 ,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化作一具具白骨葬身于这深山,换得他们的灵魂去往无拘无束快乐的玉龙王国,在那里,他们将永远的相守。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那是那些爱情的颂歌吧,不然何以在我的心间久久回荡?
在山下居住着许多农民,在农忙的时候,他们是梯田行间佝偻的身影,访者来时,是山野舞蹈的精灵。他们呐喊,欢叫,他们舞蹈,唱歌,他们拿起酒碗大碗大碗肆意的喝着,他们的歌声就是他们的写照: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喝酒,朋友来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就是他们的放纵,是他们最真实的源泉,在这样之质朴的山水中,他们肆意的生活,他们饮下大碗的酒,他们唱起欢快的歌,他们抱起寻来的妻子,高声欢唱中消失在群山众岭中,他们是山际的精灵,这是多少人渴望的快意的人生?
夜幕悄然而降,我们将东西安置在下榻的旅店,便结伴去往丽江古城,那自宋朝而来的繁华的积淀,在而今现代的韵味中,亦是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期间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多了近代的灯光点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古色古香的街道,走过流水人家之间的小桥,我们在行走中迷失于这样的繁华锦璀的店铺中,在小巷中穿梭,渐渐走远了人群,巷尾静静的伫立着一座又一座的旅店,不同于酒吧一条街的喧闹与嘈杂,这里没有寻求艳遇的激情,没有年轻的音乐响彻在耳边,只有巷边静静亮着的几盏透着昏黄光亮的灯轻轻摇晃着,映着门口茶桌上翠绿的玉壶和放在旁边的杯盏中的茶水,依稀透出里面坐着的老者的身躯,仿佛岁月停在那里的定格。
在这样的古城里迷失是一件幸运的事,然而我就真的成为了这个幸运的人,当我拖着疲惫而兴奋的身躯躺回旅店的床上的时候,我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在这里定居下来,开一家小店,在日暮垂垂中品着茶,看着夕阳,感受着这惬意的人生和风景,生活在这样一座不得不去的古城,是一种怎么样的幸运?
行程匆匆,在这里的停留就这样到了短暂的离别,在送别我们的时候,阿星明显比前几天开心的多,站在车上用当地的口音一字一句的跟我们讲着:“如果你们来到阿星的家里,阿星会给你们宰上一头羊!再给你们备上一坛坛的好酒,先陪你们喝个尽兴,阿星家最大的屋子留给你们停留休息,阿星的妈妈姥姥会给你们做上美味的佳肴!”然而在说起妈妈和姥姥的时候,他突然目光一凝,说:“你们都知道阿星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泸沽湖畔的人,我们这里自古就有着走婚的习俗,感情好的,能走一辈子,感情淡了,也就各自婚娶,继续下一轮的走婚,但是你们有的来的游客,很不正经!来了就说想试试我们这边的走婚,我们的姑娘怎么能这样被你们糟蹋,我们这里的姑娘是神圣的!”
听着阿星的话语,我原本的喜悦却淡淡消逝,快速行走中的中国人在追逐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的确丢失了许多的东西,在这样的一个传统的女儿国,那月下定情,午夜缠绵,那曾在往日岁月真实存在过的深情浓意,如今也成为过去的踪影,只能远远的回味追忆。那些独自带大孩子的妈妈们,依旧在这片故土辛勤的生活着,希望这片净土永远纯净,这里的人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