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都是练武的人,两人都起得很早;不过,不二醒来的时候,越前已经打理好自己,准备出门了。
      他只来得及问了一声去向。越前的回答是随便逛逛。

      宋朝大多体制因循隋唐,都城的设计也不例外。但是,正如原本的三省六部的职权和唐朝相比事实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样,在旧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封城现在也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计划。例如,按照唐制,商业区住宅区等等划分得非常清楚;但到宋时,由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工商业事实上已经不局限在东西两市的布局上了。
      商业的繁荣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甚至已经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夜市——可以持续到三鼓,即现代的半夜十二点。有资料称,当时“以商为耻”的思想,已经被冲刷殆尽;不少达官贵人也开始经商。
      向都城中心走,繁华渐显。
      有人曾把路人的步伐速度和城市的发达程度联系起来;如果这个正比在古代也成立,那么东京人走路的速度在当时世界上,不是最快也是第二了吧。
      尽管如此,好像完全和城外的饥民处于不同世界一样,路人依然悠然。偶尔也有行色匆匆的,其他大多是按部就班。间或有谈笑声,小贩的叫卖则是不绝于耳。
      此处景象,与荒野饿殍丝毫联系不起来。

      越前离开客栈之后,不二自觉没趣,干脆也出门逛逛。途中有官驾经过,行人纷纷避让,一阵鸡飞狗跳。听有人议论刚走过的是朝廷新贵,很得皇帝重用的样子。官驾一过,各自便都归位,好像全然无事发生过。
      不二游历的时候,曾跟随商队到过辽国。那里的都城于北宋就大不相同;质朴粗犷,和南方的秀气反差巨大。自认随性,他还是对辽人的许多粗鄙习性适应不良,越发觉得宋文明之邦,实在是上国。只是,被认为还未开化的蛮族,为什么占了大半江山,还虎视眈眈直欲南下牧马,而宋对此无能为力?除了“大概是因为大宋文气太重”之外,不二也想不出别的了。但是,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似乎也不是多提拔几个武人就能做到的。

      乱逛了一气,也没有什么好做的,不二眼看着日头已高,差不多中午了,就回了客栈。
      在客栈下的饭馆,说书先生一拍桌子,说的正是“三分”。
      “有德公,见汉朝危如累卵,盗贼蠭起,黎庶荒荒,叹曰:‘大丈夫生于世,当如此乎!’时时共议,欲救黎民于涂炭之中,解天子倒悬之急。”
      有坐在一旁书生打扮的人,口中喃喃:“大丈夫生于世,当如此乎。”
      不二听见,微微一笑,转上楼去。

      进了房门,就看见越前正坐在桌边写字,不二好奇地走了过去。
      越前写的是一幅大字,笔锋坚韧猖狂,和人果然有几分相像。
      他写的是耳熟能详的名篇,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的一句。
      不二笑了:“好字。”
      越前没有答话,把墨迹吹干,折好收到自己怀里。
      “你可是已有所决意?”
      不二虽然这么问,却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
      越前沉默片刻,问:“我向来觉着考取功名乃俗人之事。”
      不二以手指越前胸前:“若怀中有此物,则不俗。”
      越前不语。片刻,抬起头来,直视不二。
      “俗也罢,不俗也罢,我意已决。”
      他的眼神,不二读懂了。
      “我自当追随。”
      说完,他拿起桌上毛笔,挥毫而就。是狂草写的范公名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就是江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