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杨柳青说她自己的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胖脸胖胳膊胖腿的年画娃娃,也容易让人联想到《还珠格格》里那个有点儿拳脚功夫最后娶了金锁的酱油角色,但实际上她是个女的,是她爸老杨从诗句“客舍青青柳色新”里摘出的这么两个字,彰显一下文化水平。
      正月初九,杨爸杨妈和另外几家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一起报了个去海南的旅游团,杨柳青自己没有假期,只能每晚下班回来萧索的和电视一起过节。电视大部分时间被定格在“文物宝库”频道上,这个频道是春节期间免费加赠的,连同这个频道还同步增加了其他40多个频道,保守估计这些加赠的频道最多不会超过3月就得被取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再加上杨爸走前一直对电视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全天收看加赠的“国防军事”频道,所以,这个随心所欲看电视的机会更显难得。
      杨爸出发前,嘱咐她闺女在正月十五那天把家里剩的倒数第二挂鞭炮放了,倒数第一挂鞭炮留给二月二。
      正月十五这天,杨柳青刚进家门,就被几个“元气”阿姨热情的拖去超市参加猜灯谜活动了。猜谜是杨柳青为数不多的技能之一,自从这个技能被杨爸无意中扩散出去以后,每年和邻居阿姨们一起去猜谜已经成了固定的节目。
      “当日购物满x元,可凭购物小票参加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者继续可参加抽奖活动,人人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五等奖。。。”,商家的心机促销活动也阻挡不了澎湃的阿姨们。不难想象,阿姨们大部分抽中的都是四、五等奖,最好成绩也不过是三等奖。柳青破天荒的抽中一个二等奖,有个阿姨背地里跟她商量可否交换奖品,杨柳青就用她的“小沈杨”牌真空双层不锈钢保温桶换了阿姨的一袋手工元宵。
      尽管早餐吃了元宵,午餐食堂又做了元宵,晚餐图方便,杨柳青还是煮了元宵,她一边念叨着“一天吃三顿元宵也是没谁了”,一边撕扯了一袋同事给的“食神豆妈”家辣条味儿的豆腐皮儿当配菜。不要讶异于这种搭配,去年的今天,杨爸还把豆腐脑和元宵配在了一起,他的理论依据是:巧克力和音乐都能配。杨家人似乎格外钟情于豆腐和元宵这个组合。
      晚6点起,就是鞭炮的主场了,杨柳青想起老杨的嘱咐,不情不愿的找了一根废弃拖布杆,把鞭炮拴在拖布杆一头儿,从窗户伸了出去,她觉得这个做法应该万无一失。鞭炮不大,一会儿就放完了,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机智鼓掌,家门就被拍响了。
      杨柳青透过门镜一看,生脸,问:“哪位?”
      “楼下。”语气不太好。
      “你确定你是我家楼下?我怎么没见过你?”出于谨慎,杨柳青没开门。
      “新搬来的。”对方没想深入解释。
      “有什么事吗?”
      “你是不是刚才放鞭炮了?”
      “没错。”杨柳青此时已经有点儿不好的预感了,从以往的经验看,她不适合耍小聪明,生活总会在这种时候迎面给她一记重拳。
      “你家鞭炮把我家窗户炸了,你看怎么办吧?”
      “让鞭炮以身相许。”这是杨柳青脑袋里的第一反应,但她忍住了没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