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当今中原分国而治,其中羌国、周国、黎国、郦国是中原的四大国,国事强盛,财力富集,他们的周边或多或少还有一些附属小国,这些小国大都势微财弱,便不再一一详说。论中原形式如何还要从这四国关系说起。
羌国、周国、黎国、郦国分别处在北、东、西、南四方,这仅是大致方位,四国处势并不都相近。郦国和黎国相邻,羌国与周国相近。郦国与黎国两国离得近,许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两国关系修好,平常军事经济交往也十分密切。羌国与周国往来也较为密切。四国彼此牵制,这中原的局势看似十分平静,但君主的野心又是谁能够猜测的。
郦国民风开放,尤其自宣珛年间出了个奉安女王,郦国不再将男子视为上,男女地位趋渐于平等。郦国王位传至今天的德元女王时,女性的地位甚至位于男性之上。习武的女子更是比其他诸国的女子比之甚多,郦国女将上阵杀敌丝毫不逊于男将。说起郦国的婚嫁制度,更是独树一帜,郦国女子可以娶多位男子为夫,若男子不论嫁论娶,凡是在朝中三阶官级靠上的,便可多娶,其他男子娶妻只能娶一人。
这近来的婚事便有一桩,是郦国的王室大事。乃是当今郦国长公主南宫云要娶万俟侯的二公子万俟兆文。这门亲事据说是两人从小便定下来的,还是女王亲自要求定的。
万俟侯的大公子是名武将,从小对文学是一点兴趣都提不上来,经常被人暗地里称其为有勇无谋。万俟侯爷身为京城有名的大文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他一样文采卓然,因此他对大儿子失望一次又一次,直到二儿子的降生,才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起名兆文,也是希望二儿子能在文学上一展风采。而这位二儿子也确实没让他失望。
万俟侯府的二公子从小便被誉为神童,三岁诵诗七岁作词,十三四时写的文章便引得京城有名望的先生们赞声连连。并且,万俟二公子长得还丰神俊貌,面如冠玉。谦谦君子引得京城女子无不仰慕倾心。每回万俟二公子出行的时候,那街市堪比过年过节开什么盛会还热闹。这样一位俊俏公子就要嫁人,可怜见的京城中碎了一地的芳心。
再来说这位让人趋之若鹜的公子要嫁的这位长公主。百姓们嫌少了解到这位长公主的轶闻。但这次有关万俟二公子,这市井中便开始流传出有关长公主的事来,褒贬不一。有人说长公主薄情寡义,冷心冷情,曾亲手杀了自己的太傅。还有人说长公主宅心仁厚,施灾振济体恤百姓,丰林郡遭受洪灾,长公主便派人送去大量物资给灾民们。这都是市井之言,真假难辨,但也并不都是空穴来风。关于长公主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却没一人能总结完全,也没一人敢断言。不过听说,这位长公主已经早早就娶过正夫了,想必那位长公主现在也该是三夫四妾的。
这位让满京城的小姐女君们追逐的谦谦公子就要入宫做一名侧夫了,引得京城上下一阵嫉妒与哀叹之声,嫉妒的是长公主能娶到这位万俟二公子,哀叹的是以后再在京城中见到万俟二公子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王室娶亲是大事,更何况这是女王钦点的婚事,更是隆重之至。娶亲前两三天王宫里便已经张灯结彩的了。万俟侯府也是喜红一片,看着喜庆得很。可是这府里的气氛却全然不是那回事。
万俟侯爷与南宫王室的关系甚是亲密,先王在世时对万俟侯甚是器重。朝中大事俱是要一一询问过万俟侯的意见。而万俟侯的忠心也是出了名的。先王去世时,万俟侯还作了《忆先君》,感动了上上下下。继位的德元女王也对万俟侯爷万分敬重。
那日朝中年夜宴会上,万俟侯爷带了十岁开外的小神童万俟兆文,德元女王也曾听闻过万俟侯爷还有个神童儿子,便对这位小公子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出了几道题打算来考考这位小公子,没想到万俟侯爷家的小公子的表现让宴会上的人都大吃一惊。
果然神童的称谓并非浪得虚名。
德元女王对他甚为喜欢,提了一句,不若让云儿将来娶了这位小公子吧,宴会上本就是轻松热闹的气氛,其他大臣们笑着点头应和,如此真是好事一桩。当时女王只是那么一说,并无颁旨订亲,没想到时至今日,旧事又被重提。
眼看圣旨也颁了,迎亲的准备也都做好了,可没想到这门看似水到渠成的婚事,就在这紧要关头,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