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6、第八十二回 ...

  •   中军帐中一片死寂,如同一潭死水,连风都吹不起一丝波澜涟漪。
      洪承畴强支着身子坐在帅座上,形容枯槁了许多,有些凹陷的眼睛浑浑噩噩的扫过两侧就坐的八位总兵,急切中找寻着某种期望已久的神情。
      然而,他的目光所到之处,看到全是逃避。
      他的内心里仿若突然被扯裂出了伤痕,缓了口气,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他感到自己一味强自的镇定已经被面前八个人的沉默搅乱了,以“知其不可而为”自勉的信念也就此成了黄梁一梦。
      终于,一个挺拔彪悍的身影站出了队列,以洪亮的声音拼合了他心中破裂的期望:“末将愿意为大人打第一阵!”
      洪承畴抬起头,望着那一双给他力量的眼眸,沙哑了喉咙:“曹总兵……”
      曹变蛟抱拳下拜,给了他永不言败的执着言辞:“末将甘愿为大人打先锋,迎战皇太极!”
      不知怎的,这洪亮的誓言却在八月的山风中成了呜咽,化作了一片阴云笼罩在了大明王朝的上空。
      帐帘外,谢弘抽回了本欲掀帐帘的手,转脸向天长叹之际,却望见东方鱼肚白处,一弯下弦月的苍白。
      清冷淡漠的月光在他的脸颊上点亮了晶莹,咻得滑落了。

      黄骠马上,银甲与鲜血喷涌四溅的眩目,宛如盘古未开天地前的混沌中一道血虹。
      寒光飞近,避之不及地驱散了眼前常常笼罩的沉昏。
      “变蛟!”谢弘横空斜挡一枪,将死神的魔爪斩断于曹变蛟的身前。
      曹变蛟半身银甲已经凝上了绛红,黝黑的脸上除了半干未干的红色,不仔细找寻,竟连眼睛也可以忽略不计。手中的曹家枪法随着长毛在手上的呼啸声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是,纵使他再勇冠三军,面对多尔衮兄弟手下的铁骑,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野战争锋本就不是明军的长项,更不是他曹家军的长项,可是他没有退路。
      他的眼睛杀得血红,横眉怒对之间,面目已有了罗刹般的狰狞,切齿的不甘让他决然向前,纵马驰向敌军的铁骑源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两侧清军纷纷在他的矛下落马,就着这个间隙,他反手拈弓上箭,瞄准了万马军中,旗帜下的多尔衮。
      弦未松劲,箭未出手,却是一股腥风迎面而来。
      他只觉得心口一震,天旋地转间摔下了马背。
      谢弘飞马直至近前,跃马横枪杀却了涌上前来的清军,伸手弯腰将他挟上了马背,枪尖的凛冽寒风硬是在无路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敌人的血,曹变蛟的血,自己的血混合在一起,铺染了他一脸一身。
      身后是如潮追兵的迫近,身前是如山阻隔的堵截,曹变蛟伏在他的背上已然人事不省,可是手中的长矛却已久不曾松开半分,只在马艰难地前行之际沿路划出一条沟脊,弯弯曲曲的种下了一路血花。
      已经能看到明军主帅的旗帜了,谢弘的力气也消失殆尽,连喊都成了奢望,身上的伤口处处绽破,血的红色模糊了视野。
      红的,四处一片红。
      “凌焯!”吴三桂纵马横枪带部迎上来,举手之间帮他解决了身后的威胁,“快!保护曹总兵和谢将军回大营!其余的,跟我上!”
      谢弘眩晕之间,不等亲兵上前牵住马缰,便一头栽下了马背。
      眼前几张模糊而扭曲的脸一闪而过,随即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曹变蛟此时也身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他寻着前面不远处萤火的微亮迎去,浑身的无力使他几番摔倒。
      那微亮一点一点清晰起来,他只觉得喉咙口一咸,脱口叫了出来:“叔父!叔父……”
      模糊的面容影影绰绰,赖是他如何伸手去够,也够不着一般。
      他的心头一时血涌:“叔父!叔父……叔父——啊——”
      胸口的一阵剧痛将他眼前的微亮豁然打开了,他条件反射似的弹起来,又重重地摔将下去。
      “曹总兵真是命大!”军医一头汗水,心有余悸地盯着自己手中血淋淋的箭镞,“再差半寸,就回天乏术了。”
      “曹总兵,你怎么样?”
      “是啊!你可把我们吓死了!”
      “部堂大人来了!”一声高叫后,大帐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洪承畴瘦小而佝偻的身影缓步到了众人面前:“尔等先行回去吧。变蛟身负重伤,需要调养,就暂时不要打扰他了。晚上,还要开会商议突围的事情,大家抓紧休息。”
      “末将遵令!”
      一阵嘈杂的声音去远了,洪承畴踱到了曹变蛟的床头,看着他失去血色而苍白的脸因为剧痛而扭曲着,心下刀绞一般,“变蛟,他们都走了,你要是痛得厉害,就叫出来吧。”
      曹变蛟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却一声也没哼出来,额上豆大的汗珠密密地布满了一片,连成一线后便如浆似的淌了下来,湿了枕头,潮了薄衾。
      “还有麻药么?”洪承畴转脸问正在给曹变蛟敷药的军医。
      军医叹了口气,也不作声,只是摇头。
      “一点都弄不到么?”
      “早在五天前,军里的麻药绷布就都用完了。”军医身边煎药的徒弟愁眉不展,“现在涌的绷布,都是内衫撕的。谢将军的伤也很重,不过还不致命。小的们好说歹说,他也不肯涌绷布和止血散,一定要留给曹总兵。”
      洪承畴心里不免有了一种不合时宜的颓唐,再坐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缓缓起身,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垂垂老矣的长叹一声:“曹家就剩下曹总兵一个了,你们念着他曹家一门为国尽忠,尽力照顾好他吧。本部堂还要处理军务,有事就差人来说。”
      “是,大人。”
      回到中军帐,他一沾上椅子顿时萎了一般瘫在了桌前。他心里明了,今日两军交战试图突围而出已经成了妄想,他强在众人面前做的乐观,如今连自己也无法说服了。
      桌案上如山的公文,他已经不想去看了,因为连日的奏报无一日不打击着他仅有的自信,动摇着他的坚定。
      自从笔架山的军粮被劫,自己卧病不起,军中的人心惶惶早已经在他的意料中。然而,他万万没有估计到,逃跑投敌的人会成倍的快速增长,就如同锐减的军粮一样,再没有了填补的希望。
      他知道该是下定最后决心的时候了,否则日久生变,谁能料想数日之后,他身边还会有几个人?
      “大人!用饭了。”侍卫端着一碗汤面进了大帐。
      “哦!”他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仍然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盘算这突围的路线。
      “大人,还是趁热吃吧。”侍卫将汤面递到他面前。
      他张开眼睛,伸手去接:“嗯,你去通知一下,一个时辰后,众将来中军帐听令!”
      侍卫的“是”字尚未出口,却见另一个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大帐,一个站不稳摔在地上:“大……大人……不好了……”
      “出了什么事?不要急,慢慢说。”他见怪不怪,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架式。
      “王……王朴总兵……大同镇的人马全部……全部逃跑了……”侍卫上气不接下气道。
      “什么?”他猛地站了起来,眼前一阵金星乱窜,热汤面失手泼在身上,也没觉得烫,“你说什么?”
      “大同镇的人马全部逃走了……一个也没剩下……”
      “王朴这个懦夫!”他抓起砚台,狠狠地砸在地上,“本部堂……”
      他怒火中烧的话还没说完,又是一个侍卫冲进了中军帐:“报——大人,宁远人马全军遁逃!”
      他张大了嘴巴连“啊”都啊不出来,整个人犹如被晴天霹雳击中一般呆若木鸡。
      然而,现实的残酷还不仅于此,他这里还没有缓过神来,前屯卫总兵王廷臣也一头扎进了中军帐:“大人!宣府、密云、蓟州、山海关四镇人马全数溃逃,四营已经被辫子军占了!”
      这一声大嗓门的叫喊硬是将洪承畴从愕然中惊醒,那一下恍若惊梦,他喉头一紧一松之下,一口血咸咸地喷了出来,眼前黑了一片。他狠狠地用力合了一下本已松弛垂挂的眼皮,又睁开了眼睛,咬牙切齿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的意识未软,人却已经栽倒下去。
      “部堂大人!”王廷臣一把架住了他。
      “部堂大人!”谢弘架着方才苏醒的曹变蛟艰难地挪进大帐。
      王廷臣低头看了一眼不省人事的洪承畴,冲着谢弘和曹变蛟摇了摇头。
      “王总兵,现在全营还有多少人马?”谢弘冷静的问道。
      “兵丁总共还有八万三千多,可是能上阵的……”王廷臣叹了一声,“能上阵的不到三万……”
      “巡抚大人可在?”谢弘又问。
      “我邱民仰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帐门口,一个中年人迈着坚定的脚步近前来,“事已至此,邱某愿与几位同生共死。”
      “好!”曹变蛟用力挣脱了谢弘的搀扶,强自站定,“王总兵,就烦劳你带兄弟们保护部堂大人和邱大人先撤往松山城暂避,曹某自去与皇太极厮杀,保你们无恙。”
      “不可!曹总兵,你……”邱民仰出言欲阻。
      曹变蛟苍白一笑,将手一摆,冲着帐门口大叫:“曹成!曹忠!”
      “属下在!”两个家将应命而入。
      “你二人随王总兵护送部堂大人,邱大人退守松山。如有纰漏,看我如何处置!”
      “将军!”两人一惊。
      “莫要多说!我曹家两代为将,转战千里,以血肉之躯搏得大小曹将军之名,是曹家的人就不该怕死!我若战死沙场,是全我曹家对大明的忠烈名节,不负文诏叔父,鼎蛟弟弟的英名!”曹变蛟的言辞之间没有了半点重伤之人的虚弱,却激昂到了蹈死不顾的亢奋。
      “可是……”
      “你二人若是大丈夫,就不要再多做纠缠!”
      “是!”两个家将一左一右架起洪承畴往帐外去了。
      王廷臣和邱民仰拱手一礼:“曹总兵,松山城见!”
      “好!”曹变蛟也还礼道,“珍重!”
      一时间,嘈杂声去远了,中军帐安静了下来。
      “变蛟……”谢弘刚一开口,便被打断了。
      “大哥还是先走吧!”曹变蛟深吸了一口气,煞白的唇角尽是刚毅,“变蛟亲自断后!”
      “你误会我了!”谢弘挺直背脊走到他的面前,“你我是同生共死的兄弟,这么些年,再难也没有改变过。如今你决心将生死置之不顾,我怎能让你孤独呢?”
      “可大哥你……”
      “你我皆是大丈夫,不是么?”谢弘一笑中带着自信,“我相信,不消三个时辰,我们便可以站在松山城头。”
      “好!”曹变蛟感意气而开怀笑道,“不论结果如何,这个约定谁都不许赖!”
      “走!”谢弘一偏头指向帐外。
      “走!”曹变蛟的声音更加铿锵有力。
      然而,这一边皇太极却与他们的担心背道而驰,在轻松拿下了明军七大营后,只将目标锁定了遁逃的六镇人马。此时此刻,他正坐在御帐中等候着伏击歼灭明军万余精锐的捷报。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心理活动,平静安谧的一如往昔,只在椅子扶手上时时叩击的手指之间方能看出他内心思虑的焦急。
      桌上摊着份刚送来不久的公文,是关于受降锦州城的上书。而其具讽刺意味的是,上书的人是祖泽润,而要收降的人却是他的父亲祖大寿。
      对于收降祖大寿的心思,他可以说是数年来一直未曾改变。先前他设计离间了袁崇焕与崇祯帝之间的关系,内心里并非要置袁崇焕于死地,而是一心想收为己用。谁料想,袁崇焕的蛮劲和无以伦比的“愚忠”白白浪费了他的心机。袁崇焕一死,原本可以称为铜墙铁壁的关宁铁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铁板一块,就此人心涣散,支离破碎。他一心像在大明万夫莫开的辽东防线上将裂缝撕得更大,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祖家。可是,他似乎小觑了祖大寿的愚忠血性,更没有料想到祖大寿宁可牺牲全家族家眷子侄的性命,也绝不变节的耍出了诈降之策。他背负了不孝不义之名,抛家弃母,手刃战友,竟连头也不回的带着“知其不可而为”的执着回到了敌人的立场上,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底里有感而发“大明有如此血性的汉子,又为何会落魄到如此境地啊!”
      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他的卓绝智慧已经参透了其中的谜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帝的失败正在于,他什么事情都希望能立竿见影,勤勉有加,却又刚愎自用诸多猜忌,最终将自己的双翼折断而不自知。
      “自毁藩篱啊!”他吁出了一声,眉头淡淡一舒,撑着桌案站起来,凝神望着帐门口喃喃自谓,“父汗!我们父子两代人的目标就快要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哪一天不远了!您的在天之灵要保佑大清的臣民,保佑儿臣能够实现您的夙愿。”
      眼前似乎又浮现起了这年正月祭神时萨满在神灵前祝祷的情景。
      “久居长白山峰顶上,九层峰上的金楼子里的,巴图鲁尼瞒,请沿松花江降临时,身穿金色的盔甲,手持银色的大枪的巴图鲁始祖,带领八旗千万,驰骋原野,征伐江南,威震四方……”
      “征伐江南,威震四方……”他不觉轻声念了出来,两代人的夙愿就如同黎明将至,曙光来临,给他原本一向静如止水,处变不惊的心竟带来了浪涛的澎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