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苏小鱼今年27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成年了,但对于苏小鱼来说还很小。先不说他长着一张清秀的娃娃脸,就说他的工作环境也决定了他很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脱不了奶腥味了。
      苏小鱼是一所民办学校的小学部语文老师。而且还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成天混迹于一伙六七岁的小孩儿之中,想不幼稚都不行。
      可别小看这小学老师,那是非常考验能力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哪个学校不是卯足了劲儿的找高学历的老师,加强师资队伍,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所以当一个小学老师,可不像过去那样,是个中专生就能干的了。不仅要求IQ高,EQ更得高。
      这天苏小鱼正在给一年一班上语文课,内容是他拿手的古诗。说起这首古诗,那还真算的上是如雷贯耳了。哪首?自然是《鹅鹅鹅》了。要说这首诗,全中国,哦不,全华人圈估计不会的就只剩下纯文盲了。只要是识字的就都会。这可算是启蒙诗了。对于苏小鱼的这个学校,别看性质是民办的,可却是B市属一属二的贵族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所以说我们的小鱼同志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管是能力上还是运气上,否则怎么能进这样的学校呢。哦,好像扯的有点远了,咱们书归正传。
      苏小鱼在讲台上摇头晃脑的先给学生领读了一遍。然后抬起头,看着讲台下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心里别提多羡慕了。“还是小孩儿好呀,都没有近视眼”,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小鱼同志是个近视眼呢,虽然度数不大,但毕竟影响了看东西的清晰度。想到这儿,他发现又走神了,赶快拽回自己的思绪,回到课堂上来。苏小鱼先让班里面语文学得最好的王嫣然小朋友读了一遍,然后把全班按行分成四组,每组读一句。然后全班齐读。又找了一位小朋友领读。这样反反复复的读了七八遍,在确定了孩子们终于全部记住了之后,开始详细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含义。要说对着才六七岁的小娃娃们还讲什么创作背景呀?这不是对牛弹琴吗?但是苏小鱼不这么认为,他是学中文的,从小就在浓郁的汉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他认为,想要学好中文,学好汉文化,不是死记硬背几首古诗就能完成的。必须在了解整个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创作基础,还包括了解作者的身份地位,知识底蕴的情况下,将个人放到历史之中,领会作者的创作初衷的前提下,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含义,也就能更深刻的体会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邓爷爷也说过“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苏小鱼不管孩子们听不听的懂,都要先讲清楚。这么做也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了,经过了他两年来的实践,发现确实对提高孩子们的古文欣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也对此也暗暗得意。
      眼瞅着半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们的期中考试成绩还不错,学校组织了在这个星期五下午开家长会。这种事对孩子们是重要的,对于苏小鱼来说那就更重要了,因为这是家长检验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平台。苏小鱼任教也有两年了,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从来不敢马虎,他是从小城市来的孩子,是刻苦的学习让他从一个北方小城来的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的。他很珍惜这个机会,他想在这儿扎根,想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他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为此他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即使这次有一两个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也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家长的挑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