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苏家 ...

  •   我回家后不久,一家姓苏的城里人搬到南门来居住了。一个夏天的早晨,苏家的两个男孩从屋里搬出来一张小圆桌,放在树荫下面吃起了早餐。
      这是我十二岁看到的情景。两个城里孩子穿着从商店里买来的衣裤坐在那里。我一个人坐在池塘旁,穿的是手工缝制的土布短裤。然后我看到十四岁的哥哥领着九岁的弟弟向苏家的孩子走去。他们和我一样,也都光着上身,在阳光下黑黝黝的像两条泥鳅。
      在此之前,我听到哥哥在晒场那边说:“走,去看看城里人吃什么菜。”
      晒场那边众多的孩子里,愿意跟随哥哥走向两个陌生人的,只有九岁的弟弟。我的哥哥昂首阔步走去时,显得英勇无比,弟弟则小跑着紧随其后。
      两个城里孩子放下手中的碗筷,警惕的注视着我的兄弟。我的兄弟没有停留,大模大样的从小圆桌前走过,又从城里人的屋后绕了回来。比起哥哥,我的弟弟的大模大样就显得有些虚张声势。
      他们回到晒场后,我听到哥哥说:“城里人也在吃咸菜,和我们一样。”
      “没有肉吗?”
      “屁也没有。”
      我弟弟这时出来纠正:“他们的咸菜里有油,我们的咸菜里没有油。”
      哥哥可能推了弟弟一把:“去、去、去,油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家也有。”
      弟弟继续说:“那是香油,我们家没有。”
      “你知道个屁。”
      “我闻到的。”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的关于城里人的消息。
      有一段时间,我坐在池塘旁,或者割草的时候,喜欢偷偷观察苏家。两个城里的孩子出来的时候并不多,他们走得最远的一次是来到村口的粪池旁,但马上又回去了。一天上午,我看着他们从屋里出来,站在屋前的两棵树中间,用手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然后走到一棵树下,哥哥将身体蹲下去,弟弟扑在了他的脊背上。哥哥将弟弟背到另一棵树下,此后是弟弟背哥哥回到刚才的那棵树旁。两个孩子轮流的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每当一个压到另一个身上时,我就会听到令人愉快的笑声。兄弟俩的笑声十分的相似,
      后来从城里来了三个泥瓦匠,拉来了两板车红砖。苏家的屋前围起来围墙,那两棵树也被围了进去,我就再也没看到苏家兄弟令我感动的游戏。不过我经常听到来自围墙里的笑声,我知道他们的游戏仍在进行。
      他们的父亲是城里医院的医生。我经常看到这个皮肤白净、嗓音温和的医生,下班后在那条小路上从容不迫的走来。只有一次,医生没有走着回家,而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那条路上。那时我正提着满满一篮青草往家走去。身后的铃声惊动了我,我听到医生在车上大声呼喊他的两个儿子。
      苏宇和苏杭从屋里出来后,为眼前的情景欢呼跳跃。他们欢快的奔向自行车,他们的母亲站在围墙前,微笑的看着自己的家人。
      医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骑上了田间小路。坐在车上的孩子发出激动人心的喊叫。坐在前面的弟弟不停的按响车铃。这情景让村里的孩子羡慕不已。
      在我十六岁读高中一年级时,我才第一次试图去理解家庭这个词。我对自己南门的家庭和在孙荡王立强的家庭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确定下来的理解,便是对这一幕情景的回忆。
      苏宇和苏杭不久后也加入到村里的孩子中间。那时我的兄弟正在田埂上割草,我看着苏家的两个孩子犹犹豫豫的走过去,他们边走边商量着什么。我的哥哥,当时感到自己可以指挥一切的哥哥,向他们挥着手中的镰刀,叫道:
      “喂,你们想割草吗?”
      苏宇在南门很短的生活里,只有一次走过来和我说话。我至今仍记得他当初腼腆的神情,他的笑容带着明显的怯意。他问我:
      “你是孙光平的弟弟?”
      苏家在南门只住了两年,我记得他们搬走的那天下午,天空有些阴沉。最后一车家具是由医生拉着走的,两个孩子在车的左右推着。他们的母亲提着两篮子零碎的东西跟在最后。
      我眼看着他们走远,消失在视线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好像当初看着李秀英消失一样,感觉自己再次被抛下了,但事实上我和苏家的交集实在是少得可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苏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