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楔子
      唐开元二十四年
      “太真娘子,陛下在长春殿候您多时了,正盼着您过去呢。”前来传话的公公微微弓着身子,满脸的殷切与讨好的笑容。
      我站起身,用手轻轻拂了拂衣服上的褶皱,随着领路的公公走进重重深宫之中。
      三个月前,我告别了我心爱的夫君,来到这皇宫内的寺庙清修,本以为这辈子便会与青灯古佛相伴,却没曾想,当我一点点地走进皇宫的深处,我的命运就被这四方的宫墙束缚,再也无法过着平静淡然的生活了。

      (一)
      唐天宝四年
      我猛地睁开眼睛,从睡梦中惊醒,脑海里一片混沌,也记不起刚刚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噩梦。身旁的男子依然在熟睡,眼角的细纹流露出满身的疲倦,他并不年轻,可是依然很好看,天子的威严在他的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让多少年轻貌美女子甘愿匍匐在他的脚下,只为换得他的爱怜。
      我安静地起身下床,走到外室,立刻便有宫女迎了上来。
      “娘娘怎么起的这样早?”宫女绿歌说着扶着我坐下,为我细细梳妆打扮。
      我不作声,绿歌也颇识趣地不再问,只继续欢快地说着:“娘娘昨日才被封为贵妃,今日还要接受后宫嫔妃的参拜,定要打扮的艳压群芳才好。”然后挽起我的发,拾起梳妆盒里的一只金凤凰步摇给我插上,“其实奴婢觉得,娘娘不管怎样都很好看,奴婢再没见过比娘娘更加美丽的女子了,怪不得陛下对娘娘恩宠有加呢。只是宫中礼仪繁多,奴婢为娘娘打扮的华贵些,才符合娘娘的身份。”
      我本厌极了这样的满头珠翠,但听着绿歌这样说也只能由着她打扮。金钗玉坠,锦衣华服,捯饬下来倒弄了快一个时辰,等我妆点完毕刚刚起身,却迎面撞见了刚刚起来的皇上。
      他看向我,微微有片刻的失神,然后眼眸突然亮了,手指轻轻拂上我的脸,笑着对我说:“朕的玉环就是这样的美。”
      “陛下就爱取笑臣妾。”我淡淡地回答,声音里不带有一丝情绪。
      “那朕先去上朝了,待会回来与你一起用早膳。”
      “恭送陛下。”我微微行礼,垂下眼眸,待我抬头,只看得见他即将消失的背影。他的身后明明有那么多的宫人跟随,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背影竟显得有些落寞。
      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我知道他是喜爱我的,他赏赐给我无穷无尽的珍宝,封我为贵妃,想着法哄我开心,可我知道他不过是喜爱我的样貌,若他真的爱我,想来也不会罔顾伦常,生生将我与夫君分开。

      “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贵妃入主,后妃参拜。我并不享受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却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武惠妃,顺带着想起了当年在寿王府的日子。只是那都是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了。我要默默忘掉那一切。
      我端坐在大殿之中,底下花花绿绿地跪了一排人,倒教我有些眼晕,赶忙摆了摆手说:“都别跪着了,快起来罢。”
      为首的紫衣女子率先起身,眼神孤傲冷清,身量纤纤,不似后边的庸脂俗粉,别有一番意境,想来便是梅妃了。册封前曾听绿歌跟我念叨,说我来宫里之前梅妃是如何的受尽恩宠,如今倒是被冷落多时了,大概她对我有着极深的怨念吧。
      “梅妃近日可好啊?”想着她,倒不自觉地问了出来。
      “劳贵妃娘娘挂心,臣妾一切安好,只是不比娘娘福气大,能享此尊荣。”她眼神凌厉地看着我,似是把我的问话当成了一种挑衅,着实冤枉了我,不过她的性子,我还真的是喜欢。
      “宫中礼仪繁琐,本宫倒是讨厌的紧,今后还希望大家不必拘礼。今儿个就散了吧,站这么久也该累了。”
      “谨遵娘娘懿旨。”说着,各宫嫔妃便被各自的宫娥拥簇着离开。
      “梅妃姐姐请留步。”我起身拦住梅妃。
      “臣妾虽资历颇深,但地位却比不得娘娘尊贵,实在当不得娘娘姐姐二字。娘娘有何指教便直说?”
      “深宫之中日子冗长无趣,还望姐姐能时时过来陪伴一二。”
      “娘娘有陛下相陪,臣妾实在不好多多打扰,告辞了。”说完便只留下一个紫色的背影。
      好一个高贵冷清的女子,只是就这样荒芜在宫中,未免可惜了。

      (二)
      唐天宝五年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年,一年来不论我是冷淡还是温和皇上都对我日日恩宠,有时甚至罢了早朝,于是四下流言四起,说我是祸国殃民的妖妃,群臣上策,要皇上废黜我。
      这些,却都被皇上一力压了下来,任凭外头闹翻了天,后宫依旧是一派祥和,没人敢在我面前提半个字。只是绿歌时常念叨这些,嘱咐我要多加小心。
      “娘娘,寿王求见,正在偏殿候着呢。”
      寿王,我心中唯一的夫君,终于来看我了。
      我慌忙想要出去,愣了愣,再抓着绿歌直奔梳妆台:“快,帮我拾掇拾掇。”
      绿歌见我难得这么主动地拉她帮我装扮,不由得笑了:“娘娘这几天都满脸疲惫懒怠梳妆,今日倒是格外高兴呢。”一边挽起我的发一边拿起精致的花钿点缀在我的眉间,再拿玉簪装饰我乌黑的发,“如此,倒显得娘娘如出水芙蓉呢。”
      听了绿歌的话,我自是高高兴兴地去了偏殿,偌大的偏殿只有他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好不冷清。原本那样温润如玉的一个男子,如今,却也显得有些沧桑了,我的心里好不难受。
      见了我,他连忙跪下向我行礼:“儿臣叩见贵妃娘娘。”
      儿臣?你本是我的夫君啊。
      他的话一字一句地刺痛我的心。
      “你我何时这样生分了。”
      他起身,却不敢抬头看我的眼睛。我想起当年他为我在额上花梅花,说要像父皇与梅妃一样夫妻恩爱,那时他的眼里全是我,眼眸亮得像星星。可是如今,却成了这般,泪水不由得盈满了我的眼眶。
      “儿臣前来,是向贵妃娘娘辞行的。”
      “辞行?你要去哪?”
      “父皇派我去岭南,大约是不会再回来了。”
      什么?皇上竟然这样心狠,把我硬生生从夫君身边抢来,如今,竟连见他一面便不得了。
      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我顾不得其他,慌忙往外跑去,刚出门,却瞥见了静静站在门外的梅妃。
      “臣妾前来探望娘娘,不想撞见了这些,是臣妾失礼了。”
      “你……会说出去吗?”若是她说出去我也不怕,我的夫君就要离开我了,心灰意冷至此,我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她看了看我,叹了口气:“罢了,若是陛下知道,想来也是会伤心的,我又怎么舍得让陛下伤心呢。你……不过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这是第一次梅妃在我面前卸下她孤傲的伪装,露出一个平凡女子心念丈夫的模样,倒教我们两个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寿王走后,我对皇上是越发的冷淡了,常常是闭了宫门称作养病歇息,连着几日不见他。堂堂天子,却只能在宫门外徘徊不得进,连带着苦了梅妃,日日求见皇上却又日日不得见。
      直到有一日,皇上不顾一切冲进来,满身的怒火似要把我撕碎。
      “臣妾病中不宜面圣,陛下怎的这样失了分寸。”
      “究竟是朕失了分寸,还是你失了分寸?”他死死地捏着我的下巴,痛地我一抽,但我咬死了牙,一声也没吭。
      “这么多年了,你的心里难道还是只有他。朕对你,不好吗?”他的眼眸那么黑,那么深,怒不可遏,却又透着丝丝的难过。
      我不说话,他用劲地甩开我的脸,高声道:“贵妃杨氏,御前失礼,今日逐出宫中,非诏不得见。”
      终于,他对我的耐心也耗完了。
      绿歌和高力士齐刷刷地跪下:“陛下息怒!望陛下饶恕娘娘的一时之失。”
      “这是朕的旨意,不得违抗!”他拂袖离去,看来是气急了。
      我开始大笑起来,终于可以离开这四方宫墙了不是吗?可是我的心那样的疼,却不知是为何。
      绿歌扑闪着她那双蕴着泪水的大眼睛在我的面前跪下:“娘娘去哪,奴婢就去哪,奴婢一辈子跟着娘娘。”
      我扶起她的手说:“好绿歌,咱们回家。”

      我并没有回我叔父的家,想来我那几个姐姐若是看到我如今的这副落魄模样也不会让我进门,哪怕皇上并没有废黜我的贵妃身份。我来到了父亲生前居住的草屋,多年无人打扫,这里早已蛛网密布,灰尘扑扑,只能由我和绿歌二人合力收拾。
      一夜未眠,心里倒越发清明起来,觉得若能在这里了却此生也不错,至少再没人拘束我想什么做什么,比那深宫之中好了不知多少倍。只是多年的养尊处优下来,在这简陋的地方我却有些吃不消,不消几日我便感了风寒,人也瘦了一圈。
      第七日晚上,皇上亲临草屋,却带着满身酒气。
      “陛下怎的喝了这么些酒,有伤龙体啊。”
      “怎的?你也会关心朕吗?”他笑着说,眼里却是悲凉。
      “臣妾谨遵陛下旨意,离开皇宫,不见陛下,怎的陛下自己倒违逆了自己的旨意?”
      他靠近我,酒气熏了我一身:“玉环,是朕错了,朕不该和你发脾气,跟朕回去好吗?”他死死地拽住我的衣袖,像个孩子一般,“朕只是希望你的心里能多有朕一些,你是朕心尖上的人,朕怎么……怎么舍得让你受苦……”
      我的心开始剧烈地痛起来,一下一下地牵动我全身的神经。是啊,他是堂堂天子,一国之君,为了我竟如此委曲求全,我知道他爱我,但没想到用情至此。
      “陛下,您在这歇息一下,臣妾为您煮一碗醒酒汤吧。”
      他拉住我不让我离开:“玉环别走,朕醉着,玉环就会陪着朕了。”
      我再也无法忍耐,这些年积郁的感情蓬勃而出,我竟一把抱住了他。
      他有些兴奋又有些迷惑地看着我,眼眸炽热无比,紧接着,他的唇覆上了我的。我想要推开他,可是身子却不自觉地开始发软。他的唇那么热,那么霸道,像是要把我吞没。
      “陛下,陛下……”
      “别再叫我陛下了……”
      “那…三郎?”
      “甚合朕心。”
      唐天宝七年,玄宗为杨贵妃废弃六宫,只留杨贵妃一人独享恩宠。

      (三)
      唐天宝九年
      这几年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当我倾尽整颗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皇上为我庆生,大宴群臣,我在文武百官面前一舞“霓裳羽衣”,惊为天人。
      宴闭,皇上领我到寝殿,温柔地对我说:“玉环,再为朕舞一曲可好?朕亲自为你奏乐。”
      “玉环偏不。玉环小时候生在岭南,最爱吃荔枝,三郎若能为我寻得荔枝,玉环就为三郎跳舞。”我知长安城并没有荔枝,对皇上打趣道。
      “瞧你这蛮横的样子!除了你,又有谁敢对朕这样,以后朕叫你阿蛮好啦!”
      没曾想第二日,等我午睡而起之时,便看到一盘盘荔枝送进我的宫内。
      “这是……”
      三郎愉快地走进来:“这是朕为你要人专门从岭南加急送进来,玉环说话可算数?”他一脸得意地笑着看我,看得我又开心又感动。我的眼泪都不禁流了下来。
      “玉环怎么哭了?是朕做错了什么吗?”他对我,总是这样的小心呵护,唯恐我不高兴。
      “三郎对玉环这样的好,玉环高兴。”我拨了一颗荔枝给三郎,看着他吃,倒比我自己吃还要甜蜜。
      “荔枝也吃了,朕的阿蛮该兑现诺言了吧。”他笑说,成竹在胸。
      我只得起身,依依不舍地去换衣服,三郎也拿好了笛子,饶有兴致地盯着我看。三郎屏退了所有的宫人,偌大的殿中只余我们两人。
      不多时,长笛生袅袅而起,我合着音乐,开始跳舞,眼睛却始终离不开三郎,好像他稍稍离了我的眼,我便再也看不到他了。不知何时,我对他竟这样不舍了。
      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舞。天地间,似乎只有我和三郎两人,再没有别的人别的事能将我们分开。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就算三郎比我先白头,我也要陪着三郎,不再离开。

      我的生日过完,盛夏就到了,天气变得十分燥热,然而因着皇上的吩咐,我的宫室却凉爽如秋,就连在我宫内的宫女也令其他人好生羡慕。
      绿歌有些慌忙地跑进来刷地一下跪倒在我面前:“娘娘,娘娘……”
      “什么事?好生说,别着急。”
      “娘娘,东宫的梅妃娘娘……刚刚殁了……”
      什么?梅妃姐姐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吗?
      那年三郎废弃六宫,将梅妃送去了洛阳东宫,我知道梅妃对三郎的一片痴心,本想擅自做主将她留下,岂料她却自己执意离开,想是一向骄傲的她断断不会因为别的女人留在他心爱的男子身旁。没想到,离了她心爱的人,日日的思念却将她送上了绝路了么。
      我想着梅妃离宫前那些年我与她的来来往往,彼时我们对彼此都已放下戒心,如亲姐妹般坦诚不已,悲伤不由漫过我的心头,突然忆起若是三郎知道了会是怎样一番情状。当年三郎有多宠爱梅妃六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武惠妃都私下里妒她三分。三郎亲手为她画的梅花妆名动长安城,甚至梅妃宫前的那片梅林,也是三郎亲手种下的。这样的情分,怎会不让三郎伤心呢。
      待我匆匆赶往三郎处时,他正对着那片梅林发怔,我看着他的背影,竟觉得霎时间他苍老了许多。我从身后轻轻地抱住他,低低地唤他:“三郎。”
      他转过身,我才发现他的面庞早已被泪水打湿,他把头埋在我的颈间,哽咽地说:“朕这一生,终究是负了梅儿。这片梅林在冬天仍能开出那样好看的花朵,可是梅儿却不在了。玉环,朕发誓,此生必不负你,一定不让你比朕先离开。”
      我再也无法抑制,泪水汹涌而出。
      君情缱绻,深叙绸缪。
      《楼东赋》终是道不尽梅妃的深深思念。
      那样一个女子,那样孤高冷清地离去,往后,却也只能在心底悄悄怀念了。

      (四)
      唐天宝十五年
      安禄山谋反,几年下来已快攻打至长安,三郎日日为此忧心,添了不少白发,看得我心疼不已。
      长安城兵力无几,若是大军来犯必定抵抗不住,三郎决定迁往蜀中避难。
      “朕这个皇帝,当得实属窝囊,连自己的家都看护不好。玉环,跟着朕真是苦了你了。”三郎看向我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威严,有的只是内疚和无奈。
      “三郎迁往蜀中避免了无辜死伤实属明智之举,眼下情形也无可奈何啊。而且三郎在哪,玉环的家就在哪,玉环能够陪伴三郎,真真是玉环的幸运呢。”
      这么多年过去,我也不再年轻,不负当年的荣华美貌,唯有三郎仍把我当作掌中珍宝,我知道,此生我能遇上这么一个人,已经没有遗憾可言了。
      还未到达目的地便接连几天遇上大雨,于是整军停至马嵬坡稍作休息。高力士带人清理打点了寺庙,暂时作为行宫给三郎与我居住。
      暂辟的行宫虽然简陋,但仔细想来,这也是头一次我与三郎出远门。若不是国事堪忧,想来蜀中美景良多,我与三郎定能好好游玩一番。
      前几日倒还算清净,后来军中却渐渐嘈杂了起来,远远在庙中我也能听到将士们吵吵嚷嚷的声音。
      不多时,便看到高力士慌张地跑进来的身影。高力士作为太监总管在三郎身边不知呆了多少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我却从未看到过他那么惊恐的眼神。
      “陛下,不好了,杨国忠大人被叛军给杀了!”
      我听见堂兄的死讯,差点晕了过去,绿歌赶紧上前扶住我。
      “什么叛军?杨国忠是朕的宰相!又有谁敢轻易诛杀?”三郎震怒不已,似是不相信没有自己的旨意,当朝宰相怎会被无辜斩杀。
      “奴才所言不虚,杨大人的人头已被他们悬于城楼之上了。”
      三郎急匆匆出去查看,果真如此,想拦住我不让我看到这一惨象,却是来不及了。
      我看着我的堂兄身首异处,看着这些年我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开我,心下只剩悲凉。
      我扶起高力士,对他说:“什么叛军?如何会有叛军?本宫的兄长为何会被杀害?你细细说来。”
      “安禄山谋反之初曾言是为了清君侧,将士们畏惧安禄山的攻伐,也不愿看到战乱继续蔓延,使我大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就想着若是替安禄山清理君侧,他便没有借口来谋反了,于是便不顾圣意,擅自杀了杨大人,还说……还说要将杨氏一族清理干净…….娘娘,下一个,怕便是您了……”高力士说到最后已浑身颤抖,整个人几乎爬在了地上。
      “大胆!”三郎气得直摔了杯子,“朕的贵妃也是他们能做主的吗?”
      我赶忙拿出帕子擦掉三郎手中的水,认真地凝视他的眼睛:“三郎消消气,没有三郎的旨意,玉环哪也不会去。三郎不是说过要护我一辈子的吗?玉环会一直陪着三郎,不会比三郎先离开的。”虽然这么说,我的心里却没有一点底气,兵变这种事可大可小,但是我又如何能让三郎为我担心呢。
      室内因着三郎的动怒已不得安宁,室外更是吵闹声不绝于耳,渐渐的,外面的喧嚣声开始统一,我几乎能辨认出他们呼喊的是:“清君侧,诛妖妃!”
      想来我的死,已是在所难免了。
      三郎不顾高力士的阻拦径直走出去,立刻就有将领上前禀报:“将士们请陛下诛杀贵妃娘娘。”声音倒是不卑不亢,仿佛势在必行。
      三郎大手一挥,底下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天子之威再次毫无保留地彰显出来,让人一时不敢言语。
      “荒唐!朕作为一国之君难道连自己的妻都护不得,还要听凭他人调遣吗?若我大唐要凭借着牺牲女人来护得周全,想来以后也只能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我不是皇后,三郎却说我是他的妻,有三郎这样的情谊,就算是为他死,我也是愿意的啊,可是我还舍不得,我想再多陪陪三郎。
      “那将士们何辜?我大唐百姓何辜?竟要为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而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妖妃不诛,将士们心中不服!”
      三郎气得险些晕倒,我赶忙扶住他,知道事情再无挽回的地步,我心里倒坦然了:“本宫知道你们作为大唐的将士定会护陛下周全,护百姓周全。若是为了大唐基业,本宫这条命你们拿去便是。但本宫与陛下有着多年的情分,还望将士们能容本宫与陛下告别一二。本宫是大唐的贵妃,就算是死也要死的体面,今晚本宫定会自行了断,给大家一个交代。”
      “玉环……”
      “三郎赶紧回去歇着吧,玉环知道该做什么,不会让三郎担心的。”见着三郎被高力士扶近了内室,我小声吩咐绿歌,“快去煮碗安神汤来。”
      进了屋,三郎躺在床上赶紧抓住我的手:“玉环,朕不会让你离开朕的。那年梅林朕立下的誓言朕都记得真真切切的,朕定会护着你让你一直留在朕的身边。玉环你不要怕,若是他们真的要杀你,那也得先杀了朕,就算要死,朕也不会要你先走一步的。”这几年他年岁大了,说话却越来越像个孩子,但他的眼神却一如既往的坚定,让人心安。可是我知道,这一次不是三郎护着我,得由我护着他了,若是士兵真的叛变,那就不仅是我性命不保了,三郎也会有危险的。
      “玉环,玉环,朕现在赶紧派人将你送走,送到一个他们都找不到的地方去,等战事平息了,朕就亲自来接你,你说好不好?”
      “好,好,玉环都听三郎的,三郎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接过绿歌递过来的安神汤,像哄孩子似的哄他喝下,“三郎刚刚生了好大的气,赶紧来喝点汤消消火。三郎要把身子养好了才能陪玉环白头呀。”
      三郎喝下安神汤后不多时就睡着了,他的手把我的手抓的死死的,我废了好大的劲才抽出来。
      “娘娘,快跟老奴走吧,老奴会按照陛下的意思护送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的。”高力士带领一队人马想护我离开。
      我叹了口气说:“不必了,他们不看到我的尸身是不会罢休的,玉环何德何能能陪伴在三郎身旁,怎么能陷三郎于不义呢?高公公,陛下今后就拜托给你了”
      高力士连忙跪下:“娘娘这怎么行,陛下醒来若是见不到娘娘老奴该如何向陛下交代啊。”
      “陛下年事已高,想来军机大事都会交给太子处理。陛下刚刚喝了安神汤大概会睡上一阵子才能醒来。我今晚一死,将士们对陛下再不会有二心。你只需骗得陛下我已经离开就行了。”我招了招手唤绿歌过来,“绿歌,帮本宫最后梳妆一次吧,本宫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走才好。”
      绿歌一边哭一边为我挽发,我穿上了被封为贵妃时穿的那套华服,戴上了十二根金钗,虽没有皇后的凤冠,但更甚皇后的雍容华贵。
      我拿了一包银子和一些首饰给绿歌,对她说:“本宫离开后你若是还留在陛下身边陛下定会起疑,你拿着这个走吧,下半辈子应该也是不用愁的了。”
      绿歌跪下给我磕了三个响头,眼泪把妆都打花了。这么多年,无论我在哪绿歌都陪着我,当年那个聒噪天真的小丫鬟如今也成了老成的掌事女官。宫里能这么对我好的人不多,若不是这么多年绿歌的相伴,恐怕也不会有后来享尽荣宠的杨玉环。
      我走到三郎面前,看着他熟睡的脸心痛不已,不管再怎么不舍我都要离开他了:“三郎,不是你不肯遵守你当日的诺言,是玉环执意如此,三郎若要怪就只怪玉环一人,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子……”
      我一步一步离开,一步一步走到佛堂的主殿,殿内虽一人都没有,但外面却密密麻麻围满了士兵。这么多的人,都想看着我死。我微微勾起一抹冷笑,我知道我此刻该有多么的明艳动人。
      我走进主殿,关上门,悬上早已为我准备好的白绫。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我恨了三郎十年,爱了三郎十年。我怨自己早时不懂三郎的心意,竟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光阴,若是再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每一刻与三郎一起的时光。
      若是有来世,定要日日与君好。

      (后记)
      史书记载,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也有野史说,玄宗不忍杀死杨贵妃,于是暗中派人护送贵妃去了日本,找了一位与贵妃长相相似的宫女代替杨贵妃。
      历史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也无从得知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