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女作者笔下的《琅琊榜》 ...

  •   没有看原著,但是因为作者本人评论电视剧的还原度超80%,所以就主要以电视剧为依据发发感慨吧。

      《琅琊榜》主要是一个男人的电视剧,但你看完几集以后,应该不难发现它其实出自女性作者之手。

      1.让男人毫无兴趣的女主角
      首先要说的就是女主角霓凰郡主,我的妈呀出场的时候就27了。要知道,以前武侠小说里女性角色动辄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有没有萝莉控恋童癖的嫌疑就暂不追究了,作者还要花很多笔墨去形容什么肤若凝脂,修眉端鼻,“肌肤白得像透明一样”,“手掌白中透红”,明艳不可方物,“天下/武林第一美女”,声音轻轻柔柔娇娇软软使人如聆仙乐……这样的描写大概能满足男作者自己的YY和成全男读者的YY,但这不是女性作者关心的重点。对于出身军旅的霓凰郡主而言,她在外亲率大军镇守南境,在内长姊如母护佑幼弟,她的五官是否秀美,身材是丰润还是纤细还有什么要紧?一句“神采光华”足矣。

      2.坏女人并不水性杨花,好女人也未必忠贞不渝
      男作者笔下容易诞生贞洁烈女,女人总要死在男人前头;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说漂亮的女人都爱骗人。其实女人哪有那么简单啊。
      莅阳长公主与南楚质子互生情愫,已然珠胎暗结,之后又因为误服毒酒而失身于下阶军官谢玉。此时南楚质子已背约而走,她又蒙受如此屈辱,是不是该抱着怨愤和羞耻去死了?没有,她嫁给了谢玉,为他生儿育女。她当然恨谢玉,但是她也对那个要从她身边夺走爱子的南楚王抱有敌意;她爱过南楚王,但也滋长了与谢玉相伴多年的一丝丝夫妻之情。你说她是圣母也罢,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也罢,这恐怕就是真实的难测的女人心。
      当谢玉要在府内诛灭卓家时,她以自身性命为要挟,引援兵入内,舍了谢玉,救了卓家。但当谢玉伏法,她又不忍看谢玉被诛,留一封手书,保谢玉不死。她不看谢玉的认罪手书,是不想知道更多谢玉的罪行,以让自己不那么厌恶这位夫君;但当谢玉死后,她得知了手书内容,又毅然决然地呈递证物,控诉谢玉五大罪状,以昭雪七万赤焰军葬身梅岭的冤情。你说她与南楚质子、谢玉之间,是否就像《霍乱》里的三角关系一样,谁能辨明在那最初的悸动和长久的陪伴,砰然心动却莫名褪色又终将峰回路转,与朝朝暮暮日久生厌但又无法割舍之间,哪个才是真爱,又或者说,对谁又能无情呢?

      这里提一下,月神告诉我,原著里霓凰郡主可不是从一而终的,她没有一直等到十三年后未婚夫林殊改头换面成梅长苏再入金陵,而是喜欢上了另一个人。

      3.一条人命也关天,主角手上绝不染血
      林殊用伪装的身份梅长苏进金陵,意图辅佐靖王登上太子之位,但是他不想让靖王知道自己就是那个他牵挂十三年的挚友,因为他不想让靖王发现,林殊已成了如此诡计多端的谋士,他想让靖王记住那个心无城府的耿直少年……然而事实是,你吓唬谁啊?你那些计策,说到底,根本就没冤杀什么枉死之士,也就是稍微利用利用别人而已。哪怕在梅长苏假意辅佐誉王,要通过私炮坊一案扳倒太子时,为了把事情搞大而引爆私炮坊这种缺德主意也不是他提的,虽然他最后等于从中受益。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在一群吃人不眨眼的豺狼虎豹中达成目的并保持0枉死的成就呢?自然需要有如鬼魅的谋策能力。那么如此这般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神技能从何而来?当然来自虚构,而且是,非常理想化的虚构。
      这就要说到所谓的“妇人之仁”了,不得不说,很多女性对于这方面是有洁癖的。目下有些比较极端的直男还在膜拜希特勒,认为成就大业、推动历史进步枉死万把人不算个什么。但对于稍微偏向女性思维的读者来说,沾一点枉死的血都是污点,理想主义的完美至多容忍“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看看沈追和蔡荃这两位“纯臣”指控誉王归来后的激愤,他们在讨论人命关天,一种发自人类本能之同情的正义感。我觉得很感人,虽然这些话由两个不惑之年的官员说出来让人不大习惯,或许在誉王和皇帝眼中这就是拿衣服,但还是感人,可能因为我是女性吧。

      4.出轨活该千夫指
      夏江为悬镜司首尊,这个蛰伏多年的大奸巨恶身上还背着一段风流韵事。N年前,他夫人心善,从掖幽廷救出滑族璇玑公主,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小碧池勾搭上了自己的老公。要说争风吃醋,恐怕没有比这更顺理成章、更让人痛彻心扉的吃醋了。于是夫人怀子出走,与夏江老死不相往来。
      说真的,剧里的老男人们都还算痴情,言侯爷为了报皇帝逼死自己初恋之仇,差点把皇帝炸了。谢玉虽坏,却是真心喜欢莅阳长公主。连皇帝陛下都没啥新晋的美人儿,整天在几个五十几岁的老妃堆里打转儿,还特宠幸。卓家夫妇更不消说,总之各种夫妻感情都还算挺瓷实的。但夏江这个老骨头最不该的就是出轨搭上小三儿。按说吧,这事儿在男性眼中、在古人眼中、在古代的男性眼中,可能根本就不算个事。可是可是可是,俺们海宴大大是个姑娘家啊,所以抱歉了,只能让夏江死得最惨啦。妻子最后带着儿子来给他收尸,真乃天道好轮回~

      5.胸怀与真性情永远出人意表
      之前在网上看《芈月传》的预告,一开始我就想,如果剧中这对姐妹花能够相携至终情义不改,我就去看这个剧。结果呢,果然半路反目了,这真的非常无聊。
      唉,我们不是不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权宜之计报平安,荣华富贵人人爱,被人抢了东西会不爽,逮到机会就可以报复。但是有没有人,可以比庸俗人的境界稍高一点点呢?有有有,琅琊榜里一大把。
      首先是靖王,他跟随原太子祁王长大,从没想要谋夺太子之位,反而是以祁王为人生导师,最后祁王遭到诬陷,他也是唯一在朝堂上敢嚷着要为兄长翻案的。

      以上是靖王这个人物的故事背景,其实从剧开播之后,第一个感动我的情节是,靖王为了救郡主,情急之下挟持了太子,太子之母越贵妃见情势不妙,当下提出跟靖王交易,说要靖王对郡主遭人暗算的事情装聋作哑,她就也不告发靖王挟持太子之罪。结果郡主在皇帝面前有理说不清的时候,靖王毫不犹豫跪在父皇面前把事情经过一一道出,对自己不敬太子之行毫不避讳,真是好一个愣头青,全剧第一傻!
      然而靖王的母亲静妃,却是情商高破表。她无意中听说宫里有人想用毒酒害人,表面上训斥身边的姐妹不要多管闲事,背地里一转身就把人给救了,聪明得不露痕迹。最难能可贵的是,她随好姐妹林乐瑶一起嫁给皇帝,从头至尾都十分珍视这份姐妹之情,想起宸妃之死尤感悲戚。她淡泊雍容,以其智慧足以自保;她疼爱儿子,也敢于让自己的儿子涉险一搏,昭雪旧案,使姐妹泉下安息。静妃实在是完美到有点不真实。

      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萧景睿和纪王爷。萧景睿之出人意料,在于他明知被梅长苏利用而导致家族中鲜血淋漓的真相揭露,但是他没有怪梅长苏,因为事实本是如此,要怪只能怪造化弄人、情势逼人。逝者已矣,活人能做的,就是对活人好一些。
      纪王爷平时装酒囊饭袋明哲保身,关键时刻却保住了祁王遗腹子,还为正面角色谋事起到微妙的推动作用,和光同尘的表象下,却是胸中泾渭分明,更有一句由衷的悲叹令人心碎:“说到底,谁和谁不是骨肉呢?” 时至此刻,全剧已经为争权夺位、复仇雪冤、掩盖真相杀得血肉模糊一片通红,竟然有一个人,一个平时看上去醉醺醺傻乎乎庸碌碌的人,突然讲出了“骨肉之情”。那些聪明人呢,都跑哪儿去了?

      全剧的理想主义色彩实在有精神鸦片的效用,使我一口气追到52集。我知道这不真实不真实不真实不真实,他们都是一帮圣母杰克玛丽苏,但是我喜欢啊,喜欢里面的人物也喜欢创造他们的作者。理想主义者的日常就是,每天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什么是我最真实的感受?不必怨恨的何必去怨恨,不必追求的何必去追究。切勿成为庸俗剧本的提线木偶,要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