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敛草阁 ...
-
杜衡此人,是当世十师之一。所谓十师,即在易容师、制香师、奇巧师、药师等数百个三教九流的行业中选出的顶尖人物。十师的选拔极为严格,每十五年举办一次斗法大会,各行各业的翘楚们都会由专人通知聚于一地切磋技艺,可谓是三教九流里的武林大会。十师会参与的人员和斗法的主题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不过,举办十师会的人甚是厉害,只要是有真本事的就没有请不到或者请漏掉的。评选出的十师也在这百来个行业中极有威信,就连王侯贵族在这些人心中也不及十师尊贵。
不过,这些秦怡当时离开东君前去学艺时并不知道,她只以一个小丫头的认知天真地认为东君不要她了,这次不过随便找了个借口硬塞给别人。
秦怡郁郁地登上了杜衡派来接她的车,奔向未知的前程,自顾得暗自神伤的她并没有发现阁楼上那片悠悠转过的衣袖。
苏合陪在东君身边看着秦怡离开,身边的人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看不出悲喜。
“苏合,你说,小情儿现在是否正在埋怨我?”
“你既然怕她埋怨又为何要装出那般绝情的样子?”
“雏鹰展翅,父逐其坠于万丈,拳拳之心君可知否?”
“公子远虑。”
小情儿,路漫漫其修远矣,切莫叫本公子失望啊。
江南绵绵细雨,不是离人泪是留人情。
杜衡隐居之处位于西南方绵延深山之中,距离江南何止几千里。秦怡行了几日,车内除了她还有一名青衣童子,算是随从伺候。不过那童子几乎无话,除了问安问暖就径自养神,如老僧坐定甚是无趣。秦怡知道一路来山路难走,摇摇晃晃极其难受,终日里晕晕乎乎,早已不知所处。
终于,大约走了几个月路程,马车终于不再前行,秦怡十分高兴以为定是到了,可是跳下马车时才发现原来仅仅是到了一处山谷,接下来的路险要难行,只得步行至谷底再顺谷中溪流而下。
秦怡从不知这世间竟有如此巍峨静谧之:山间望去云雾缭绕如人间仙境,溪水尝来甘甜可口如瑶池琼浆。她一路感慨于美景怡人,竟忘了旅途疲惫,居仙之山卧龙之水,怪不得长居于此的杜衡身上总有一股他人求而不得的仙气了。
行到水尽处,一处高阁亭台跃然于眼前。高阁中间挂有一匾,上书“敛草阁”。
青衣小童走在前面引路,步伐不紧不慢,神色淡然。“姑娘请先随我去客房休息,大师离开江南后去往他出游历,只叫小童带姑娘回来,未作其他安排。”
秦怡点头,杜衡没有早回来也好,没有那毒舌坏脾气的师父在,说不定对这阁中诸事都会熟悉得快些。
秦怡对新环境诸多好奇,兴奋地四处张望,旅途的劳累,思乡的愁苦也消散了许多。
敛草阁实则并非一栋独立建筑,周边错落分布着许多稍矮的房屋庭宇。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用途,分不同的人打扫和监管,布置虽不及东君府上奢华却也不简单。
秦怡随青衣小童一路穿行,见阁中诸人秩序尽然、分工细致、举止优雅,想必平日管理甚严,不禁对杜衡多了几分佩服。
“姑娘请在此安心休息,客房内早已备好沐浴、糕点,姑娘若是需要大可自取,不必拘束。床褥被罩、衣物鞋袜皆是新换,门口会有小童伺候,姑娘有事知会一声便可。”青衣小童态度极其谦卑,让秦怡极其不自在,她之前也不过一个小小的丫鬟,如今被这般对待实在是惭愧。
“童子不必劳烦,秦怡自己来便可。初来乍到,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姑娘哪里话,大师既已吩咐小童好生伺候,这便是小童分内之事,姑娘安心享用便是。”小童说完便请了秦怡进屋,还体贴地随手关上房门。
秦怡手足无措地站在陌生的房间里,打量着装饰摆设,与东君府上截然不同,没有半点艳丽奢华之态。秦怡叹了口气倚着床柱坐下,所有的所有皆是不惯,她又开始怀念了,怀念自己简单温馨的小屋,怀念黑心冰块苏合,怀念还在东君身边的日子……直到这时她这才切身体会到,从今往后便是新的开始了。
童子的照顾非常周到,一日三餐都会送到房里,客房日用也是每日换新,专人打扫。秦怡第一次享受这般待遇不知如何自处,甚是尴尬。她琢磨着这敛草阁房间诸多,珍草遍布,便想着去见识见识。于是,就让门口的童子领了每日在阁中庭内溜达。
敛草阁之所以叫敛草其实大有深意,这阁中通过奇匠建筑,每一层气候环境皆不同,当然收敛的草木也不同。秦怡因着那几日的死记硬背和后来的被迫温习草木药材也算识得不少,竟发现阁中竟有生长天南地北不同的珍稀草木。这些草木都是活本带回放在与原来生长之处相同的环境下培育,照顾得极为细致。这一切让秦怡惊奇不已,看来杜衡果真不是寻常人物,就凭着对这些草木的痴恋,这世间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秦怡以往不过呆在东君一人身边,所去之处也不过江南附近,她见识得少便以为世间最厉害的不过东君,最美的不过江南。可今日,见到这敛草阁才知道,秦怡才知道这世上果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过往的自己实在浅薄,也怪不得东君会嫌弃自己没用而舍弃了。
秦怡想到这处很是懊恼,她憎恨自己无用,心想着若多读些书听些见闻也不至于让东君这么快就厌了自己,赶自己出来。
她颓然坐在庭中的石阶上闻着阁中的药香,望着头上碧蓝的天空,心内茫然。
东君,既你说不收无用之人,是否意为如果我能学有所成就能回到你身边了呢?
河伯见海,望洋兴叹。鸿鹄有志,御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