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第八十七章 ...

  •   通过与上弦月的交流,萧宁远初步了解到了伊斯是怎样一个文明。

      伊斯文明的个体是这种被称作“伊斯”的智慧生物,化学元素组成与地球生物相仿,然而各个元素的比例则不同,总体来看与地球上的昆虫有许多相似之处。伊斯的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扩展版的“种子”,而体外则在肢体表面覆盖着由表皮细胞分泌的外甲,主要由含高量钙和钡的碳骨架有机物构成。

      伊斯具有五种“形态”,对应于人类的两种性别。首先可分为三种本质形态,即领袖型、辅助型和多能型,而多能型又分化为科研型、服务型和守卫型。五中形态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构造,而这些生理构造决定了一个伊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领袖型通常作为古代探险和战争中的先锋,具有三个处理器(即三个大脑),敏锐的感官,最高程度强化的肌肉力量以及繁殖能力。这也必然地带来了高能耗的问题,即使在伊斯文明中,领袖型的代谢率也常常能达到其他形态的两倍甚至更多。这种在远古时期进化出的形态显然并不太适应现代的伊斯社会,因此在现代伊斯文明中只有少量探险者依旧采用这种生理形态。

      辅助型在古代伊斯社会中主要承担繁殖作用,被称为“基础配置”的伊斯,具有单处理器,体型也较小,而具有较大的腹部和发达的生殖系统。辅助型虽然是“基础配置”,但能耗却因为需要维持生殖系统活性的缘故而并不算低,基本与科研型持平。在并不需要再通过个体进行繁殖的伊斯现代社会,辅助型按理来说应该会被逐渐淘汰,但事实上却依旧存在数量不算少的辅助型个体,甚至要远多于领袖型。这主要恐怕是因为伊斯传统文化中对辅助型的尊重和保护吧。

      科研型顾名思义是主要承担研究工作的伊斯,具有三个处理器,较为敏锐的感官,然而肌肉力量较弱且不具有繁殖能力,也不具有繁殖潜力。科研型的基础能耗低于领袖型和守卫型,然而由于研究的工作性质,综合能耗则要高于守卫型,而仅次于领袖型。在现代伊斯社会,科研型可以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而科研型伊斯所创造的价值则占到现代伊斯社会总价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服务型则主要承担社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除了生殖系统总体积较小且没有繁殖能力之外,其余基本与辅助型相同,是所有伊斯形态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基础能耗也最低,基本处于领袖型的四分之一水平。但服务型在现代伊斯社会却可以占将近百分之五十,创造价值却不足百分之十,他们的主要作用并非创造价值,而是维持社会和谐运转,因此也被一些伊斯社会学专家称作社会的“神经胶质细胞”。

      守卫型在古代伊斯社会被笼统地称作“士兵”,就像领袖型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作“将领”,具有双处理器,敏锐的感官和最高程度强化的肌肉力量。守卫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处理器可以间隔开启,从而不用睡眠而可以维持清醒,然而这种交替使用处理器的作息方式并不是长期的,因为身体的其他部分也需要睡眠时间的修复。守卫型也不具有繁殖能力,然而具有繁殖潜力,在古代一旦领袖型不幸战死,守卫型有一定几率获得繁殖能力而帮助延续群体的后代。而在现代伊斯社会,守卫型同样也成为了一个比较鸡肋的伊斯形态,和领袖型一样只有少部分探险者会采用。

      由于人类仅仅具有两种形态(非正常的极少数双性人和无性人除外),故上弦月按照体型差异将伊斯的五种形态较为笼统地分别对应到女性和男性,领袖型、科研型和守卫型对应女性,而辅助型和服务型对应男性。然而这样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用第三人称代词称呼,事实上由于伊斯的繁殖特性,他们并不具有稳固的性|伴侣关系和家庭关系,而主要由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维系。

      一个由合作伙伴构成的伊斯“家庭”最少由三到四个个体组成,最多则大约在十个左右,再多则通常会自动分裂成更小的家庭。和人类完全不同的是,伊斯家庭可以是异构的,即由不同形态的伊斯构成,也可以是同构的,即由单形态伊斯构成,并且同构和异构一样普遍。

      然而由于科研型是伊斯社会创造价值的主要形态,所以一般同构家庭通常是纯科研型家庭。领袖型和守卫型虽然也能够较为高效地创造价值,但因为数量少,从而鲜有组成同构家庭者。而辅助型和服务型则由于生活方式的缘故,几乎不可能组成同构家庭,也没有辅助型和服务型组成异构家庭的实例。

      同构家庭的平均个体数明显低于异构家庭,而且维持时间通常也较短,一般都会在二十年之内吸收服务型个体,而演变成异构家庭。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认为,同构家庭是异构家庭的一种初始阶段,是科研型个体结成新合作伙伴关系,而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型或辅助型维护家庭的状态,这种观点也被现代伊斯社会广为接受。

      伊斯文明的先进程度其实并不比人类高出很多,三百年前当他们发射“种子”时,甚至科技综合水平尚且不如人类的二十世纪。只不过因为伊斯的高度社会性和生理特性,使得他们在生命科学方向的了解和发展远超出其他领域,当伊斯社会尚且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时,他们就已经获得了通过生物工程制造出类冯·诺依曼探针——即“种子”——的能力,而通过由“种子”自行控制的相当原始的空间飞行器将它们送向那些备选行星。

      现在伊斯社会的演化程度,大体上介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由于三百年前开始的、最终统一了伊斯文明的世界大战导致了科技发展的停滞,现在综合而谈,伊斯文明大约比人类先进两级左右,按照卡尔达舍夫的分级标准,应该处于II级。

      (注:卡尔达舍夫等级,类型I :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整个世界能源的总和。类型II :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类型III :该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而为其所用。)

      通过上弦月的介绍,萧宁远了解到,目前伊斯文明正在研制曲率飞船,而在虫洞或是其他可以进行类似“超距作用”传输信息的技术的方面,则尚未取得什么进展。因此上弦月来到地球依然乘着聚变动力反冲飞船,最高速度仅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光速左右,加上加速和减速的时间,从伊斯的母星到地球需要将近五十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8章 第八十七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