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美丽的语言 ...
-
关键词:色彩,语言,感受,体会
主要内容:色彩的图示语言,就像素描的图示语言一样,是一种绘画的表达语言,是通过感性 的观察,用色彩的绘画技巧来体现的.
自学习美术以来,色彩一直是我觉得,可以算是强项的一门美术课程.但是,经过两周的最基本的色彩图示语言的课程之后,我突然发觉,自己的色彩,原来是这么脆弱,不堪一击的.这的确,让我有些好强的自尊心,倍受打击.
我想,在我两周的学习时间中,有几点,是我以后要多加注意,加强体会的.
一是,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每一个细节的仔细体会;二是,在色彩的表达中,表达手法的多样化;三是,在作画的过程中,画者思想在画中的体现.
一.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每一个细节的仔细体会.
以前在画色彩的时候,我自信可以在同一个物体上找出许多不同的颜色.但是,在过去的两周里,我发觉,从前我认为不错的那种高考式的色感,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并不是那么"吃得香".这让我很疑惑,也很迷茫,甚至有些找不到该如何去完成作品,不晓得怎样去画的程度.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后来,渐渐的,我发现,在这门课程当中,也并不是不需要那种"高考式"的色感.而是,对于色彩的要求有了不同.
色彩的图示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色彩的表达.在这里,更加重视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无论是色调上的,纯度上的,还是单纯的颜色对比.所以,在后来画的时候,除了选好准备要画的物品之外,我开始比以前更认真的观察事物.
举个例子,我比较喜欢光和影的画面,在画画的时候,我通常会很小心的观察光与影的区别.除了众所周知的,在明度上的区别,还有更为微妙的色调上的区别.通常的情况下,光是暖色,总是带着浅浅的黄;而影,是与暖色相对比的冷色,一般会带有蓝色和紫色的倾向.
我想,这种对物体细节上的细微观察,是无论学习到哪一个阶段都需要具备的要求.所以,我想我以后会保持,然后做得更好.
二.在色彩的表达中,表达手法的多样化.
从前,我所知道的色彩的工具,仅仅是限制在水彩和水粉.水粉的运用当然要熟练一些,偶尔也会使用彩色铅笔和炳烯颜料.但是,在这门课程当中,我才了解,原来色彩的绘画工具不仅仅只是我所了解的几种.色粉,还有我一直以为是画儿童画的油画棒,还有平时看过就不要的各种有色印刷杂志,这些竟然都可以用来表现我们心中的色彩.这让我,真的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第一周周末的拼贴作业,让我有一种感觉,好象对色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那张作业,我认认真真的花费了5个小时完成.虽然最后的效果有点太写实了,但是,自己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还有那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的肌理效果.从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种表现手法,但没有了解,更没有运用过.在过去的两周里,我自己在私下运用了一下这个方法,才知道,并不是只有笔触和线条才能表现一个事物的.以后我会接触到更多没有运用过的表现手法,相信我还是会很好奇的去接触,了解和运用.
三.在作画的过程中,画者思想在画中的体现.
从前的我,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将物体在画面中的效果表现的很好,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有一种画不下去的感觉,连画面上的笔触,都变的凌乱琐碎.我不晓得这样,算不算是在画中透露自己的情感?
学画到现在,特别是到大学以后,我欣赏,临摹了许多大师级画家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之中,找寻画家的内在情绪和思想.有时候,也会看不懂,需要编者的文字提示,但慢慢的,也会懵懵懂懂的看出一些.
有时候在想,那些所谓的画者的思想,究竟是通过什么来体现?是构图,颜色,还是笔触和肌理?现在有点发觉,其实这些都是画家思想透露的因素.构图的格式,表达画家想要强调的东西;颜色的对比,表现画家对事物的主观感受;笔触和肌理,则是画家对事物理解的一种流露. 我想,若是以后我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的情感,观者会不会也可以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想法呢?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想我所养成的最明显的习惯,就是随身带着相机,随时将我觉得美的画面保存在胶片上.虽然我觉得,这样没有用手画下来的好,但是,对于我这个"懒女孩"来说,仍是一个进步.呵~
据说我们系的色彩课程一共也只有4周.虽然现在的我,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色彩图示语言的重要,但是,相信到大二的时候,我会像学长给我的回答那样,对图示语言深感重要.
还有,我想,我也要摆脱"懒女孩"了,艺术是由勤奋,且认真的人创造出来的.我想成为艺术家,而不是艺匠,所以,我要勤奋,终有一天,"艺术家"的天使光环,会环绕在我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