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振兴学院 ...
-
一路走走歇歇,道路平坦之地便雇马车代步。半月之后,总算到达了目标——武龙县。
初入县城,还未到午时。街道两旁房屋林立,道路岔口众多。一路商贩随处可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呼喊吆喝之声此起彼伏。苏星一路四处张望,想着以前偶尔去过的清河小镇,暗自对比,不得不由衷叹道:“真热闹!”
旁边的苏母听了轻轻笑道:“是不是觉得很繁华这只是普通的一个县而已,一个普通的州是一个县的十几倍大,而我们大宋朝的国都临安,则有一百多个县这么大。繁华可知!娘真希望有一天你能金榜题名,也不枉我们一片苦心。”
几个弯拐之后,苏母指着前方长宽三丈大小的两楼木屋:“瞧,我们家到了。”
打开封闭的大门,苏父苏母忙碌着打扫整理房屋。苏星琢磨着今天过了一半多了,应该没什么要事了,准备去街上逛一逛。谁知父亲告诉自己,等会要带他去私塾,和先生联系一下。苏星有些郁闷,有那么急吗?赶鸭子上架似的。
两人从家里步行了一刻钟左右,来到了一个五六丈宽的小院门前。院门大开,院门上方木匾上,横刻着“振兴学院”。大堂右侧有一条小路通向里处,随着小路绕过大堂,几间小屋映入眼帘。苏父走向中间的小屋,朗声问道:“苏先生在吗?”
小屋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出现了一位白色长衫老者,两鬓如霜,双目有神。不等老者开口,苏父便双手作揖:“打扰先生了,上个月前与先生说好的,这是犬子苏星。刚从老家接来,能得到先生的教诲,实乃犬子的荣幸。”接着对着苏星道:“还不快向夫子行礼!”
苏星心里暗笑:“以为爹性格沉默寡言,现在看来还是很能说的。”表面不慌不忙向前走了两步作揖:“学生苏星拜见夫子。”
夫子微微颔首,盯着苏星看了一会:“可会写字”
“回夫子,会写一二。”苏星一脸恭敬回道。
“读过什么书?”夫子再问。
“《千字文》,一些简单的诗歌。”
“还好。”夫子再度颔首:“明天辰时以前,带上笔墨砚来,不许迟到!”
“学生一定。”
回到家里来到属于自己的,陌生的二楼房间。打开两尺宽的小窗,随眼向街上看去:一如午前一般人来人往。苏星目光微微闪动,半晌,收回目光,坐到自己床头。喃喃细语:“终于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吗?真是让人期待啊。”
次日一早,苏星洗漱完毕。把笔墨砚收入昨日新买的背包里,一蹦一跳向着书院走去,一路看到街上的行人,虽然陌生但也有些亲切,一路看到的花草树木都非常青春美丽。走到学院大门前,里面已站着二十几个少年,年龄看着六到十二左右不等。大家正三五个聚在一起交谈,也有几位单独在一角落,默默盯着手上的书本。看到苏星进来的时候,多数少年都看了一眼,见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又继续刚才的交流。
苏星扫了院子一圈,便走到了一个角落,打量着周围的学生:衣着光鲜丝绸的聚在一处,衣着朴素的分为几□□流着,单独在角落的,衣着光鲜和朴素的人数各半。苏星默默地看着,思考着。
此时,人群中一个衣着朴素,面色稍黑,眼目灵动与苏星年龄相仿的少年,向着他走来说道:“你好。我叫王进,这位兄弟怎么称呼?看起来比较面生,是今年才来学院读书的吧?”
苏星看着他一脸的微笑,稍黑微胖的面容与村里的玩伴有几分相似,不得有了几分亲近之感:“我叫苏星,今年刚从老家过来的,第一次上学院,还望王大哥多多关照。”
王进把手摇了摇:“苏星兄弟客气了,你我年龄相仿,大哥就别叫了,叫名字就好了。”
院子里面学生越来越多。苏星和王进交谈了一会,便了解到原来今日是今年学院开学第一天,所以大家都在院里等夫子主持开学仪式。也了解到了仪式的具体流程,和一些学院院规。
突然大堂门前传来了一声:“大家肃静!”众人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不知苏老夫子何时已站在了堂前,马上停止了攀谈,全场一片鸦雀无声。
夫子见大家安静下来,肃穆的眼光把院里的学生扫了一遍,随即朗声道:“各位学子大家好。今日,是我们振兴学院开学第一天,预祝大家学业再进一层楼。”
顿了一下,声音变得高亢起来:“我们大宋是所有朝代最看中读书人的朝代。无论出身贫贱富贵,只要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大好前程就在眼前,光宗耀祖不在话下。”
夫子声音低沉了起来:“当年金军马踏南朝,俘虏徽、钦两位陛下。成为我有宋以来最大的耻辱。如今的读书人莫不以一洗前耻为己任,成为皇帝陛下的得力能臣。收复故地,四海歌舞升平,名垂青史为奋斗目标!”
夫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我之所以将私塾取名振兴学院,想必大家也能明白一二吧。在这里,只要你们刻苦上进,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们传道解惑。”
一番慷慨沉郁下来,院里的少年们表现各异:有脸颊通红的,有一脸平静的,有若有所思的。此刻的苏星沉浸在刚才的话里,理解思考着。
随后,夫子让大家进入了学堂,学习的桌椅放在堂内两侧叠着。前方有个台阶,上有一张桌子。所有的学子集聚在中央,大约有五六十位。夫子带着大家正了正衣冠,朝着正前方的孔子画像拜了三下。然后把叠着的桌椅搬出来,整齐摆放在堂内。老夫子的两个侍童早已端了两盆水放在堂内前台上。众人把手清洗了一道,再按着高矮顺序陆陆续续入了坐,把学习用品于桌上放好。夫子持着蘸着朱砂的毛笔,在每个学子眉心点了一下,宣布上午不授课,让大家相互认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