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二十四 ...

  •   考室是在南楼A栋,我匆匆忙忙跑上去,气喘吁吁。
      我在2号室,碰巧方知秋也在2号室,更巧的是,他在我斜前方。幸好幸好,可以采用必须手段了。谁叫系统不我帮呢,出来到现在就没搭理过我,一句话都没有。
      我走过去拍拍方知秋的肩膀,向他眨了眨眼睛,“考完叫上楚凌,咱一块儿吃饭,我请。”他立即心领神会,笑着用手肘顶了顶我的肚子:“嘿嘿,行啊!懂的懂的!”,咱俩人相视一笑。
      选择题连蒙带猜应该没问题,问答题就看方知秋,他好像还挺在行的,C应该可以拿到。我心里的如意算盘打得是噼里啪啦作响。
      不过,等监考老师来了,我的算盘就掉地上了。掉地上不说,还摔得七零八落。
      是汪灵均监考。
      他似乎是小跑来的,不停呼出白气,两颊上带着还未褪散的潮红,头上的一撮呆毛也不安分的翘着,他又穿得厚,整个人就像一只刚从动物园偷跑出来的帝企鹅似的——不过比帝企鹅走路稳多了。
      一只帝企鹅,长了张汪灵均的脸,正在发卷子……我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考室里总共才有三十人,加上教室又空旷,我这声笑实在是突兀得很,不少同学往我这儿瞧,汪灵均也听见了,也往我这瞧。他似乎有些惊讶,随即又轻轻一笑,我也朝他笑了笑,假装没看见挤眉弄眼的方知秋。
      汪灵均路过我旁边时,小声地说了句“加油”,小声得让我差点儿以为是系统想通了准备帮我呢。
      我迅速扫了眼卷子。为什么是“扫一眼”而不是“仔细看”呢?
      因为我懵逼了。
      正好方知秋转过来看我,一脸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表情。他向我做口型,千言万语汇成四个字:
      “我也不会!”
      这就好比上战场,你问队友“你带枪没?”,他回你句“没有哦。”

      卷子上只有两道大题,加上一附加题。一道是“谈谈你理解的文化与艺术的联系”,另一道是“本期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下边附加题是“会根据你的上课表现及出勤率酌情打分”。
      我瞪着卷子,卷子也瞪着我,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周围寂静,笔尖划着卷子的沙沙声在教室回荡。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反正我没头绪,便发起了呆
      外面不知何时阴了下了,本来有点铅灰的天空此刻变得更阴沉了,活像钻了烟囱管。乌云一层黏着一层,只有微弱的亮光从连接处漏出。凛冽的风敲打着玻璃窗,发出嗡嗡的噪音,远处的梧桐树叶也被风吹起,保洁正孤零零地清理残局。
      脑袋里蹦出了一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
      考室里的光线很亮,窗户倒映出了汪灵均的模样。
      他站在讲台上,金属质的镜框反射着冷冷的光。我看着他,系统上午说的话在我脑海里越发清晰。对于汪灵均这条线的改变,目前看来,对我没多大害处,而且有次跟他聊天时,我有意提到了宋晓儿,借助剧情,和他讲了我高中一些有趣的事。他很感兴趣,但听到我提宋晓儿时,眼底一闪而过的厌恶与嫌弃却没有溜过我的眼睛。这让我迷惑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与系统告诉我的剧情不符。但我又不得不和宋晓儿与汪灵均继续相处。
      因为我是男主,不管去哪里,最终也会在剧情线下和他们纠缠不清。

      还是先答题吧。我提笔开始写,还有半个小时。曾经我有个客户,暴发户,喜欢收藏。去他家拜访时总会被他家里的画和瓷器缭了眼,为了和他有共同话题,我还特地去收集资料,印象特深的一项资料,就是“文化与艺术的相辅相成”,因为它太长了,我花了近一星期的时间才勉强理清了顺序。没想到,今天倒是用上了。
      时间到了,我看周围的人都没动,便主动上去把卷子交了。汪灵均很是惊讶,眼睛睁得圆圆的,更像企鹅了。
      我低头,小声问他:“汪老师,怎么了?”
      他说:“卷子放桌上就可以了,我会收,不必交过来……”
      ……我扭头对方知秋水说:“方知秋,快点,给楚凌打个电话……那,汪老师,我们先走了啊。”
      “嗯,慢走。”

      一路上方知秋哭丧着脸,说:“完了完了,我连D都拿不到了!林动,你呢?”
      “谁知道呢?诶,楚凌在前面呢,走了!”

      是啊,这还没发生的事,谁知道呢?
      或许连系统也不知道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