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意外 ...
-
张梅中学的时候,是她们煤矿子弟学校最好的学生,永远的第一。那时候,张梅经常抱一本字典似的英文名著上课的时候看。诚实的说,她的英文比起她的数学物理实在是不怎么样,一百五十分的卷子,答个一百一十几也就是到头了。简奥斯丁和博朗蒂姐妹的文学也远远不是武侠小说般的引人入胜,何况是每一行都有不懂的词汇和语法的时候,但是她一看就是三年。老师也默许了这个行为,在一个重点班英语一半不及格的学校,张梅就好比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她们这些大专毕业的老师应该给凤凰一点自由时间来丰满自己的羽毛吧。
张梅带着家乡父老的期待进入了高考考场,确切的说,只有自己父母的期待,其他人的都是嫉妒。她感觉自己考的不错。按照估分,她的分数上北大并没有十全的把握,上其他重点的大学基本上是十拿九稳,但是她还是在第一志愿上填上了她最心仪的学校。
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有一个知名歌手的故事被传成了一个佳话,考上了美国排名第一的文理学院,却不去念,选择了一个音乐学院就读。填志愿的那一刻,张梅觉得如果天意弄人,那么没考上北大的遗憾也是一种缺憾美。多少年后在某个领域成功了,差一分没考上北大也是可以被拿出来当佳话的。
张梅没有去了北大,跌倒了谷底。经过姨夫的一手安排,最后去了一个知名的师范大学,虽然说知名,任何学校只要沾上师范,农业,那么这个学校的生源就是二流的。
张梅的姨夫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与其不相称的是她的那个姨,初中毕业就跑出去接班,没上过大学,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资本。姨妈家的表弟洋洋,从初中毕业就基本上不听他妈的唠叨了,对于他爸的话,倒是还勉强服从。不过姨夫忙,每个晚上基本上都有饭局,没有时间管洋洋,最终洋洋以省城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的最后一名的身份去了一个三本。
张梅从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咬定主意要出国,因理想不同,她的行事每每异于她身边的同学们。同学唱KTV的时候,她在背单词。同学谈恋爱的时候,她在写作文。同学假期放假回家,她去新东方上课。
上课的那几天,张梅住在小姨家里,小姨天天在家看股票,姨夫白天晚上都不在家,洋洋基本上放了假就是天天聚会,也是整天的见不着人。大家彼此不打扰,真的给张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学习环境。
那天很难得,四个人都聚齐了,大家在一起吃个饭。饭桌上,小姨又开始数落洋洋,动辄就拿张梅跟洋洋做比较。
洋洋也是这么多年数落的习惯了,往常他基本上对于和表姐的比较都保持沉默。
“梅梅都是没报好,本来是要上北大的……”小姨无不惋惜的说……这已经是不知多少次的惋惜了,可每一次在张梅都觉得这话很中听。
“没报好跟没考好不是一样么”洋洋突然回了一嘴……
饭桌上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考上个三本还有脸说……”多亏姨妈反应快,把这个话茬接过去。这么多年她坐稳大老婆的位置也是凭着这个这点灵活。要没这点机灵劲儿,早就被小三小四踹下来了。
梅梅把碗往桌上一扳,扭头进了自己的屋,还把门从里面给锁了。
姨妈敲了很多声门,叫了很多声“梅梅,梅梅”。单从这声音听,她似乎比张梅有着更多的委屈。
张梅听见姨妈又教训洋洋了,也听见有人摔门走的声音,肯定是洋洋觉得委屈“离家出走”了。但是整个过程,姨夫都是一言不发的,静静的“坐山观虎斗”。小姨是个机灵却没主意的人,遇到事就找她老公,也就是张梅姨夫。而此刻张梅姨夫心里其实在暗夸自己儿子干得不错,灭了他人志气长了自己威风。小姨在门外叫张梅张梅耍小孩脾气不答应,就打电话给张梅她妈。
趴在床上,张梅带上耳机,想静静的听会儿音乐,耳机里面的音乐通俗,大众,而且商业,但是她却不知不觉的哭了。
哭着哭着,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过了一会儿,醒了,外面已经安静了,想必风波已经平息了。
她看看手机,一条新短信,爸爸的,里面只有短短一行字,连标点也没有,像是一行警戒。
“给小姨姨夫道歉”
张梅猛然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依靠,在城里,需要寄人篱下,而那个家,父母没有本事,仍然需要看别人脸色做事,整个人如同黛玉一般凄凄惨惨戚戚。更要紧的是,她的那个梦碎了。
张梅收拾行李,准备搬出去租房子住。
然而她最终没有搬出去,仍然在小姨家住了剩下的七八天。但是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和小姨家的人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