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
-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我运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跨越时空隧道,从古老沧桑的三国时代来到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亲爱的21世纪的同胞们、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就是三国时期的那位蜀汉后主,刘备刘皇叔的长子——刘禅。其实,刘禅是我的大名,小名叫阿斗,都是父皇给我起的。于是,三国时期的老百姓都流传着一句很时髦的话: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懦弱可欺、无本事的人。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当我无意间听到这句话时,真是感到无比的悲哀与愤慨啊!简直没想到我的小名“阿斗”竟然流传了上千年之久,更没想到的是,被中华大地上的后人们谩骂、唾弃、讽刺了上千年……
难道,我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们一直认为,在三国历史上,我是一个懦弱、痴呆、无能的庸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之所以无能、昏庸,完全是迫不得已。
下面就让我认认真真地向大家娓娓道来……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吧……
自从,东吴集团干掉了二叔关羽,重新夺取了荆州。父皇便整日躺在病榻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心中苦闷忧愁的他,乌黑亮泽的头发在一夜之间竟然变成了白发。也许那个时候,父皇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与失眠症,太医每天都为父皇准备大量的安眠药物,以此让他安心入睡。
父皇之所以每天都忧愁郁闷、烦躁不安,其实,我早已心知肚明,父皇乃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他的宏伟理想就是一统三国、光复汉室、安定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蜀汉王朝。而荆州乃是兵家争夺的天时之地,疆域广阔、物产富饶。
因此,荆州的丢失,不仅让父皇失去了关羽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得力助手,而且更“杯具”的是让父皇失去了北伐曹魏的有利捷径与坚定的后勤保障。
虽说,那时的我只有16岁光景,按照当今时代的法律规定,我那时还只是未成年人,却能把父皇深邃的心思猜透。
由此可见,我并不是像后人们所说的一个愚昧无知的庸君。
后来,朋友们,你们也都晓得了,父皇不听众文武百官之劝阻,率领着蜀汉的倾国之兵与东吴作战……
最终,遭到了陆逊那个黄毛小子的暗算,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父皇大败而归。
哎,不得不发自内心深处地叹息:“自古江东出才子”,东吴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啊!
自从父皇兵败以后,蜀汉的江山社稷便仿佛像风雨飘摇中的一株枯树,每况日下……
其实,每每看到日益衰败的江山与流离失所的百姓时,我也是心急如焚,毕竟我是太子储君,将来还要继承皇位,完成父皇终生未完成的宏伟志向。而这时,父皇却病危白帝城,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榻上,手臂瘦骨嶙峋的,满脸憔悴不堪,奄奄一息了。
于是,父皇在即将临终的时刻,把我与蜀汉基业托付给了他一生中最信任的大臣——诸葛亮。诸葛亮跟随父皇南征北战、东伐西征了二十余年,父皇知道他做事小心谨慎,托付给他那是一万个放心与踏实。更何况诸葛亮比我年长近30岁,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是一个治理国家的能臣。
同时,父皇为了笼络他的人心,也学起了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齐桓公曾经拜认管仲为“仲父”)与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项羽曾经拜认范增为“亚父”),让我拜诸葛亮为“相父”。虽说父皇已病入膏肓,但他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千百年来难得遇到的奇才,父皇担心自己死后,诸葛亮夺我蜀汉基业,自立为王。
因此,只好让我委曲求全,认他为父……
开完托孤会议,等诸葛亮与众文武百官退下后,父皇让我坐在他的病榻前,用忧郁的眼神,深情地望着我,眼睛中浸满了激动的泪水,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带着沙哑的声音,颤颤抖抖地对我说:“儿啊,父皇死了以后,就没人照看你和两个弟弟了……父皇不在了,以后做事情一定要多动动脑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宁可做个傻乎乎的孩子,也不要与诸葛亮争锋,凡是要多向他请教指点,千万不要惹他发怒。只有这样,你才能保全父皇艰辛创下的蜀汉基业,否则,便引来杀身之祸……”
听完父皇的一番肺腑之言后,我几乎是心痛欲裂。
几个时辰过后,父皇便仙逝了……
从此,年仅十七岁的我便永远地失去了父爱,与刘永、刘理两位弟弟相依为命。
正如父皇所说,诸葛亮做事的确是小心谨慎,朝中的大事小事都会一一过问,事必躬亲。他做事的谨慎态度,再加上他渊博的学识与精明的头脑,治理国家的能力要比我强几十倍,我心里对他是一百个满意和放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在朝中说话的权力却没有了,大臣们都会以诸葛亮的话为圣旨。虽说我是蜀汉王朝的最高掌门人,万人之上的皇帝,然而,在朝中大臣们的心目中,诸葛亮却是独揽朝政的一把手。
昔日,人们都说董卓、曹操是祸国殃民的奸臣逆子,然而,诸葛亮也绝非仁慈忠厚之人,父皇死后,他基本上独揽了朝中大权,做事雷厉风行,从来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天生聪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经常研究一些儒家治国思想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业余时间,有时还向诸葛亮请教研讨一些治国安民的方针政策,而诸葛亮却以公务繁忙为由屡次推脱,还说,“陛下年纪还小,就安心地吃喝享乐,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便可以,不必参与朝中大事……”
或许在他眼中,我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