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

  •   之后皇帝再也没有出现,我松了一口气,他不来自然天下太平。在忙碌之中,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一日下午,所有的新年准备全部double check,具体操作自然不用我操心,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我长出了一口气,吃完晚饭倒头便睡,人事不知。
      所以当第二天睁眼,看到枕边多出一个脑袋,正兴致盎然地看着自己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卷起被子向后坐起,直抵到墙边。感觉身体没有异样,我略微放了心,瞪着眼前的人。之所以没有飞起一脚踹他下床,是我同时意识到在整个碧落朝,除了一个人,没人有胆量爬上我的床,而这个人偏偏我得罪不起。
      他缓缓地坐起来,美丽的凤眼流光溢彩,似笑非笑地盯着我,明黄色的内衣领口略微敞开,露出性感的锁骨,墨色长发如流水般垂在身侧,无比的慵懒和——魅惑,就算非色女如我,也禁不住脸红耳热,心旌摇曳。我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年多抱点佛脚,至少会念个清心咒什么的,现在也能派上用场。
      “怎么又发呆?都这个时辰了还没有睡饱吗?”他开口,声音略微有些沙哑,眸色幽暗,隐隐有火光明灭,直勾勾的看着我,传过来的信号,嗯,有些危险。然而不知为何,我却突然想起了葛大爷那句著名的“母仪天下怎么还踢被子”,只好垂下头,咬住嘴唇,把这阵笑意忍过去方才抬头。
      他眉头皱起,眼神一沉,看来对我的表现是很不满意。我索性放下被子,整个碧落朝他最大,我又是他名正言顺的老婆,如果他用强的,我也只能乖乖“献身”,总不能为这去死吧。何况我穿着保守型睡衣,也算全副武装,不怕被他看。我决定主动出击:
      “皇上,臣妾失礼了,请允许臣妾起身,再行拜见。”先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再说。
      他却不接我的话,斜倚着靠枕坐着,审视的目光犀利而直接,似乎要把我看个通透,修长的腿平展着,完全堵住了去路。我无奈,也只能安慰自己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了。
      还好暗香和疏影及时出现,并带来了太后召见我共进午膳的消息。我利落地下床,套上暗香奉上的长袍,迅速走进我新规划出来的盥洗室。拥有自己的温泉浴室,是身为皇后的福利。在整个碧落朝皇宫,一共有四个这种浴室,皇帝的龙泉宫、皇后的凤仪宫、太后的长宁宫各有一间,另外一间设置在设置在甘露殿与承乾殿之间,专门供被皇上临幸妃嫔净身。凤仪宫的那间就设在昭阳殿暖阁后进,趁着在长生殿办公的时间,我让人在浴房角落弄出了一个盥洗台,陈设着大理石的流理台,雪花瓷的洗脸池,画着一枝墨莲,挑高的白玉凤首形龙头,温润的泉水汩汩流出。暗香帮我将头发挽起,每日早上例行的泡温泉与蜂蜜珍珠牛奶面膜都没有时间再做,匆忙洗了脸,从浴室直接进了衣橱,以最快的速度打理好自己。从心理和外表上同时做好了准备,出门迎战。
      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坐在窗边我的书桌前,低头看着书桌上的碧落朝后宫建筑的立体模型,这是我命内府局找能工巧匠按照我的要求做出来的,按照上北下南以及1:800的比例尺完全复制,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了。阳光照在他的身上,那光晕柔和了他的表情,恍惚间,我竟有种温暖的错觉。
      温暖?我也傻了吗?我对着心底那个自己冷笑。他突然抬起头,我匆忙收拾起眼角眉梢的冷意,放柔唇边的弧度,微笑着走上前行礼:
      “臣妾恭请圣安!”
      “梓童总能让朕惊讶。”他没顾得上我的无礼,有些兴奋地指点着模型:“这是后宫?”
      “后宫里宫室甚多,新秀女该如何安置,有它,臣妾至少可以做到心理有数。”我点点头回答。中国传统的书画多是写意,空间感就成了大问题,工部那里的建筑图也是如此。我看着头大,索性要他们报了尺寸做一个出来,这样也比较直观。
      “这个东西先借朕用用。李福海!召三省长官与兵部尚书午膳后御书房见驾。”他痛快地吩咐:“去母后那里说一声,朕带皇后去龙泉宫用午膳,之后再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是!”李福海拍拍手,两个手脚伶俐的小太监走了进来,抬着模型出去了。我再三推辞,他仍是铁了心要带我去龙泉宫。让大臣瞻仰我并不简单,我只好走进衣橱间,让暗香为我换上深衣高髻的正装打扮。这间衣橱间是我得意之作,取材电影《公主日记2》里安妮•海瑟薇的那间更衣室。衣冠鞋帽分门别类,春夏秋冬自成体系,在琉璃窗边放着金丝楠木雕花银镜的大梳妆台,檀香木的长躺椅,太阳照在银镜之上,光线充足,整个房间都非常明亮。
      他跟着我一起进来,坐在长椅上,靠着柔软的靠垫,饶有兴致的环顾四周。我则被一群宫女摆布着,换上深衣,梳好头发,然后套上青莲色的华贵礼服长袍。他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宫女们鱼贯而退,他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只七彩琉璃镯套在了我胳膊上。我抬起手,那镯子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每一朵纤透的花瓣都经过精雕细琢,姿态各异,在阳光下闪耀着不可思议的光芒,我被这种奇异的美丽震惊了。
      “珠环约素腕,玉指何纤纤。”他执起我的手,在手腕印上一吻,轻轻地说。
      我瞪大了眼睛,他这算什么,调情?使劲抽回被他钳制的手,他纹丝不动。我只好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皇上不是召见几位大臣吗?”
      “梓童的巧思,朕今天见识了。朕的龙泉宫也要这么一个房间,梓童要多受累了。”说完便拖着我和他一起出去。
      按照惯例,皇帝在御书房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名嫔妃在身边照顾。而这名嫔妃,自然都是皇上的宠妃。而在本朝,通常都是由第一才女赵充仪来担任。所以,当发现皇帝身边坐着的人是我时,一众大臣都是一愣。我没有说话,对于帝国三长官,我实在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自然三缄其口,不说不错了。
      碧落朝的官员设置与唐初相类,由帝国三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及尚书令共同承担宰相的工作。一般而言,中书令为右相、尚书令被称为左相,门下侍中则被称为纳言。而先帝留下来的朝堂,外戚党、保守党、改革派和清流交错,成份也异常复杂。皇帝大人这四年来励精图治,消除党争也只是初见成效。清流和改革派,都汇集到了皇帝这面大旗之下,但是外戚党和前朝之前留下的保守党,却始终不肯臣服。而在朝堂之外,尚有分封的藩王以及地方的世族豪强,也够他头疼了。
      四位大臣中,我首先认出的是尚书令晏殊。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我就记在了心里,因为他与我颇喜欢的北宋词人晏殊同名。晏家是第一批追随云家的家臣,碧落朝建立后,晏家先祖婉拒了高祖皇帝的封赏,选择了隐退。碧落朝百多年的历史上,共有三个晏家子弟出仕为官,全部出身科考,官至尚书令,君臣同心中兴一代,以至于碧落朝甚至有“有明君必有晏相”的说法。谢朝阳之所以参加科考,就是受到了晏殊的影响。而在后宫之中,我也曾听不少宫女以羞涩的少女情怀,提起这位本朝的CEO,说他是堪与皇帝大人为一时瑜亮的年轻美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身长玉立,剑眉斜飞入鬓,星眸光华内蕴,犹带着空山新雨后的清冷,透着一股超逸的味道。明明是官气十足的紫蟒,他却穿出了道骨仙风。
      他并不像其他大臣一样,侧身垂眸以示对我的尊重。他平视着我,那目光柔和也淡漠,好像我并不是皇后,而是单纯的某个人,甚至某株植物。真的可以什么都无动于衷吗?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连佛也未必做得到,否则也不会有《西游记》里最后的那一段“索要人事”的故事了。人是欲望的动物,所以终究难逃天罗地网。我迎着他的目光淡淡一笑,他愣了一下,目光变得幽深。
      突然间手被抓紧,我转过头,身边的皇帝微笑的看着我,眼神却明显透出不爽的情绪。转过头,他也不客套,指指我那个模型,直奔主题:
      “这东西是皇后命人做的,叫做模型。朕看到这个东西第一眼,就想起了孙子兵法上的那句‘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诸位怎么看?陈卿,你是兵部尚书,你先说?”
      有了某人垫底,兵部尚书陈显的年轻,并没有让我太过意外。这位帝国的“国防部长”,看来刚刚三十出头,棱角分明的脸,中规中矩的英俊,却在文人的儒雅中透出了几分豪迈,男子气概十足。他的妹妹陈潋滟也在应选之列,有这么一个哥哥,不知道妹妹会是如何。他绕着模型走了一圈,说道:“皇上圣明,这个模型比起平面地图,更有利于排兵布阵。有此图在手,当可决胜千里之外。皇上,臣想请教皇后娘娘这个模型的玄机。”
      “本宫拿到了工部的后宫地图,有些看不懂,所以要求内务府用木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将后宫全部建筑按照1:800的尺寸所造。”看到皇帝对我点头允许,我解释道。
      “皇后娘娘灵慧,老臣佩服。老臣以为,陛下可以下令边关各地照此方法制作,并将模型送往兵部收藏。”说话的人是中书令王捷,三朝元老,是个一丝不苟,严格维护等级尊严的倔强老头。他的族弟王信则是刑部尚书。魏晋以来,王谢一直是并称的两大世家,在碧落朝兴起之时,谢家选择了隐退而没落,王家却以更加进取的姿态进入了统治者的核心,一直兴盛到如今。然而王家这两个兄弟却是出了名的不和,王捷是保守党魁,王信却是改革派的中坚。王捷的小女儿□□也列在应选秀女之列,将来进了宫,不知道这堂姐妹两个该如何相处。
      皇帝的眼光看向门下侍中罗温,罗温不慌不忙地附和:“臣附议。只是以臣愚见,这些模型送往兵部,不如直接送入内库收藏更为妥当。”
      这位罗大人是鼎鼎有名的不倒翁,不从属任何一个流派而能够在朝堂之上屹立不倒,自然有非常手段。这些年他掌管的门下省一直是三省中最为稳健的一个,没有惊天动地的建树,却能保证繁琐的日常事务中不出纰漏,新帝上台之后没有动他,也是看中他这一点。
      “晏卿?”皇帝的眼光已经转向了晏殊。
      “臣以为,制作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对边关地区的地理作彻底的调查,收集和记录全部与战争相关的情报编辑成地方志,一并收藏。”晏殊将眼光从模型地图上调开,开始详细的一一解说。地理形势、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状况、交通运输、城镇要地、历史战例,我有些惊讶,因为他所提到的这些因素与我那时代的军事理论家的军事地理学理论不谋而合。看来古今的军事理论大抵相通。我听得有些恍神,就听到了皇帝大人的话。
      “晏卿和朕想到一起去了。”皇帝点点头,转头问我:“这模型是梓童所造,你有什么建议?”
      “臣妾不敢妄言朝政。”后宫干政是大忌,我不如沉默。
      “无妨,朕想听皇后的意见。”他坚持说,其余几人也都看着我。
      “臣妾不懂军事,皇上和诸位大臣已经达成共识,想来这件事情可行。臣妾只有一个小建议。晏大人刚刚所说,未免过于笼统,传达到边关只怕会造成理解失误。臣妾以为,不妨将所需调查的事项列出条目,让从事调查的人逐条填充,并留行备注,这样也不会造成遗漏。”我小心翼翼地打擦边球,这是那个时代常用的问卷调查的方法,应该有效。
      “梓童可否说得详细些?”他们显然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皇帝追着问。
      “比如地方民生,可分为户籍、宗教、民风以及病例。病例之下,再分为时疫,地方病种以及医舍等等,时疫条目下再分流行季节,易患病者以及对战力有无影响。依次类推。制作地图并非一朝一夕,先广泛征求兵部官员以及将军的意见,设计好征询条目,务求完备。至于地方志,应该是将材料收集完毕,再寻找专人编写。原始资料与地方志同时入库,分开存放。”我搜肠刮肚,把自己那点可怜的军事知识全部都搬了出来,顺着晏殊的提议。
      “梓童居然对军事也有研究,倒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他点点头。我心中暗叫糟糕,我并没有过耳不忘的才能,适才精力也不集中,是不是我的说法与他有什么出入?我马上谦虚起来:
      “臣妾怎么又那等本事,不过是受了晏大人启发。”
      “皇后过誉了,臣惭愧。臣适才并没有想到疫病与医舍,还是皇后娘娘高瞻远瞩。”晏殊微笑着给我致命一击。皇后手记上评价说谢朝阳评价这位晏大人其人温润如玉,如今看来,也是一块冷玉。越是慈悲的人,越是无情,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皇后不必过谦,你的功劳朕记下了。晏卿,这事情朕交给你,按照皇后的建议,先拟个东西呈给朕;陈卿,具体执行就叫给你。”
      “臣遵旨。”两人双双出列,恭敬的应道。又七扯八扯说了些过年的事,这几个大臣方才告退。我们两个又赶场长宁宫。进了屋子才发现,这里也是宴无好宴,我还真得感谢皇帝把我拉走,现在又一同来。
      这段时间的工作,最让我心烦的就是人情关系。自从得了选秀的差事,几位太妃都送了帖子来请我赴宴,各嫔妃处也都有命妇走动,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好在有太后帮忙挡驾,免了我出席这些宴会的麻烦。然而还有一家人我是怎么也逃不过去,那就是太后和我母亲的娘家——外戚党魁文家。而现在正起身向我们见礼的,就是今天的主角,文家选送的下届秀女,“我”的表妹文雅宁。她的身边正在对我们善意微笑的,则是舅母文章氏。
      我和皇帝对视了一眼,居然发现了他眼中与我相同的情绪——无奈。毕竟有血缘关系,文雅宁与谢明月倒有三分相似之处,比起谢明月更加漂亮。尤其是那双文家女子标准的杏眼,长在文雅宁的脸上,却平添了几分娇媚风情。
      “舅母、表妹都请平身。”他虚伸出手,示意二人起身。
      “舅母、表妹好久不见。家中一切可好?”我用笑容掩饰自己的紧张。
      “回禀娘娘,家中一切都好。听说娘娘凤体安康,全家上下都很高兴。”文章氏得体的回答:“承蒙太后和皇后娘娘赐下桃符和礼物,明日又是小年,臣妾带着小女进宫来谢恩的。”
      “是朕绊着皇后,倒累得两位久等了。”他看着我,一派夫妻情深。
      “看到皇上与皇后伉俪情深,臣妾等高兴还来不及呢。”文章氏还笑得喜气洋洋,我的表妹的脸色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太后见我们两个都是意兴阑珊的样子,只当是真的累着了,便打开话题东拉西扯一番,又催着皇帝送我回宫休息。结果我没用开口,就被他们联合保送过关了。
      “这些人,还没有进来,就想着兴风作浪了吗?”皇帝不满的冷哼:“李福海,传我的旨意,命妇女眷朝觐皇后,凡本届应选秀女均可安心待选,不必入宫。”
      我心中暗暗叫好。他这么做,我的负担可以减轻一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