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三章 ...

  •   接下的半个月,都是平静的日子,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养胎计划,每日早饭之后再喝牛奶,午膳之前听“胎教音乐”兼喝药膳,午睡起来之后到后花园里绕上两圈,顺便下午茶以及和宝宝“聊天”,晚饭吃完之后,稍微看点医书和哥哥送进来的诗词歌赋,睡觉。
      其实方才人——不,现在已经是“淳美人”了——离开后,我的“病”已经变得不需要了。毕竟皇帝的“龙颜大怒”已经足够震慑文家上下。为了太后的面子和她的“义举”,我还是上了一封奏表,说是为表彰她的“恭孝贤淑”,“志愿”代表我这个皇后前往东都尽孝,上请皇帝为其晋升一级。皇帝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还特别赐其号为“淳”,至于是不是要谐音“蠢”,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知道的是,这后宫里没有哪个嫔妃愿意用这种变相“发配”来换取一个晋升的机会。
      然而没有皇帝,没有嫔妃,《起居注》也直接交给鱼姑姑去盖章,这种生活对我的吸引力超乎想象。如果不用为远方的谢朝阳悬心,这种悠闲的生活,几乎可以说接近完美。叫我怎么舍得不“病”下去?
      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杨花漫天飞舞,绿树成荫,我到古代的第一个春天眼看就要过去,夏天的脚步慢慢逼近了。
      “娘娘,李内监求见。”暗香轻声道。
      居然是他来了。我转过身,说道:“请李公公进来吧。”
      没想到李福海没有向我请安,就跪在了我脚边:
      “娘娘,老奴斗胆,请娘娘移驾龙泉宫。”
      “李公公您先别急,起来慢慢说。”我侧过身子,示意暗香将他扶起来坐到脚凳上,自己则走到榻前坐下:“来人,给李公公上茶。”
      “娘娘,皇上今日早朝晕倒了,好容易醒来,却不肯听医嘱休息,还在批阅奏章。王爷和左相都在劝,可是皇上却——娘娘,只怕现在只有您的劝,他才听的进去。”李福海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晕倒?出了什么事?”大惊之下,我冲口而出。这段时间的《起居注》都是鱼姑姑帮我处置的,我一个字没问,她也一个字没说。最近凤仪宫大门一关,不问世事,我的身边又除了暗香疏影之外,都不留人服侍。所以皇帝的病,我根本就不知道。
      “娘娘不知道吗?皇上已经病了小半个月了。”李福海对我磕了个头:“皇上待娘娘如何,老奴都是看在眼里的。皇上原不许老奴多嘴,但是老奴实在忍不住了。皇上那日在您寝殿之外,淋了半个时辰的雨,回到龙泉宫便直接上朝了。回来便觉着不好,洛王和左相大人两人一起狠劝,才招了太医来。凤仪宫来人的那日,皇上本来是很高兴的,可是回来之后就再不肯休息了。每日只是上朝、奏折,任谁劝也不肯听。”
      他抬起头看着我,“老奴跟了皇上二十年,他把江山社稷看得比自己还重,于情爱却是极淡的,可是皇上待您,却是不同的。这些日子,凤仪宫每日都递请安的折子,皇上虽不说,每日却都盼着,可是每一次皇上看过折子之后都更失望,老奴今日才知道因为那不是出自娘娘之手;明明身体不适又忙于国事,皇上还是夜夜站凤仪宫后门的那棵樱树旁,只是想着离娘娘近些。昨夜的雨大,皇上却还是站了半夕,任老奴怎么劝也不肯回宫,只说站在这里心却舒服些,皇上就算是铁打的人,这样折腾着也病倒了。娘娘,您是最慈悲的人,于不相干的宫女奴婢尚且体恤,为何却对陛下如此漠然——”
      “您先起来吧,本宫会去。”我站起身,打断了他的话。
      他这又是何苦?无论是他还是我,心里都很清楚,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皇帝与皇后,注定是全天下最孤独的一对男女。不能有爱,不能有心。
      “皇后娘娘驾到。”我等李福海走了一会儿,才出发前往龙泉宫。龙泉宫的人几乎把我当成救星,连通报的小太监高亢的声音都有些抖了。
      小太监帮我推开房门,就有一股药香扑面而来。
      “咳咳,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丽人,居然敢跟朕谈条件……”粗砺如砂纸一般的声音传来,接着就是一阵近乎惨烈的咳嗽,好像要把整个肺咳出来一般。
      “臣妾参见皇上。”怎么病得这么严重吗?我走到他的书案前,向他请安。云逍和晏殊也向我问安。
      “弯弯,你——是不是李福海他们找你来的,这群大胆的奴才!”他看到我显然非常惊讶,他的眼中隐隐有红丝,两颊也染着不健康的红,不知道是因为高烧还是咳嗽的结果。人比上次见到时瘦了些,艳艳的红,非但没能调和脸色,反而更给人憔悴的感觉。
      “皇上何必动怒。是臣妾自己想着过来看看您。”我替李福海打掩护:“暗香!”
      暗香利落地将手中的食盒放在几上,从里面端出一碗冰糖鸭梨。我亲自端到了他手边,说道:“臣妾听说冰糖鸭梨有镇咳的功效,便命他们做了。里面还有些温良的药材,对风寒是极好的。皇上身系万民福祉,不能有失。还请以龙体为重,多多休养。”
      他看着我,那目光极其复杂,破灭的惊喜,挣扎的希望。好像一个在沙漠跋涉的旅人,前方出现了绿洲,然而走到了最后,却发现那只是一片海市蜃楼。
      皇帝从来不是个表情丰富的人,然而他的眼睛,却好像真的会说话。
      半晌,他还是用绿玉叉叉起一块梨,送进口中。然后说道:
      “朕会好好调养,你先回凤仪宫吧,别过了病气。李福海——”
      “不必烦劳李公公,臣妾自己回去。皇上,臣妾可否借晏相一用?”我保持着微笑如一:“臣妾还想向他问问家兄的情况。”
      ------------------------------------------------------------------------------
      皇帝大人看了我一眼,最后还是大方地放行,所以现在我和晏殊就坐在凤仪宫后花园蔷薇花架下,享受暮春略带一丝湿润之气的风。
      “前几日听说娘娘凤体染恙,可好些了吗?”晏殊喝了一口茶,问道。
      “呵呵,所谓‘养病’,病都是‘养’出来的,不养了自然就没有了。”我抱着牛奶杯,开口自嘲:“这深宫如海,生了病日子反而比较舒服。兄长可有信来?”
      “昨日才有飞鸽传书来,他们再要十日便可到京城了。”
      “真的?”我惊喜交加,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不对,若真的无事,为何皇上不将传书给我看?晏殊,当我是朋友的话就说实话,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好,这样瞒着我,我反而觉得心里不安。”
      如果真有如他所说,皇帝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和好”的机会,不叫人过来知会我一声。
      “朝阳没有大事,只是右臂受了点轻伤。那传书是用左手写的,字体有所不同。”晏殊叹了口气:“皇上不让你知道,许是怕你看出来,索性就瞒着了。没有消息往往是最好的消息。”
      “右臂受伤?严不严重?”我急切地问道。
      “如果有事,信自然也就送不出来了。写信之时,他们已经到了川北,脱离了吴家的势力范围。吴家在西南,也可谓百足之虫,也不可能束手就擒。所以你哥哥手上应该是准备了三套方案。”晏殊详细的解释道:“第一套方案是自己人劫囚,其中的死伤当然都是假的。五日之前,曾接到过飞鸽传书,你哥哥留了四个字‘后发先至’,我就已经猜到了。这两日请罪的奏表就会通过驿传到我手里。若你哥哥说自己从权‘处置’了吴家父子,我也不会觉得诧异。”
      “你是说哥哥找冒牌的劫匪,杀了冒牌的罪犯,然后再写一封子虚乌有的请罪表,好让那些真正想动手劫囚的人上当?那既然他受了伤,那就是真正想动手的人没有上当!上当是当然不可能的,既然有死伤的人,就有需要处置的尸体,如果已经‘死’了的人突然之间不见了,反而更惹人疑窦。哥哥怎么会如此兵行险招!”我皱眉。
      “娘娘是关心则乱,汉中狱中有多少死囚,何况有白家在,这么点小事,行事之前自然会想到。”晏殊道:“这‘后发先至’也并非这么简单。如果我估计得不错,你哥哥和吴家父子,根本就不在一起,那些已经‘死’了的人,其实才是真正押送吴氏父子回来的人,后发先至,这些人应该在你哥哥之前,便回来京城了。”
      “哥哥是想以自己为饵——”
      “让那些人相信,也不是那么容易。既然已经有一次冒牌,自然可以设个圈套,冒牌第二次,这样也可以把吴氏的罪名坐实,贪墨事小,袭击钦差可是谋逆重罪,要诛九族连朋党,吴氏就可收尽了。朝阳挨这一刀,应该是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了。”晏殊说道。
      这些居庙堂之高的男人们,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冰冷的火,只有权力与江山,才能让他们燃烧。既然是早有准备,应该就是没有大碍。我定了定神,感叹地道:
      “你们这些男人,心都太高了。”
      “朝阳也不全为了江山社稷,从那茶花送进来之日起,他便一直悬心。你是他唯一的妹妹,吴家人想谋害你,他又怎么能坐视不理?”
      “我知道。”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半是为公,半是为私。若只是这任务落在他头上,他会做的一样彻底,但是绝对不会像为我一般,自告奋勇。
      我们都沉默了,一阵微风吹过,他的长发和我的裙角,一起翩然飞舞。
      “对了,谢谢你送来的那本游记,我很喜欢。”我转头对服侍在一边的疏影说:“你去昭阳殿,将桌上的右手边的那两本书拿来。”
      疏影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那是为娘娘那幅精妙字画的回礼,娘娘若喜欢就留下吧。”他微微一笑。
      “那怎么可以,我那个不过是游戏之作,可是晏大人15时岁的墨宝,可是价值千金呢!”我笑着说道:“你的心意我很感激。我也明白,无论快乐还是悲伤,都看自己怎么想,而不应该由别人来左右。那些文字带来的欢愉,我已经都收藏在这里了,至于这么珍贵的回忆,比较适合你留着做传家宝。”
      “游戏之作吗?臣倒是觉得娘娘的笔法自成一派,不用白描工笔,然而微臣却形神皆似,前所未见。微臣本来只是求娘娘的书法却得此画,真是意外之喜。”
      “晏大人太过奖了。”我装也要装出谦虚的样子:“本宫技法简陋,献丑了。”
      比客气,谁不会,我挑眉,对上他的眼。那双初初相见时如寒玉般的眼,已不再是看淡世事之后的漠然,仿佛万物复苏,他身上所有的“人气”从冬眠中复苏,而那些依依惜别的春光,都吸入了那方波光潋滟。我局促地别过眼,不想被那光芒所摄。
      这些花样美男,一个两个都是祸水,我心里暗暗腹诽。心里越想越觉得气,干脆又再转回眼瞪他,对上他饱含着笑意的眼,终于还是跟着他一起笑了出来。

      ------------------------------------------------------------------------------
      “好久没见你这样笑过。”他止了笑,看着我说。
      “这宫里的事,有哪件是让人笑得出来的?”我的目光越过他,看着那树梢间跳跃的阳光:“能够不勉强自己的时候,我便不想再勉强。人家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可是在这里,我却觉得世上一日,深宫千年。或许一觉醒来,也许就白发苍苍也未可知。说起来,我这个皇后也算当得贤德吧,难得出去一趟,居然还有人拦轿喊冤,这可是只有戏文上才听说的事。”
      “能让皇后娘娘的贤德市井皆知,有人可是功不可没!”晏殊淡淡地说道。
      我心中暗惊,不过转念便豁然了。干这种鸡鸣狗盗事情的,不过是人精,怎可能瞒得过神仙晏殊的慧眼?
      “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你就该离得远远的,让该折腾的人自去折腾,那折腾得越欢的显形越快。”我看着杯中的牛奶,后宫的水够混的了,何苦弄脏他一身清白。
      “你也太掉以轻心了。能够在数千守卫之中邀得车驾,有谁相信这是巧合?”晏殊却严肃了起来:“这种事情早知道方能早防范,便是要后发制人,也要准备完全直至胜券在握。现在它还是独木的时候,若无知无觉,就未可知了!”
      还是独木?他是什么意思,莫非——我迅速抬起头,直视那张光华迫人的脸。独木成林,他的意思是告诉我后面的人就是林雪如。我想了许多人,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她。我皱眉,这件事是无论是孔潇告诉他,还是他私下查出来的,这样告诉了我,都不太合适。
      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人又是一阵沉默。正在这里不上不下的尴尬着,疏影便回来了,我心中一宽,示意她将两本书交给晏殊。
      “你划算了,送出去一本,却收回两本。”我笑着解释:“你这本书写得太有趣了,我禁不住想点评几句,可是又担心弄污了你的书。后边那本是我重抄的版本,里面有我的眉批还有疑问,还请你这位师傅指点。”
      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个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人,五一、十一还有暑假,我都是带着相机背着个大包,专拣有交情好的同学在的城市乱窜,无论天然美景还是名胜古迹,一个也不肯放过。晏殊提到的一些地方,我都有去过,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那种共鸣的感觉,还是没有消失。
      晏殊笑着把他原来的那本书交回给我:
      “既然是已经送出去的东西,断乎没有要回来的道理。这本《踏歌行》娘娘凤笔点过,自然身价百倍,臣回去以后一定仔细拜读,并且仔细收藏,让晏家子孙世代相传。”
      “你倒会拿我的话堵我,既然这样,我便收下了。若我有落魄的一天,晏相的手迹至少可以换个黄金屋白玉床,也不吃亏。”我故意说道。
      晏殊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干脆地端茶——应该是牛奶——送客,让疏影送他出宫。

      “暗香,叫姑姑和凌戈进来。”目送他的背影离去,我转回昭阳殿。
      “娘娘,奴婢向您请罪,皇上的病——”鱼姑姑和凌戈一前一后走进来,鱼姑姑双膝跪倒在我面前。
      “凌戈,快扶姑姑起来。此事不能怪姑姑,您每次要提皇上那边的事,我都说让您全权处置。这是我的问题。以后‘奴婢’二字不要再提,否则我就要扣您俸禄了!”我示意凌戈扶她坐下,自己也坐在榻上,问道:
      “凌戈,你告诉本宫,文家的案子如何了?”
      凌戈手上有众多耳目,那些隐秘的事情,他未必全部清楚,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没有一点情报。
      “回禀娘娘,此案的主审,皇上钦定了新任的雍州别驾孔潇。”
      碧落朝的雍州,指包括长安在内的周边十二县。因为帝都连蚂蚁都比外地的腰粗,所以在雍州置牧,这个雍州牧,都是由亲王领衔,不过只是虚职而已。真正的“长安市长”正是雍州牧属官雍州别驾。碧落朝士庶之分还是非常明显的。云家老三和老五,母亲都是婕妤才人之流,先皇在世的时候,不过是光杆皇子,还是现任皇帝上了台,免费派送了郡王头衔。所以本朝的雍州牧云逍这个亲王也只能责无旁贷了。孔潇清查内府局案有功不假,却没想到皇上倒是爽快地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了他。
      不过此事倒有些意思,按理说京师流刑以上案件,都应该是大理寺的管辖范围。虽说如今的碧落首席大法官——大理寺卿赵鸿是文家的女婿,但是他手下的大理寺少卿却和文家并没有关系。皇上却以避嫌为借口,让大理寺全体回避,未免避得有些太过。看来对于此事,皇帝有自己的想法。
      凌戈继续说道:
      “不过此案却没有机会开审,孔大人亲自去文府要人,那位文公子却刚好外出打猎,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的尸体了。现在苦主一口咬定,那个尸体不是文公子。现在此案的焦点,已经转向文家是否窝藏人犯了。”
      我不自觉地用指尖敲着睡榻扶手,在古代亲属相隐是天经地义的事,受到律法的保护。就算这个尸体是假的,文府也断乎不会有什么干系。若是要查清那尸体是否为本人,方法太多了。孔潇何等精明之人,我能想到的,我就不信他想不到。如今他迟迟不将此案审结上报皇帝,到底所为何事?皇帝也由着他慢慢来,到底在想些什么?而晏殊又从何处得知这里面搞鬼的人是林美人?
      晏殊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是绝对不会和我说的。那林美人搞出这些事来,又为了什么?就这样把林家潜伏在京城的势力暴露出来,引起皇帝的警觉,对于林家,对于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扯上文家,是向皇帝叫板,还是向我这个皇后叫板?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神仙,算了,暂时放在一边,此事与我无干。现在主要是要看这个林美人的动向。还好当时配置人手的时候还有留心。
      其他的事情我管不到,如果她要的是我这个位置,那就凭本事来拿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二十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