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纯属乱编,都与历史无关,不得轻信。
一月十五这日,恰值上元佳节,楚国王都长安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向以端庄稳重示人的宫中也不例外。
今时不同往日,今个不仅是王上一家子儿共聚一堂乐享天伦,还另外宴请了各国来的公子以及朝中重臣。
宴是大宴,是国宴,不仅要衬托节日气氛,还要彰显国威。楚王命王后携宫中众人负责,将宴席摆在御花园中。宫中大到大监统领,小到端蝶送菜的婢子,皆是互通一气,滤掉昔日的勾心斗角,竭力协同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
宴会是傍晚时分开始,彼时宫灯亮起,花灯高挂,为沉闷庄严的楚王宫平添了一分喜俏。
宫人们分置好桌椅,摆放好宴食,只留下随侍的婢子伺候外,皆退了出去。
今日忙碌的不只宫人,还有记录宫廷盛宴的史官。那史官不入席,另安了张长几坐在席外。
诸国公子中,第一位出现在那史官笔下便是宋国的二公子宋连玉,太监尖细的嗓音刚落地,那位公子便出现在御花园入口处。那位公子年纪大约十五六岁,一身碧色浮云衫,上面绣了几朵打着牙尖的粉荷,倒也与他那一身衣裳相配。第二个接着脚后跟来的是魏国的世子魏搄,年纪大约二十七八,一身淀青锦服,袖口依稀绣着金线云纹,与他沉稳内敛的低调行色相符;第三位几乎是与魏搄同步的陈国世子陈雪,人如其名,一重雪衣加身,年纪十七八,容色妍丽……最后珊珊来迟的那位,史官刚抬头,眼睛就下不了笔了,任凭墨汁滴落在竹简上,片刻才回神来,长“咦”一声,在书童新铺的竹简上写下八个大字:燕国公子慕容止。
人陆陆续续就位,就差楚王最宠爱的平容公主楚皎的位置还空着。內监刚刚来报禀王后,说是平容公主从祭奠太一神之后人影就不见了,至今还未回宫。王后虽然恼怒她,却也不好当众发作,只好让太监去告诉王上一声,准备开宴。
今日设宴虽名为庆元宵,却实为楚王为招乘龙快婿做的前探。今日前来赴宴的各国公子,皆是还未婚配的,所以楚王才破例让女眷参席,除了公主,还有各重臣的千金,皆是一番梳妆打扮之后,才盛装出席。楚王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暗有红袖广招广纳人才的意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楚王以龙体欠安离席,楚王后扶楚王离去,各位大臣也寻机遁去,席间就只剩下一众年轻男女。压抑已久的年轻男女皆暗地里吐了一口气,如汹涌的地下岩浆活动到了一定时机,便如火山喷涌而出源源不断。
首先打破沉寂是楚国二公主楚云,她毛遂自荐为众人弹一曲助兴。今日她一袭桃红色云衣,姿容秀丽,气质出众,是众多女子中的翘楚。楚云公主独奏,未免形单影只,宋国二公子宋连玉自动站起来同她合奏。
琴笛和鸣,余音绕梁。起如高山流水相逐,碧荷亭风涌动,终于鱼水同归平静,一曲罢了,席间溢满掌声。其间,众人借以献艺助兴为名,将在座的众人一一掂清,大多女子的目光最后锁在西席末手靠着椅臂支着额自顾自沉默饮酒不理门外事的青衣留纹男子身上,第一眼是惊叹,第二眼是自行惭愧,第三眼便收不住目光了。
男子们的目光随着女子移动的同时,也不无意外的落在那人身上,有的带着矜持的蔑视,有的是落落大方的欣赏,有的是讳莫如深的探究,甚至有的是暧昧不明的直视。
在众目光中心依旧不动如钟自行恣意的靶心,便是那史官笔下姗姗来迟的燕国三公子慕容止。
此刻他正轻含酒杯,微微仰头,姿态如行云流水般随意自然,举手投足间皆是赏心悦目。
众人虽贪眼,却不过多停留,一来众人皆是有身份之人,非礼勿视,二来太过耀眼的珍珠,看多了也伤眼,眼是心之窗户。
宴会行至戍时才散去,各国公子出宫回驿馆休息。
回驿馆的路上,恰好路过长安最热闹繁华的街道,灯火繁盛,灯彩如织,火树银花,耀至无穷处。
几位公子年纪相差无几,见识相差无几,背景相差无几,又遇此盛节,蒙年纪最小的宋连玉相邀,除了卫国来的公子身体不适要回去休息,剩下四个自道是择日不如撞日,便应了宋连玉的邀,一齐弃车步行赏花灯。
四人虽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却是一道不容忽视的亮丽风景,频频吸引路人回头。
几人皆有默契的一言不发,神思各异的行走,宋连玉最先打破尴尬,他无意中领着众人行至一处围得水泄不通的热闹处,停步驻足,他扇子一收,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元宵佳节,此处有人在猜灯谜,吾等也去参与参与,输的人明朝请大家吃饭,如何?”
他本是少年心性,在六国是出了名的闲散公子,吃喝玩乐无一不精。众人听他如此提议,也觉得无不妥之处,便笑着应承。
四人到来,围观的百姓纷纷让道,不愧是生活在王城的人,见多识广,有一点眼力。
四人来到猜字谜的摊前,忍不住微微仰头打量,只见上方好几十管竹子搭成的架子上挂满了形式各异的精美花灯,每盏花灯灯上面都写有诗句,那谜语便是花灯上的诗句。
这时,摊主说出了一个字谜,是一句诗,立马有人脱口而出,将谜底说了出来,博得了一阵热烈的喝彩,摊主微微一笑,又出了一道谜,此谜不似先前的浅显,略有些深度了,围观的百姓皆低头思考,片刻之后,又有一个声音脱口而出,接下来摊主出的每个谜语,那人皆能对答如流,一一解开,一向微笑从容的摊主不淡定了,使出了最后的镇殿之谜,一直叫嚣的声音停了,一直处于观战状态兴致勃勃的宋连玉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扇子一收,张口欲言,话还没出口,那个声音又蹦了出来,一语中的,赢的满堂喝彩。
宋连玉不淡定了,他本来是想拿自己出来显摆显摆的,结果被人抢了风头,忍不住侧目打量那个抢了他风头之人,身后三人也忍不住抬眼打量,四人目光所及之处,看到的是个绿衣绿裙的少女,眉眼弯弯,皮肤白净,姣好的容貌是兴奋的潮红,她抱着摊主亲自递过来的奖品,塞进旁边一个乌衣小侍手中,高兴的说:“不枉我努力了好几个月,终于将去年输掉的奖品给赢回来了。”
众人:“……”
看着少女心满意足的自人群中退去,四人脸上皆是一愕,将目光收回时又是默契般若无其事。除了宋连玉。
宋连玉盯着那道绿色的背影看了许久,直到三人拍他肩膀,他才回过神来,啊哈两声干笑,赔礼道:“今日本想与众公子一同猜灯谜,不巧却被人捷足先登,将礼品都抱了去,小弟我该罚,明日那顿饭我请!”
三人不好推辞,应下了。
原路返回驿馆,四人又是同路,只不过住的地方不同院罢了。行至院前,分手道别,宋连玉连忙拱拱手道:“诸位仁兄,明日定要给小弟面子,请务必要来。”
三人颔首,各自进院。
再说那平容公主楚皎,她自太一神祭典结束,就偷偷溜出宫门。上元佳节,宫外要比宫内好玩得多,什么新鲜玩意都有,比宫里那些规规矩矩毫无新意的宴会不知有趣多少倍。
她一边赏花灯一边放烟火,看到猜字谜的便一头扎了进去。她为今年的猜字谜准备了数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满脑子的诗谜终于到了用武之地,不由得心奋起来面红耳赤跃跃欲试。摊主第一个谜语才考出口,她便迫不及待的说出谜底,一个应一个溜,丝毫没有发现旁边数次张口欲言都被她抢了先的少年,一番对答如流下来,不由得热出汗,最后一个谜语出来时,休息了片刻才说出口。她看着摊主恭恭敬敬带着钦佩的将极品送至她手中,嘴都笑弯了。
她将奖品堆到侍子手中,忍不住感叹:“不枉我努力了好几个月,终于将去年输掉的奖品给赢回来了。”
踏着月色回到宫中已是熄灯时分,礼品过于繁多,却又多是些家用之物,于她无用,先前便一路将东西扔进各家各户,最后一件玉制的碧玉荷叶碗,她扔进了西道五院相连的一户人家院子中,并留有纸条告之此物是自己凭本事赢来的,并非偷盗之物请放心使用云云。
她却不知,西道那五院相连的屋宇,是新建起来的驿馆,供各国使者休息用的。而那只玉碗此时已落入一个别国公子手中。
慕容止刚回屋不久,便听见院子里响起哐铛一声,好似硬物撞击泥土的声音,侍卫闻声已出去查看,一会儿挠着头满脸郁闷的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半圆形的东西递到慕容止面前。
“主子,看起来像是个……碗?”
慕容止将东西拆开,里面果真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碧玉荷叶碗,在灯光下泛着一层莹莹的光,碗中还放着一张字条:非偷盗之物,请放心使用。
慕容止微微蹙眉,秀眉微挑:“可知是谁送来的?”
那侍卫摇摇头,只道:“那人轻功厉害,只见一袭模糊绿影,片刻就消失了。”
慕容止手指搭在椅臂上,中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俊眸在阴影里晦暗不明。
片刻,灯花落了一圈,他略显冷淡的开口:“将它收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