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墨未浓,书犹淡 ...
-
老陌并不是什么好学的人,至今为止能让我一边追文一边查资料记笔记的印象中只有两篇,一篇叫《秦汉风骚》,原作者写到第三部的时候把文锁了,另一篇叫《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老墨写到一半度受把文吞了。
不过老陌基本上都记得,毕竟曾经那么喜欢过,毕竟当初为了给《山有扶苏》写小长评我还仔细认真地看过好几遍~
P.S.当然,更重要的是《山有扶苏》是我和老墨的“定情”之坑,不过这就是另一个故事啦,以后细说。
说起来倒也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老陌并非热衷于“秦”,偏偏看对眼的坑都是那个时代背景的,明明并不是我经常出没的地方,可就是那么凑巧地看到了一张挺吸引人的镇楼图。
于是我点开了,然后就和老墨相遇了,老墨改变了我对“秦”的认知,我也信誓旦旦地在那个暑假翻完了一箱《大秦帝国》,后来想想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我想离她更近一些而已。
老墨告诉我取名“墨未浓”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所以要虚心学习!我颇为动容,随之昵称也改成了和老墨对应的“书犹淡”——大抵一开始我只是想见贤思齐,附庸风雅,结果不知不觉间她的确改变了我。
在老墨的推荐下,我看了《阅世心语》,结果她看出了豁达,我看出了解脱。
P.S.《阅世心语》有那么一单元全是悼文,害得我某段时间疑似患上了抑郁症,整天神神叨叨的,差点走不出来!为此,老陌沦为老墨笑柄,她偶尔也会翻出此账消遣我,委实可恶!
后来,老墨又给我推荐了《中国通史》原谅我至今只看了四分之一,因为偶然间提及彼此对于国学大师的仰慕与憧憬,半道上我又被她口中的钱穆给吸引了过去,等我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回头又补了《大秦帝国》,暑假已然进入了尾声。
不过不得不说,认识老墨之后的那个暑假我过得很充实,时而找她聊聊读书心得,时而拖上她去群里干一架——当然只是痛快地打打嘴仗,毕竟我们都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
潇洒地干过几架之后,群里的小萌新们渐渐期待起了我俩的刷屏互怼,为此我俩还商量过看戏要不要收门票~
老墨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知识渊博,胸有丘壑的,能遇上她是我的幸运。我曾想过一直保持这样的关系其实也挺好,毕竟我们惺惺相惜,至少我从不否认自己对她的仰慕。
机缘巧合下我很荣幸地和老墨发展成了CP的关系,兴奋过一段时间之后老陌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一只井底之蛙,一只东海之鳖,彼此奔忙于两个看似完全相交不了的领域,时而私下交流一下近日趣闻,时而诉诉衷肠,偶尔合体去群里撒个狗粮,再说些土味的情话,老夫老妻,没啥干柴烈火,更说不上什么浓情蜜意如胶似漆,小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吧~